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这不就巧了(1 / 2)
数百西城街道房官军哗变这事,终究还是传到了嘉靖皇帝的耳朵里。
天子脚下、皇城边上出了变乱这样事情,不可能瞒住皇帝不报的。
但负责情报的东厂冯保很有技巧的把消息拖了两天,免得影响嘉靖皇帝元宵节的心情。
眼见事态大致平息,西安门内外的道路积雪清理差不多了,然后才向皇帝进奏。
正月十五日这天,十来个西苑群臣入永寿宫向嘉靖皇帝朝贺。
按照朝廷惯例,过了正月十五就要开始恢复正常工作了,君臣少不得要对今年工作规划几句。
正当君臣随意闲话的时候,嘉靖皇帝突然对首辅严嵩问道:“闻说西城有官军生乱?”
严嵩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说:“说是官军生乱,未免过于言重。
其实就是一群净街苦役,为了索要欠饷聚众闹事而已。”
老首辅发言非常自然,与平常做派完全没有什么不同。
作为一名惯于“蒙蔽圣听”的奸臣,平时当然都是大事化小、坏事变好、报喜不报忧了。
就像今天这样,官军生乱变成了苦役闹饷,完全符合严首辅的人设。
包括嘉靖皇帝在内,所有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异样。
“奏疏何在?为何没看见奏疏?”嘉靖皇帝又问道。
严嵩很坦荡的说:“些许小事而已,骤起骤平,没必要以此惊扰圣主佳节。”
随后严嵩却又从大袖中抽出个本子,奏道:“不过臣也随身携带了相关章疏,以备圣主垂询。”
嘉靖皇帝对这件小事已经失去兴趣了,随口问了句:“谁上的奏疏?怎么说的?”
严嵩摘要说:“锦衣卫官朱希孝上疏,检举同僚钱威勾结外人监生白榆,煽动官军制造变乱,请朝廷彻查。”
对朱希孝这个名字,嘉靖皇帝知道是谁,毕竟他哥就是当朝第一武臣成国公朱希忠,现在就在旁边站着呢。
嘉靖皇帝看向朱希忠,诧异的问道:“你的小弟为何攻讦同僚?”
朱希忠茫然的奏答说:“臣在西苑入直,也不知外面之事。”
嘉靖皇帝又对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提督东厂黄锦说:“锦衣卫内部是怎么回事?”
黄锦奏答:“听说钱威颇受张爵看重,或许朱希孝对此不满。”
多方信息结合起来后,嘉靖皇帝这才恍然大悟的通透了,当然这也只是自以为明白了。
黄锦前天还跟自己说过,张爵乃是藩邸老人,勤勤恳恳数十年没当过正职,不如让他留任多干几天。
而这个钱威八成就是张爵要拉拢的人,而同样想上位顶替老张爵的朱希孝就看钱威不爽了,所以才会上疏检举。
不过锦衣卫人事怎么安排,嘉靖皇帝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到底是让七十七岁的老人张爵再混几天,还是扶持朱希孝这样的新生代上位?
反正总不能再找个陆炳这样的人了,堂堂一个锦衣卫掌事,最后居然和徐阶这样风评不错的大学士混到一起去了,实在情何以堪。
要是锦衣卫都能和文官勾结起来,那他这个皇帝还能睡好吗?
站在旁边的成国公朱希忠皱起了眉头,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但现在又看不出来。
他隐隐有点预感,自家老弟可能又自作聪明了。
想上位没毛病,和钱威、白榆较劲干什么?对自家老弟这个动机,朱希忠也不是很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