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开局万军丛中升级杀成绝世猛将 > 第121章 天大的误会?本王让你变成天大的墓地!

第121章 天大的误会?本王让你变成天大的墓地!(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青云镇的中心广场,此刻简直像一锅煮沸了的粥。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空气里,汗酸味儿、尘土味儿混杂在一起,形成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燥热气息。

高高的旗幡在略带腥气的风中猎猎作响,上面绣着太玄门那标志性的云纹图案,在阳光下显得有些刺眼。

“哎哟,我说,这人也忒多了吧!”

李三郎抻长了脖子,像只努力伸头出鸡窝的公鸡,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

他今天特意换了件半新的青布短衫,希望能给太玄门的师傅们留个好印象。

“也不知道陈兄来了没有。”

赵小妹抓着李三郎的衣角,小声嘀咕,声音里带着一丝少女特有的雀跃和不安。

她不时地踮起脚尖,水灵灵的眼睛在人群里逡巡,脸颊因为激动和闷热,泛起两团可爱的红晕。

“是啊,陈大哥那么气派,肯定能选上的!”

王二愣子在一旁憨憨地点头,他体格壮实,倒是不用费劲就能看到前面的景象。

“陈大哥要是来了,咱得给他加油!”

广场最前方,临时搭建起一座三尺多高、铺着红毡的木台。

木台正中,摆着几张太师椅。

椅子上,端坐着几位身着深色道袍、仙风道骨的老者。

他们神色淡漠,仿佛周遭的喧嚣与他们无关。

偶有一两位,会抬眼扫视一下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目光犹如实质,让人不敢直视。

阳光照在他们发髻间的玉簪上,折射出清冷的光。

这便是太玄门此次负责招新的外事长老了。

在他们眼中,台下这成千上万的年轻人,不过是一批等待筛选的“玉料”。

一名身穿青灰色执事服的中年道人,手持一卷名册,走到台前。

他清了清嗓子,内劲到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广场每个人的耳边。

“肃静!”

喧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无数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高台。

“太玄门招收新晋弟子,三年一度,盛会难逢!”

中年道人顿了顿,目光威严地扫过台下。

“然,武道之路漫漫,非有大毅力、大悟性者不可攀!”

“此番招新,规矩如下:”

“其一,年岁须在十六至二十之间,超龄者,概不接纳!”

“其二,须身家清白,无劣迹前科,奸猾之辈,休想蒙混!”

“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条,根骨、悟性,缺一不可!”

“尔等需知,入我太玄,非比寻常,乃是鱼跃龙门之机,亦是沙中淘金之难!能入选者,百中无一!”

他每说一条,台下人群的气氛就凝重一分。

不少原先还信心满满的年轻人,此刻脸上都露出了忐忑之色。

李三郎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乖乖,这要求可真够严的。”

就在这时,人群后方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像是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一颗石子,涟漪迅速扩散开来。

拥挤的人群,竟然如同被一只无形的手分开般,让出了一条窄窄的通道。

一道身影,不疾不徐,从中缓缓走出。

来人身着一袭玄色常服,衣料考究,边缘处用金线绣着繁复的云纹。

他面容俊朗,神色平静,行走之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

这身打扮,这般气势,与周围那些穿着朴素的人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就像是误入鸡群的仙鹤,卓尔不群,却又显得格格不入。

“诶,那不是……陈兄吗?”赵小妹眼尖,第一个认了出来,不由得低呼一声。

李三郎和王二愣子也瞪大了眼睛。

“真是陈兄!”

陈希无视了周围投来的各色目光,径直走到了高台之下。

他抬头,目光平静地与台上那几位外事长老对视。

他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躬身行礼,也没有露出丝毫的敬畏或谄媚。

他就那么站着,仿佛他与台上的长老是平等对话的。

“梁国,镇北王,陈希。”

他的声音不高,却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清晰地传入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

台上的喧嚣,戏台上的锣鼓,仿佛在这一刻都静止了。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语气依旧平淡无奇,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意味。

“本王前来,非为拜师。”

此言一出,台下众人先是一愣。

不为拜师?那来这太玄门招新大典做什么?看热闹?

陈希的下一句话,解答了他们的疑惑。

“只为寻人。”

短暂的寂静之后,整个广场如同炸了锅一般。

“噗——”

不知是谁先没忍住,笑了出来。

紧接着,哄笑声、议论声、嘲讽声,如同潮水般汹涌而起。

“镇北王?什么玩意儿?听都没听说过!”

“特么的,这是哪儿来的憨包?跑到太玄门招新大典上来找人?”

“我看这人是脑子坏掉了吧!穿得倒是人模狗样的,莫不是个唱戏的?”

“王爷了不起啊?这里是太玄门!问道的清净地!可不是你们凡夫俗子的衙门!”

“就是!我看他就是来捣乱的!把他轰出去!”

那些刚刚还因为招新规矩而惴惴不安的年轻人,此刻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个个义愤填膺,言语间充满了对陈希的鄙夷和不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