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齐敏之策(下)(1 / 2)
“殿下过虑了。”
齐敏从容一笑,胸有成竹地分析道。
“只要殿下持之以恒地勤政亲贤,展现出明君之姿,自然会有有志之士陆续来投。”
“至于内阁——”
他刻意顿了顿,郑重说道。
“我们真正需要对付的,其实只有严东楼一人而已。”
“哦?”
裕王听完更诧异了几分。
内阁几人除了齐敏之外,其他人都唯皇帝马首是瞻。
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怎么会只需要对付严东楼一人呢?
接着齐敏不疾不徐地说道。
“赵孟静,是出了名圆滑世故,不必与他为敌,只需维持表面和气,他便不会主动生事。”
“张太岳虽得圣心,但资历尚浅,在朝中根基未稳,暂时不足为虑。”
“至于胡汝贞,既然殿下是皇上钦定监国之人,只要所作所为于国家有利,他也不会反对殿下您。”
“他们是实干派,和严东楼有着本质区别,严东楼是实打实的楚王派。”
萧景亭听到这里,也明白了齐敏的意思。
内阁几人除了严东楼之外,都可交好。
人家虽然不会公然站队,但是也不会故意为难他这个监国亲王。
接着齐敏继续剖析道。
“不过胡汝贞此人,还得寻个合适的时机,运作他调任西京成都府担任兵部尚书,不能继续放任其在北境。”
裕王闻言,眉头微微一蹙。
眼中流露出一丝忧虑。
“胡部堂?”
“可他若离开北境,边境战事岂不危矣?”
“如今全赖他坐镇,北境才能无虞。”
“殿下所虑极是,此时并不急于一时,但一定要做。”
齐敏身体微微前倾,郑重道。
“正因为胡汝贞威望过人,有他在一日,殿下便难以在军中培植亲信。”
“北境大军只知有胡部堂,而不知有殿下。”
“唯有待合适的时机,将胡汝贞调离北境,殿下方能以监国之名,亲自擢拔将才,派遣心腹前往历练。”
“届时借边境战事为熔炉,让殿下的人马在战场上建立功勋、掌握兵权。”
“如此一来,殿下在军中才能培植真正属于自已的力量。”
裕王沉吟片刻,接着微微颔首。
确实!
胡汝贞不调离北境,他就无法大力在军中培植势力。
是得想个办法弄走。
反正西境还有秦国名将赵陀虎视眈眈,将胡汝贞调去抵御赵陀也合情合理。
“纵使如此,军中势力盘根错节,又该扶持何人,才能确保他们听本王的呢?”
齐敏闻言,眼底掠过一丝精光。
沉声吐出了四个字。
“萧氏宗亲!”
“宗亲?”
裕王微微一怔,这个答案显然出乎了他的意料。
“正是。”
齐敏点点头。
“殿下应当清楚,当年皇上自身便得位不正,非以太子之位登基,故而这些年来,对萧氏宗亲一贯采取防范打压之策。”
“如今先皇诸位皇子中,如今也仅剩纪王爷一人得以保全。”
“其余萧氏宗亲更是接触不到实权。”
“你说的不错。”
齐敏一番话说完,萧景亭深以为然。
他可是知道皇帝这么多年对宗亲有多狠的。
养猪流基本把那些人都养废了。
齐敏继续道。
“正因如此,我们更该反其道而行之,施恩于宗室,大力扶植宗亲,将那些有才干的萧氏子弟推上高位。”
“萧氏宗亲身为太祖血脉,必不甘心于现状,他们久受压抑,如今得殿下提拔知遇之恩,他日必当誓死效忠,以殿下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