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开创新领域!“宏观量子信息学”的诞生(2 / 2)
基于集体行为的新型量子逻辑门:如何设计出与传统量子比特逻辑门截然不同的、基于宏观量子态演化的新型计算单元。
宏观量子信息编码与解码:如何将经典信息高效地编码到宏观量子态中,并在计算完成后准确地解码出来。
该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挑战:例如,如何寻找更适合实现宏观量子计算的材料体系?如何进一步提高宏观量子态的相干时间?如何设计出更高效的宏观量子算法?
图2:一幅展示“宏观量子信息学”理论框架的示意图,包含核心概念、研究方向和未来应用等模块。
这篇《导论》一经发表(同样是以《格物》创纪录的速度),立刻在全球学术界,特别是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引发了更为深刻的思考和讨论。
之前,大家更多的是惊叹于“熊猫机”的逆天性能和“秦氏算法”的恐怖效率,像是在欣赏一场精彩绝伦的魔术表演。而现在,当秦风将魔术的“秘籍”——“宏观量子信息学”的理论框架公之于众时,所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不仅仅是一场魔术,这是一种全新的“魔法体系”!
世界各大顶尖大学的校长和系主任们,连夜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的内容出奇地一致:“我们是否应该立刻成立‘宏观量子信息学系’或者‘集体量子行为研究中心’?再不跟上,就要被时代淘汰了!”
无数年轻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在看到这篇《导论》后,激动得彻夜难眠。他们仿佛看到了一片广袤无垠、等待开垦的处女地,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许多人甚至开始考虑,是不是该放弃自己原来那个“内卷”到不行的研究方向,转投到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兴领域。
那些曾经在传统量子计算领域投入巨资,却迟迟未能看到大规模应用曙光的科技巨头们,此刻的心情更是复杂。他们一方面懊悔自己“押错了宝”,另一方面又不得不硬着头皮,组织最顶尖的科学家,开始学习和研究这个由一个“毛头小子”开创的全新学科。毕竟,谁也不想在下一轮科技革命中掉队。
导师们的“甜蜜的烦恼”2.0版
秦风的导师们,李承德院士、周振国院士和刘鸿飞院士,在拜读了这篇《宏观量子信息学导论》后,集体陷入了一种“吾家麒麟儿初长成,为父(师)甚慰,但压力山大”的奇妙状态。
“老李,老刘,你们说……我们是不是该跟上面打个报告,建议国家层面立刻启动‘宏观量子信息学重大专项研究计划’?”周振国院士摸着下巴,眼神发亮,“这可是我们华夏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绝佳机会啊!秦风这小子,直接给我们送上了一张通往未来的‘地图’!”
刘鸿飞院士激动地一拍大腿:“何止是专项!我看,应该直接在京州大学城,依托秦风的实验室,建立一个国家级的‘宏观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把全国最顶尖的人才都吸引过来!我们要在这个领域,牢牢占据制高点!”
李承德院士则相对冷静,他沉吟道:“秦风的理论虽然天才,但也非常超前。要将这些思想真正落地,转化为成熟的技术和产业,还需要大量的后续研究和人才培养。我们作为导师,不仅要为他保驾护航,更要为这个新学科的建设,添砖加瓦。”
他看着视频通讯中依旧一脸风轻云淡的秦风,无奈又骄傲地笑道:“秦风啊,你可真是给我们这些老家伙,出了一个又一个‘甜蜜的难题’啊!上次是帮你协调‘秦氏算法’的推广应用,这次……我们估计又要忙着帮你筹建新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机构了。你说,你下次再搞出什么大动静,是不是就要我们帮你去竞选全球科学理事会主席了?”
秦风嘿嘿一笑:“三位老师,能者多劳嘛!学生只管在前面冲锋陷阵,摇旗呐喊、后勤保障的事情,就多多仰仗各位恩师了!”
“你这臭小子!”三位院士笑骂了一句,但眼神中的欣赏和欣慰,却是无论如何也掩饰不住的。
他们知道,秦风的这项工作,其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单纯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他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远见,为华夏,乃至为全世界,开辟一条通往更高层次文明的道路。
来自父母的“宇宙级”畅想
就在秦风因为开创“宏观量子信息学”而在全球科技界再次封神的时候,他的父母也通过各种渠道,听说了自家儿子又干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秦妈在跟隔壁王阿姨的女儿(就是那位在国外留学的)通完电话后,忧心忡忡地找到了秦爸。
“老秦啊,我……我有点听不明白了。”秦妈一脸困惑,“小风这次搞的那个……叫什么‘红光亮子什么学’的,王阿姨的女儿说,比上次那个能算题的收音机还厉害!说是什么……什么能让石头都会思考?”
秦爸推了推老花镜,他最近也在努力学习一些科普知识,试图跟上儿子的脚步,闻言沉吟道:“老婆子,你别听他们瞎说。小风搞的是正经科学,叫‘宏观量子信息学’。简单来说,就是……就是研究怎么让一些我们平时看着不起眼的东西,比如一块铁片,一坨泥巴,在特定的条件下,也能变得跟超级计算机一样聪明,甚至更聪明!”
“啊?铁片泥巴都能变聪明?”秦妈瞪大了眼睛,“那……那我们家后院那几块铺路的砖头,是不是也能……”
“咳咳,”秦爸赶紧打断老婆那天马行空的想象,“理论上……或许有那么一点点可能,但估计比小风拿诺贝尔奖还难点。你别琢磨那个了。我跟你说,我昨天看新闻,有个外国的大科学家说,小风开创的这个新学科,以后能用来造出比光还快的飞船,还能跟外星人聊天呢!”
“跟外星人聊天?!”秦妈的眼睛瞬间亮了,“那敢情好啊!到时候让小风给咱们也弄一个,我倒要问问那些外星人,他们那儿的猪肉多少钱一斤!还有,他们的孩子也补课吗?”
秦爸:“……”他觉得,自家老婆的关注点,永远是那么的……朴实无华且接地气。
秦风若是知道他爸妈此刻正在畅想着如何用“宏观量子信息学”去跟外星人砍价和讨论补课问题,估计他那杯胖大海菊花茶能当场喷出来。
但无论如何,这个由秦风开创的“宏观量子信息学”,就像一颗蕴含着无穷能量的种子,已经深深植根于人类科学的土壤之中。
它不仅仅为后摩尔时代的计算技术发展指明了一条充满无限可能的新道路,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全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它告诉人们,科学的边界,远未达到。
在那些看似平凡的宏观物质背后,或许还隐藏着更多、更深邃的宇宙奥秘,等待着像秦风这样的“点灯人”,去一一揭示。
一个新的学科诞生了。
一个新的时代,也随之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