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帑银缩水,官场常态(2 / 2)
“损耗”、“火耗”、“平余”……这些官场上下心照不宣、冠冕堂皇的词汇,如同一层薄薄却坚韧的遮羞布,巧妙地掩盖了从京城到地方,每一级经手衙门、每一位过手官吏那贪婪的指缝和赤裸裸的盘剥现实。
二万两雪花银,就在这一套看似合规合理的流程和名目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就是大丰官场根深蒂固的痼疾,是运行了上百年的潜规则。
若在此刻撕破脸皮,当场质疑、追究,不仅这到手的三万两可能横生枝节,被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刁难,更会彻底得罪户部乃至其背后盘根错节的庞大官僚体系。
小不忍则乱大谋。
秦思齐脑海中已权衡清楚利弊。脸上的僵硬迅速融化,转而带着几分感激和庆幸的笑容,仿佛这三万两已是天大的恩赐。
双手接过那份文书,看也不看道:
“王主事一路辛苦,已是解我绥德万千军民于倒悬之甘霖。下官代绥德全州官吏百姓,叩谢朝廷浩荡天恩!谢过部堂诸位大人体恤边艰,也万分感激王主事不辞辛劳,押运护卫之功!”
这番姿态,做得十足十。王主事见状,脸上那层公事公办的寒冰也稍稍融化,露出一丝真正的笑意,显然对秦思齐的识趣,非常满意:“秦大人言重了,分内之事,分内之事耳。”
当晚,秦思齐在州衙后宅设下丰盛的接风宴,为王主事一行洗尘。
同知周文渊作陪,这位老官僚妙语连珠,说的尽是些官场趣闻、文人雅事,以及边塞的风土人情,绝口不提那消失的二万两白银,仿佛那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频频向王主事敬酒,话语间不着痕迹地将这位京官捧得极为舒坦,宾主尽欢。
秦思齐始终面带微笑,从容应酬,亲自把盏劝酒。
官场,从来都是这样。 明面上的规则之下,潜流暗涌,有些亏,你必须笑着吃下去。
有些气,你必须打落牙齿和血吞。棱角,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打磨中,变得圆滑,或者被彻底磨灭。
宴席散尽,送走了心满意足的王主事,秦思齐独自站在清冷的院中,望着夜空稀疏的星斗,深深吸了一口冰冷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