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以退为进(1 / 2)
侍立在一旁的东厂督主曹至淳闻言,那双平日里总是半眯着的眼睛里瞬间闪过一丝厉色。
“主子爷圣明!”
“奴婢瞧着,这事儿也透着邪性。”
“这伙人分明是有组织、有预谋,串通好了来给主子爷您添堵,妄图胁迫天听。”
“奴婢这就让东厂的孩儿们动手,把这些不知死活的东西全都请到昭狱里去坐坐。”
“主子爷放心,到了奴婢那里,任他是铁打的骨头铜铸的嘴,奴婢也自有办法。”
“保准让他们把幕后是谁在兴风作浪,交代得一清二楚。”
朱厚聪闻言,看了看案头那堆积如山的奏折,最终还是罢了罢手。
这股风潮来得如此迅猛、集中,他也知道背后显然有人精心策划。
群臣此举不仅关乎皇位继承,更隐隐包含着对他这位不安分帝王的冒险风格不满。
诚然,里面确实有人心怀不轨,但也有人确实是公忠体国。
一杆子打死所有人的做法不可行。
想到这里,朱厚聪眼中寒芒一闪而过。
他现在有一种想把罪魁祸首萧景亭弄死的想法。
这些奏折一个个说得冠冕堂皇,其实个中意思再明显不过。
那就是立裕王萧景亭为储。
论嫡论长,除了他萧景亭最有资格当太子,还能有谁?
而且他已经从朱七那里证实过了。
果然是他的好儿子不甘寂寞,在背后推波助澜。
如果不能解决问题,那么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朱厚聪在心里不断权衡着。
此时若直接杀了萧景亭,固然能解一时之气,但后患无穷。
在这个节骨眼上,裕王萧景亭刚被众人推出来便立刻暴毙,天下人会如何想?
满朝文武会如何想?
他们不会相信什么意外或疾病,十有八九都会认定,是自已这个皇帝容不下儿子。
暗中安排人动的手。
想到这里,朱厚聪的目光变得更加幽深。
尤其是他如今已然返老还童,拥有了远超常人的寿元。
在世人的眼中,他想做万万年的皇帝,也并非没有可能。
一旦这个想法根植于人心,而萧景亭的死又万一留下了痕迹,被有心人利用…
即使没有痕迹,只要有人故意散播自已这个皇帝想永掌皇权,所以把继承人都杀死的谣言…
那么,引发的将是天下人的惶恐!
这种恐慌,会蔓延到他最亲近的人身上,比如萧雪鱼、晓梦她们。
因为她们会想,皇上能毫无缘由地把堂堂裕王说杀就杀,那他们的孩子呢?
将来还能有命在吗?
这份猜忌与恐惧,足以撕裂最牢固的信任。
毕竟他看起来确实还能活很多年。
历史上皇帝杀对自已有威胁的皇子也并非稀有的事。
更重要的一点,即便眼下凭借他的威望与实力,无人敢反,无人敢言。
但他的其他儿子们呢?
比如萧景恪、萧景熙他们…
他们得知兄长如此下场,又会作何感想?
当他们得出“父皇永远不想让位,并且会清除任何可能的继承人”这个结论后,他们岂能不自危?
岂能不恐慌?
到了那时,为了自保,他们或许也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联合起来拼死反抗。
届时便是真的祸起萧墙。
而且一旦这种猜疑形成,有心人甚至会将之前景桓、景琰等人的死,也一并算到他这个皇帝的头上。
认为是他为了清除障碍而下的毒手。
届时他便是百口莫辩。
杀一子而失天下人心,此乃取乱之道,智者所不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