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姑姑妈妈(2 / 2)
马康健不缺女人,形形色色的女人,见的多了,他之所以要娶韩小青,是因为韩小青老实听话,安分守己,能任凭自己摆布驾驭。较比他之前的那些女人们,一个个花里胡哨,又骚又浪,花瓶一样的好看却不顶用。马康健自然要娶一个,真正适合过日子的女人。
回到家后,刘旭跟着妈妈,为马康健的婚事忙前忙后。按照村上的风俗,家里有结婚的人,本家人要自己蒸花花,用于婚礼上宾客们吃,以及送给前来参加婚礼的人。
花花是沧州市地区,独有的一种面食。和面,揉面,发面,而后将面团,放进专门刻制的木头模子里。最后制成的花花,虽然本质上,是一个馒头,但是模样却各种各样,有桃子,石榴,兔子,鱼,元宝等等。待到花花出锅,为了表示喜庆,还在每个花花上,点上一个小红点。
这十里八村的风俗,只有在过年和结婚的时候,才会大张旗鼓的蒸花花。
现在,侄子康健要结婚了,自然得按照村上的风俗来,得有这些必备的花花。但谁蒸花花呢?让他妈妈姜淑惠蒸?姜淑惠哪里蒸过花花,哪里懂这些。让奶奶陈淑芬蒸?她一个半身不遂的病人,能干得了这些?
自己是侄子的亲大姑,侄子终于长大成人,要结婚了,秀峦自然是高兴,便将给康健蒸花花的事,大包大揽下来。秀峦觉得,什么侄子结婚,跟儿子结婚有什么区别?别人指望不上,她这个当姑姑的,只能既当姑又当妈了。
秀峦算了算,至少要蒸几百个花花,她一个人,肯定是忙不过来。而村里的风俗是,谁家有喜事,儿子要结婚,需要蒸花花,本族人以及四邻八舍,都会过来一起帮忙。秀峦便通知了大嫂子,国民的媳妇,还有国升的媳妇,以及几个相好不错的邻居妇女们。
但她唯独没通知,自己的亲弟妹程广仙来帮忙。在她心里,程广仙和婆婆春兰一样,都是双手不沾阳春水的主。
吃过早饭后,国增扛着大鞭子,赶着羊群,去地里放羊去了,刘旭则在家里,准备蒸花花要用的工具,秀峦则是一个人,骑着电动三轮车,去邻村的董庄子面粉厂拉面粉。而后,她载着几袋面粉回了家,又招呼着前来帮忙的众人,一起和面,发面,蒸花花。
家里人来人往,人进人出,就连文胜的媳妇,四婶听到秀峦在蒸花花,也跑来帮忙。不知道的还以为,国增家的刘旭要结婚了。
当然,秀峦给康健蒸花花的事,前前后后,她没有跟国增透露半个字,全然把这个家的一家之主,当成了空气。
自己看不上,讨厌,厌恶的人,怎么会把他放在眼里?
待到中午,国增在地里放完了羊,回家吃午饭,才看到家里的五间房子,到处是人,到处是摆满的花花。国增很是好奇,这家里,怎么突然蒸花花了呢?一番询问之下,他这才回过神来,原来这些花花,是给康健结婚蒸的。
国增顿时来了气,他倒不是生气,秀峦给康健蒸花花这件事,他还没有小肚鸡肠到,舍不得那几袋面粉的地步。他只是生气,为什么给康健蒸花花,秀峦通知了那么多的人,却唯独没有提前,跟自己说一声呢?
在她马秀峦的眼中,还有他刘国增这个丈夫吗?还有他这个一家之主吗?当他进门的那一刻,看到众人都在忙忙碌碌,喜气洋洋,自己反而跟个傻子似的,目瞪口呆,什么都不知道。
国增的心里,顿时憋满了气,当着众人的面,也不好发作,只能继续憋着,忍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羊的这半年多,他可吃了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气,尤其是秀峦给自己的气,国增觉得委屈,觉得不公,觉得不满,觉得压抑。
只需要一个时机,或者导火索,就像是火山,积攒了数万年的岩浆,终究有爆发喷涌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