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开府聚兵,赣州大捷(1 / 2)
第四百四十七章,开府聚兵,赣州大捷
【德祐二年,恭帝投降,端宗称帝,改元景炎,是为景炎元年。】
【五月初。】
【文天祥风尘仆仆,下船时踉跄差点摔倒,被赶来迎接的陆秀夫稳稳扶住。】
【两人官袍皆已褪色,陆秀夫补丁在肘,文天祥破洞在膝,相视片刻竟说不出话。】
【短短半年,两人都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宋瑞兄……”】
【来不及收拾,文天祥便赶紧去觐见皇帝。】
【临时行宫是原福建督府衙门,殿堂简陋,九岁的小皇帝赵昰端坐在略显宽大的龙椅上,显得有些不安。】
【陆秀夫手持玉笏,肃立在御座之侧。左丞相陈宜中、枢密副使张世杰亦在。】
【
"臣文天祥,叩见陛下。
"他的声音因长途跋涉而沙哑,却字字清晰,
"臣自镇江脱险,辗转真州、扬州、泰州,后由海路经温州而至,特来护卫行在。
"】
【陆秀夫上前一步,代年幼的皇帝道:
"文丞相一路辛苦。临安陷落以来,天下惶惶,今日得见丞相,陛下深感欣慰。
"】
【而后,文天祥被任命为右丞相。】
【一身戎装的张世杰上前两步,甲胄铿锵。】
【他径直走向悬挂的地图,手指重重点在福州位置:
"如今元军势大,我与陆相公正在商议行在去向——是固守福建,还是移驾广东,尚无定论。丞相以为如何?
"】
【文天祥半响无语。】
【文天祥以为,到了现在这等地步,陆秀夫和张世杰等人能扶持幼帝登基,再续宋祚,应该是到了万众一心,反攻内陆的时候了。】
【但是,就在着陈宜中、张世杰、陆秀夫,现在加上文天祥,这四个核心领导的流亡政府中,分歧竟然也这么大。】
【文天祥和张世杰,还有陆秀夫都是坚定的主战派。】
【但作为左丞相兼枢密使,总领朝政的陈宜中,到了这等地步,还是个心存侥幸的主和派。】
【陈宜中一直希望通过谈判、称臣、纳贡的方式来保全大宋的残余势力,希望能像当年与金朝议和一样,为小朝廷争取到喘息之机。】
【文天祥怒斥:“忽必烈灭我之心天下皆知,若能议和,何至于此?”】
【主战派中,文天祥和张世杰的意见也不相同。】
【文天祥亲眼目睹了元军的残暴和南宋朝廷投降的屈辱。他主张不惜一切代价,发动全民,与元军血战到底,以图恢复江山。】
【文天祥的核心主张是——以战为守,发动民众。】
【他主张深入内陆,在江西、广东等地建立根据地,与元军打运动战、持久战。】
【应该广泛任用抗元志士和义军领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认为这是复兴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