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脱京口(2 / 2)
【门被轻轻推开,杜浒闪身进来,他脸上混杂着紧张与决绝,低声道:“丞相,一切都安排妥了。王千户……已答应明日陪我们出城散心。”】
【文天祥微微颔首,没有说话。】
【不管是元军还是宋军,在足够的金银攻势下,总能找到空子。】
【文天祥的目光扫过身边这十一位随从——杜浒、余元庆、金应、张庆……每一张脸都因长期的囚禁而憔悴,但每一双眼睛里都燃烧着不屈的火焰。】
【他知道,这是在赌命。】
【文天祥看向那位本地出身的汉子,“余元庆,船,当真可靠?”】
【余元庆重重点头,声音沙哑却坚定:“丞相放心,那是小人过命的交情,他已立誓,就在蒜山下的江边等候!”】
【第二天,一行人假意出游,由那个被金银喂饱了的王千户押送,竟真的骗过了营门守军,出了城。】
【行至僻静处,杜浒一个眼色,几名随从一拥而上,迅速将还在哼着俚曲的王千户捆成了粽子,塞住了嘴,弃于乱草之中。】
【“快!”文天祥低喝。】
【由余元庆引路,众人一头扎进芦苇丛中,向着预定的江岸深一脚浅一脚地狂奔。】
【江风凛冽,吹得人透骨生寒,心脏却在胸腔里擂鼓般狂跳。】
【然而,到了约定地点,江面空阔,除了呜咽的江风和拍岸的潮水,哪里有船的影子!】
【一瞬间,绝望如同冰冷的江水,淹没了所有人。】
【“莫不是……那人骗了我们?”有人声音发颤。】
【杜浒目眦欲裂,几乎要拔刀砍向余元庆。】
【余元庆面色惨白如纸,噗通跪在文天祥面前:“丞相!小人以性命担保,他绝非背信之人!定是潮水有变,或是……”】
【文天祥扶起他,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声音竟出奇地平静:“事已至此,疑而无益。元庆,你沿岸往下游寻一里,我等在此等候。若天命佑宋,船必在。若不佑,今日便是我等死节之所!”】
【余元庆含泪应了一声,猫着腰沿江奔去。剩下的十一人伏在冰冷的芦苇丛中,能清晰地听到彼此粗重的呼吸和元军巡骑偶尔从远处官道驰过的马蹄声。】
【每一秒,都漫长得如同一个世纪。】
【不知过了多久,芦苇晃动,余元庆连滚带爬地回来,脸上是劫后余生的狂喜,压着嗓子道:“找……找到了!潮水把船推到下游隐蔽处了!快!”】
【众人几乎要欢呼出声,强忍着跟随他狂奔。】
【果然,在一处断崖下,一条小小的渔船正静静泊在那里,船头站着一个老船夫。】
【文天祥拱手道:“千两白银为酬,必不食言。”】
【船夫却道:“我为大宋救一位丞相,回去建功立业,岂图钱财!” 】
【文天祥再次郑重行礼,和众人一起登上小船。】
【就在此时,下游忽然亮起一串灯火,一条元军的巡江战船,正破浪而来!】
【所有人的动作都僵住了,血液仿佛瞬间冻结。】
【“趴下!勿动!”老船夫低吼,将众人死死按在舱底。】
【文天祥闭上眼,耳边只剩下江水拍打船身的声音,以及自已如雷鸣般的心跳。】
【他能感觉到战船破开水流的震动越来越近,甚至能听到船上元兵模糊的谈笑声。】
【上天眷顾!】
【一阵浓密的江雾适时弥漫开来,如同拉上了一道帷幕。 那巡江船在迷雾中毫无察觉,与他们的小船擦身而过,灯火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夜幕里。】
【“开船!”老船夫一声令下,船桨悄然入水,小船像一支离弦的箭,一路向南。】
【文天祥立于船头,回望江北,元军营地的灯火已如鬼火般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