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春耕惊变,狼烟南指(2 / 2)
出击,则风险巨大,可能落入陷阱。固守,则民心尽失,边境糜烂。
愤怒归愤怒,咒骂归咒骂,但现实的困境必须面对。秦思齐与闻讯赶来的马犇在州衙紧急商议,两人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无奈与憋屈。
秦思齐声音低沉道:“马指挥使,敌军此举,意在激怒于你,调虎离山我军主力,万不可轻动。一旦有失,绥德根本动摇,后果不堪设想。”
马犇颓然道:“老子知道,他娘的…可刚春播,老子心里……”
“秦思齐打断道:“但此刻,必须以大局为重。固守待机,方为上策。”
既然无法主动出击寻求决战,那么剩下的,就只有最传统,也最无奈的方式。
秦思齐立刻回到书案前,铺开公文纸,以知州的名义,紧急下发文书。
命令所有边境地区的村镇、堡寨,立即执行最高级别的戒备,实行彻底的“坚壁清野”!
所有百姓,务必以最快速度,携带粮食、牲畜,放弃无法守卫的村落,向州城或大型军堡转移!各级官吏、乡绅必须全力组织,不得有误!
同时,命令州衙下属各房,全力配合,做好接收、安置百姓的准备,开仓放粮,搭建临时窝棚,防止出现大规模的人道灾难和民变。
马犇也强压下出征的冲动,回到了卫所。
下令,收缩部分过于突出、难以防守的小型据点兵力,集中力量守卫几个关键的军堡和州城。
同时,派出小股的、最精锐的夜不收和骑兵斥候,远远地监视各路敌军的动向,收集情报,但严令禁止与敌主力接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这是一种极其被动的应对。意味着他们将边境广大的区域,暂时拱手让给了敌人蹂躏。
消息传出,军中不少悍将感到憋闷,边境逃难而来的百姓哭喊连天,州城内议论纷纷,恐慌与对官府、军方的质疑声开始滋生。
秦思齐站在州衙的望楼上,看着城外道路上络绎不绝,扶老携幼的难民队伍,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
但这是目前最稳妥,却也最无奈的选择。敌人的主帅,显然是个精通心理战和运动战的高手。
秦思齐喃喃自语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看来,我们这次是遇到真正的对手了。”
目光投向北方那被烽烟染污的天际线,眼神变得愈发锐利和冰冷。
这场较量,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