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节目筹备半年,你靠捡漏一天通关 > 第345章 五十两镇库银,两万七,成交。

第345章 五十两镇库银,两万七,成交。(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他之所以如此笃定这是个漏。

是因为他刚才恰好听到,有另外一个买家问价,摊主直接报出了三万块钱的价格,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那买家摇了摇头,直接就转身离开了。

ale u,两百万与你失之交臂啊!望了眼那位离开的买家的背影,陈默在心中感慨。

准确的说是[2,488,000],都差不多两百五十万了。

虽说和他手中盒子里放着的张宏的临摹真迹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但以w为单位时,还能做到百来倍的利润,绝对算是个大漏了!

瞥了两眼,

陈默便准备迈步上前,去将这个漏收入囊中。

只可惜,他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他刚走到摊子前方,准备开口的时候,侧面突然传来声音

“老板,这块银锭多少钱?”

陈默扭头望去,是一位留着一小嘬山羊胡的中年男人,目光牢牢锁在那块银锭上,一动不动。

陈默来之前其实查过资料了,他还专门咨询过马末都。

知道这里的古玩街,其实没什么规矩。

“不砸杠子不破盆”

“过手不回头”

……

诸如此类的别人交易时不插手……这种较为传统的规矩,在这里不是很讲究。

这边基本上是把古董买卖,彻彻底底的做成了现代化的生意,什么截胡,什么顶价,都很常见的。

不存在说‘你这个摊主设局杀猪这条街就容不下你了’这种情况。

有纠纷,有掰扯。

要么私下解决,要么直接上法院,简单的很。

但陈默一直以来信奉的一个原则就是“该是自已的,肯定会到手的”。

也正因如此,

对方开口后,他就静音了。

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事态的发展,如果到最后对方真的准备拿下……到那时候再出手其实也不算晚。

“三万。”

山羊胡男伸手将银锭翻了过来,看着。”

“三万元……这个价格,有些贵了吧,降一口价钱吧。”念完后,那山羊胡皱起了眉头。

摊主便开口说道:“五十两的万历年大官银锭,肯定是好东西啦,这个价格很合适的……”

但他话还没说完,就被山羊胡反驳了:“好坏暂且勿论,你这块可不是什么官银啊。”

“就从这下边的铭文上就能看出来,真正的官银,除了具体的年号外,还应该刻录有具体的地方因素,诸如铸造州县或官方的专项机构。”

“除此之外还应该标明用途因素,田赋折银标明‘粮银’;专项水利银标明‘都水司正银’……还有“行税银”“轻赍银”类似的这种。”

山羊胡男人讲的滔滔不绝。

摊主想要反驳,但一时间却没有反驳出来,根本不知道该用什么来反驳。

然而对方依旧再持续输出:

“除了我刚刚说的那些之外,还应该标明具体的重量,以及最关键的责任人——官员+银匠,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责任链。”

又是一大通,

山羊胡这才抿了抿嘴,淡淡的说道:“这些都没有,你如何证明它是一块银?”

摊主哑口无言。

在一旁看着的陈默有点儿想笑。

合着这摊主虽然不是啥都不懂,但也是真的懂得不多啊!

这山羊胡其实也没说错,正经的官银,确实会有他说的那些标注。

但其实只用看一个点就能将他的言论给推翻了。

民银……有五十两的吗?

有。

但数量绝对非常稀少,比之官银都要稀少的多。

正常的民银,无固定标准,从几钱、几两到二三十两不等,常见 “五两锭”“十两锭”,为的就是方便进行小额交易。

形状也是各有各的特点,有馒头形、砝码形、牌坊形、圆饼形等,完全按银匠习惯或客户需求打造。用的工艺大多也很粗糙,要么边缘常有毛刺,要么表面纹路杂乱。

这种规格是五十两,公差在2钱以内的标准银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