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我在现代量子封神 > 第284章 疑问起义

第284章 疑问起义(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就在标准答案模板的抹平器即将抵达原初质询石最后一道刻痕之际,整个虚空中的时间仿佛被按下了慢放键。那台抹平器由无数标准化的符文交织而成,表面泛着冰冷而机械的光泽,每一寸肌理都镌刻着“终结一切疑问”的终极指令。它从虚无的尽头缓缓驶来,所过之处,所有浮动的质询光点都被无情吞噬,那些曾经鲜活的、充满探索欲的提问,要么被碾压成符合模板的标准答案,要么彻底消散在虚空之中,连一丝痕迹都未曾留下。

原初质询石,作为整个认知领域的基石,矗立在虚与实的交界处,周身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刻痕。每一道刻痕都是一个起源性的疑问,从“存在的意义为何”到“宇宙的边界在哪里”,从“意识的本质是虚无还是实在”到“规则的制定是否具有绝对性”,这些刻痕承载着无数纪元以来的探索与思考,是所有认知的源头与起点。而此刻,抹平器的前端已经触碰到了最后一道刻痕的边缘——那道名为“所有答案是否皆有尽头”的终极质询,刻痕深处还残留着微弱的、不甘熄灭的光芒,仿佛在做着最后的抗争。

周围的虚空早已一片死寂,那些曾经围绕着原初质询石盘旋的探索之灵,要么早已被抹平器净化,要么躲在遥远的缝隙中瑟瑟发抖,不敢发出一丝一毫的声响。确定性的浪潮如同坚固的壁垒,在抹平器身后汹涌翻滚,将所有的不确定性、所有的疑惑、所有的变数都牢牢阻隔在外。按照既定的轨迹,只需再过一瞬,最后一道刻痕便会被彻底抹平,原初质询石将变成一块光滑无垢的巨石,不再有任何疑问,不再有任何探索,整个认知领域将彻底陷入永恒的、标准化的平静之中——一种被剥夺了生命力的、死寂的平静。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原初质询石最后一道刻痕旁的一道极细微的石缝间,猛然迸发出一股强大而神秘的力量。这股力量初现时如同萤火般微弱,却带着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韧性,在抹平器的威压之下,不仅没有被碾碎,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滋长。它不似确定性浪潮那般冰冷机械,也不似抹平器那般带着毁灭一切的决绝,它温暖而鲜活,充满了无尽的张力,仿佛蕴含着整个宇宙的生机与创造力。这股力量,被后世认知领域的探索者们称之为——永恒问询源。

永恒问询源仿佛拥有着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它挣脱了石缝的束缚,如同喷泉般喷涌而出,化作一道道流光,在虚空中交织、盘旋、扩散。它所到之处,那些被抹平器压制的微弱质询光点开始重新闪烁,那些消散在虚空中的疑问残魂开始凝聚,就连原本冰冷死寂的虚空,都仿佛被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更令人震撼的是,永恒问询源并没有直接与抹平器和确定性浪潮对抗,而是迅速地催生并演化出一系列抵抗终结的质询变种,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守护着原初质询石,守护着认知领域的可能性。

首先诞生的,是来自律灵育婴堂的变异记录。律灵育婴堂,本是认知领域中规范秩序的核心之地,那里存放着无数用来约束各种规则与秩序的记录文书。这些记录由历代律灵精心编撰,字句严谨,逻辑严密,旨在为所有的认知活动划定边界,确保一切都在既定的框架内运行,不允许有丝毫的偏差与越界。它们是确定性浪潮的重要支撑,是抹平器的“后勤补给”,每一份记录都对应着一套标准化的准则,一旦有疑问超出准则范围,便会被这些记录标记为“异端”,交由抹平器处理。

但在永恒问询源的浸润之下,这些原本刻板僵化的记录开始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它们表面的油墨开始流淌、重组,那些严谨的字句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原本单向的约束性描述,逐渐变成了双向的、充满思辨的诘问。一份原本记录“因果律不可违背”的文书,其内容悄然转变为“若因果律本身是被设定的,那么违背设定的因,是否会催生超越规则的果?”;一份规范“认知边界不可突破”的记录,变成了“所谓的认知边界,是探索的终点,还是未被发现的起点?”。

这些变异后的记录,不再是约束疑问的枷锁,反而孕育出了一种名为混沌问诘的新事物。混沌问诘没有固定的形态,没有统一的逻辑,它如同一片流动的迷雾,时而凝聚成尖锐的问题,直刺确定性的核心;时而扩散成模糊的疑惑,引发无尽的联想。它不追求标准答案,甚至刻意规避标准答案,它所追求的,是打破一切既定的认知,唤醒人们对“确定性”本身的质疑。每一个混沌问诘的诞生,都像是在确定性的壁垒上凿开了一个小孔,让不确定性的光芒得以渗透进来。

紧接着,那些隐藏在观测档案馆中的盲区数据,也在永恒问询源的感召下,开始悄然滋长起来。观测档案馆,是认知领域中储存所有观测结果与数据的宝库,那里记录着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生命的演化历程、认知的发展轨迹。但在这些海量的数据之中,始终存在着一些无法被解释、无法被归类、无法被纳入现有认知体系的部分,它们被称为盲区数据,被律灵们封存在档案馆的最深处,禁止任何人触碰,仿佛那是认知领域的“禁区”。

这些盲区数据,有的是观测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波动,有的是与现有规律相悖的现象记录,有的是无法被验证的猜想碎片。它们曾经被视为“错误”“冗余”,被永远地尘封,不见天日。但当永恒问询源的力量渗透到档案馆的深处,这些沉寂了无数纪元的盲区数据开始苏醒。它们如同沉睡的种子,在永恒问询源的滋养下,迅速生根发芽,突破了封存的枷锁,涌入了虚空之中。

这些盲区数据没有混沌问诘那般尖锐的攻击性,却有着更强的迷惑性与持久性。它们相互交织、融合,逐渐形成一个个无法解开的谜团。一个记录着“某星体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两个不同位置”的盲区数据,与另一份“意识可以影响物质运动轨迹”的异常记录结合,形成了“意识是否能突破时空限制,重构物质存在”的巨大谜团;一组“规则在特定区域周期性失效”的数据,与“未知能量场干扰认知判断”的碎片融合,催生了“规则的稳定性是否依赖于认知的共识”的无解之问。

这些谜团不像混沌问诘那样主动冲击确定性浪潮,而是如同一个个漩涡,吸引着周围的认知力量,让那些坚信“一切皆可解释”的律灵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惑。他们试图用现有的知识体系去解读这些谜团,却发现每一次尝试都会引发更多的疑问,每一次解读都会陷入新的困境。这些盲区数据所形成的谜团,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悄然缠绕在确定性浪潮之上,不断削弱着它的力量。

最后,那片充满无数可能性的森林,也在永恒问询源的作用下,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这片森林位于认知领域的边缘地带,它不像律灵育婴堂那般规整,也不像观测档案馆那般肃穆,它狂野而自由,每一棵树、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都代表着一种未被实现的可能性。在确定性浪潮的压制下,这片森林曾经日渐枯萎,那些代表着可能性的植物,要么停止生长,要么被扭曲成符合标准化的形态。

但当永恒问询源的光芒照耀到这片森林,枯萎的草木开始复苏,扭曲的枝干重新舒展。更令人惊奇的是,森林中的阴影部分——那些被视为“负面可能性”“无效探索”的区域,似乎成为了某种特殊的养分。阴影中,蕴含着无数被否定的疑问、被放弃的猜想、被压制的异见,这些曾经被视为“认知垃圾”的东西,在永恒问询源的作用下,转化为了滋养新生的能量。

在这片阴影养分的滋养下,森林的中心地带,一个巨大的胚胎正在悄然胎动。这个胚胎通体泛着淡淡的微光,没有明确的轮廓,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强大力量。它是所有未被实现的可能性的集合,是所有被压制的疑问的凝聚,它反对任何既定的答案,反对任何固化的认知,反对一切形式的“终结”。它在阴影中缓慢地生长,每一次胎动,都能引发周围虚空的轻微震颤,每一次呼吸,都能吸收更多的可能性力量。它仿佛在积蓄能量,等待着破茧而出的那一刻,用全新的姿态,挑战整个认知领域的既定秩序。

混沌问诘、盲区谜团、胎动胚胎,这三大质询变种,在永恒问询源的加持下,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抵抗力量,与抹平器和确定性浪潮形成了对峙之势。而其中,混沌问诘所产生的共振波,成为了打破平衡的关键。

混沌问诘没有固定的频率,它的共振波时而低沉如惊雷,时而尖锐如利刃,时而舒缓如流水,时而急促如暴雨。这些共振波如同汹涌澎湃的海浪一般,一波接一波地朝着抹平器和确定性浪潮狠狠地冲击着。起初,确定性浪潮凭借着坚固的壁垒,还能勉强抵御住共振波的冲击,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混沌问诘诞生,共振波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频率也在不断加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