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蜜蜂的暴食(2 / 2)
“不用啦,我没事。”叶之澜摇摇头,“看着这些幼虫一点点长大,我也觉得很有动力,而且和大家一起忙活,时间过得特别快。”她低头摸了摸肚子,“予安予宁好像也饿了,刚才一直在动呢。”
叶澜啃着排骨,突然想起什么:“爷爷,我给你看我画的观测日记!”她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上面画着五颜六色的幼虫和茧房,还有歪歪扭扭的文字:“05号幼虫:吃货,织的茧是金色的;07号幼虫:有点懒,茧房歪歪的;法布尔说‘La vie est agique’(生命是神奇的)。”
叶承宇接过小本子,看得哈哈大笑:“我们澜澜真是个小观测家,画得真好看!等实验室的检测报告出来,爷爷就帮你贴在本子上,好不好?”
“好呀好呀!”叶澜用力点头,小脸上满是期待。
萧汀快速吃完饭,放下碗筷就跑到工作台前。“我先去把上午拍摄的红外视频剪辑一下,争取早点发到读者群里。”他打开电脑,指尖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屏幕上的视频素材开始被逐一筛选、拼接,还时不时加入一些动态数据图表,让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下午的观测棚里,依旧充满了忙碌的身影。萧凡继续调试设备,将微距摄像头对准05号的茧房,确保能清晰捕捉到化蛹前的每一个细节;叶澜拿着自己的小笔记本,蹲在巢箱前,认真记录着茧房的颜色变化,时不时用小尺子测量茧房的直径;萧汀则专注地剪辑视频,偶尔和萧凡讨论数据参数;叶之澜坐在一旁,一边关注着巢箱里的茧房,一边回复读者群的留言,偶尔和孩子们交流几句,温馨的氛围在棚内悄然流淌。
“爸爸,你看05号的茧房颜色变深了!”下午三点,叶澜突然惊呼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众人立刻围拢到巢箱前,只见05号幼虫的茧房已经从淡金色变成了浅褐色,透过薄茧,原本隐约可见的幼虫身体轮廓变得模糊起来。“它这是要开始化蛹了吗?”叶澜好奇地问,手里的小铅笔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
萧凡调整着微距摄像头,仔细观察着茧房的变化。“应该是快了,”他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幼虫织完茧后,会先进入预蛹期,身体会逐渐缩短、变硬,为化蛹做准备。法布尔说‘La pré-transitiorerve etnyphe’(预蛹是幼虫到蛹的过渡阶段),接下来我们就能看到生命蜕变的关键一步了。”
叶之澜轻轻抚着孕肚,眼神里满是期待。“予安予宁,你们看,幼虫姐姐/哥哥要开始变魔术啦,马上就要变成蛹了。你们在妈妈肚子里也要加油,像幼虫一样,勇敢地完成每一次成长的蜕变哦。”她拿出手机,开始拍摄茧房的变化,“我要把这些都记录下来,等你们出生了,讲给你们听。”
萧汀立刻打开3D建模软件,开始实时还原05号幼虫的预蛹过程。“我要把它化蛹的过程也建模出来,”他盯着屏幕,指尖在鼠标上快速操作,“根据法布尔的描述,幼虫会先蜕去最后一层表皮,然后身体逐渐分化出触角、翅膀的雏形。我已经设置了时间轴,每小时更新一次模型状态,到时候就能和实际观测对比了!”
叶澜凑到电脑前,看着屏幕上的3D模型,小脸上满是惊叹:“哇,好神奇!哥哥,你看,模型里的幼虫身体在变小呢,和茧房里的一样!”她指着屏幕上的参数,“这个‘表皮脱落率’是什么意思呀?”
“就是幼虫蜕去最后一层表皮的进度呀,”萧汀耐心地解释,“现在已经到30%了,等达到100%,它就完全变成预蛹了。法布尔说‘La ue fale derve est le signal denyphose’(幼虫的最后一次蜕皮是化蛹的信号),到时候我们就能监测到更明显的生理变化了。”
叶澜点点头,似懂非懂地记下:“幼虫最后一次蜕皮=化蛹信号。”她抬头看向巢箱,07号幼虫的茧房也开始慢慢变深,虽然比05号晚了一些,但也在朝着预蛹期迈进。“你看07号,也开始变颜色了!”叶澜指着巢箱,语气中带着惊喜,“它们好像在比赛一样,太有意思了!”
萧凡拿出化蛹期专用的观测设备,开始进行调试。“接下来就是化蛹期了,我们需要用高清摄像头全程记录,同时监测茧房内的温度、湿度和代谢率变化。”他一边调试设备,一边讲解,“化蛹期是蜜蜂幼虫成长的关键阶段,法布尔在《昆虫记》里用了大量篇幅描写这个过程,他说‘Lafor cachée de beille, où les anes se développent e’(蛹是蜜蜂的隐藏形态,器官在此秘密发育),我们一定要仔细记录每一个细节。”
叶澜点点头,开始整理自己的小观测日记:“我把法布尔关于化蛹的话都抄下来了,”她翻开笔记本,上面用稚嫩的字迹写着:“‘La transforation enle iracle devie’(化蛹是生命的奇迹)——法布尔。”她抬头看向萧凡,“爸爸,等幼虫化蛹了,我们能看到它的翅膀吗?”
“当然可以,”萧凡笑着说,“等蛹发育到一定阶段,透过茧房就能看到翅膀的雏形,到时候我们用微距摄像头放大,就能清晰地看到翅膀的纹理了。法布尔说‘Les ailes se forntdes feuilles qui souvrent’(翅膀的形成如同舒展的叶片),到时候我们就能验证他的观察了。”
萧汀则在编写新的监测程序,屏幕上的代码不断滚动。“我要做一个化蛹预警程序,”他兴奋地说,“根据温度、湿度和代谢率的变化,自动预测化蛹时间,误差应该不会超过1小时。这样我们就能提前做好拍摄准备,不会错过关键瞬间!”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透过观测棚的缝隙洒进来,给巢箱里的茧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05号幼虫的茧房已经变成了深褐色,茧房内的动静越来越小,预示着预蛹期即将结束;07号幼虫的茧房也变成了浅褐色,紧随其后进入预蛹阶段。
叶之澜坐在折叠椅上,看着巢箱里的景象,又低头摸了摸肚子,脸上满是温柔的笑意。“真好,”她轻声说,“看着它们从小小的卵,到幼虫,再到现在准备化蛹,就像看着予安予宁在肚子里慢慢长大一样,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希望。”
萧凡走到她身边,轻轻握住她的手,目光落在巢箱里的茧房上。“是啊,”他轻声回应,“生命的成长总是充满了奇迹。等它们羽化成蜜蜂,予安予宁也该来到这个世界了,到时候,我们就带着宝宝们,一起看这些小家伙飞舞的样子。”
叶澜和萧汀对视一眼,小脸上都洋溢着期待的笑容。萧汀将刚剪辑好的红外视频发到读者群里,视频里,茧房的温度变化清晰可见,配上法布尔的法语语录和中文翻译字幕,瞬间引发了新一轮的热议。
“茧房颜色变深了,好神奇!这就是化蛹的前兆吗?”
“原来幼虫化蛹前还要经历预蛹期,涨知识了!”
“期待后续的化蛹过程,叶老师一定要持续更新哦!”
叶之澜看着读者们的留言,心里暖暖的。她抬头看向窗外,夕阳正缓缓沉入地平线,草原上的风带着青草的气息吹进观测棚,拂动着每个人的发丝。巢箱里,两个深褐色的茧房在余晖中静静矗立,像两个小小的宝藏盒,承载着生命的奥秘与希望。
这一夜,观测棚里的设备依旧在默默运转,记录着幼虫预蛹期的每一个细节。萧凡和叶之澜躺在临时搭建的床上,听着巢箱里传来的细微声响,感受着腹内宝宝的轻轻胎动,嘴角都噙着安心的笑容。叶澜和萧汀则在帐篷里整理着一天的观测数据,电脑屏幕上的3D模型不断更新,幼虫预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