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次元 >哥儿逃婚后,投亲路上觅良汉 > 第376章 画地为牢

第376章 画地为牢(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瑜哥儿看着赵尧高兴地说:“小叔也太厉害了!听小爹说,举人老爷是要很用功很用功才能当上的,小叔肯定一肚子学问!”

溪小子也看着祠堂里被众人围着的赵尧,语气里满是崇拜:“就是就是!以后咱们村提到赵家,最先说的就是小叔!等我再长大点,也要学认字,将来也考个厉害的官!”

溪小子说的话引得众人发笑。

燊小子被这话勾起了劲,接话道:“那我也要学!”

江若听着他们说这种大话,忍不住笑着逗他们:“你们几个小不点,这么小就敢有这么大的抱负,可了不得了!对了,你们知道啥是举人吗?”

溪小子挠了挠头,嘿嘿笑了:“不知道啥意思,但肯定特别厉害!不然爹咋说明天要摆流水席,让全村人都来热闹热闹呢?”

旁边的瑜哥儿、翀小子、瑢哥儿、琮小子也跟着点头,几个娃娃,虽不懂举人的分量,却知道能让家里大摆宴席的事,准是天大的好事。

瑢哥儿还道:“叔郎,你太瞧不起我们了吧?”

不就是一个举人吗?他们咋会不知道?

祠堂里的大人听见瑢哥儿这话,全都笑了。

悦哥儿瞥了一眼瑢哥儿,说:“你瞎凑什么热闹?”

瑢哥儿冷哼了一声:“我才没有瞎凑热闹,你们全都瞧不起哥儿,偏心!”

他走过去牵住了瑜哥儿的手,说:“我们俩人才是最亲的。”

江若和周悦无奈的笑了笑。

赵大爷捋着胡子看着溪小子他们几个小汉子,点头道:“都是好娃娃!有志气!将来肯定有出息!”

“这必须的!”溪小子说。

看时辰差不多了,不能再耽搁了。

赵砚拍了拍手,招呼大家:“行了,别光顾着热闹,该上香了。”

众人立马安静下来,又回了祠堂。

被打断了一下,赵大爷就说:“哪有让哥儿来祠堂里面上香的规矩?瑢哥儿和瑜哥儿就别凑热闹了。”

瑢哥儿和瑜哥儿相互看了看,瑢哥儿抱着胳膊又冷哼了一声。

江若和周悦俩人看着这俩小哥儿连上香的资格都没有,心中很不是滋味。

赵尧这时却说:“大爷,咱们村里面没有,可外面早有让女眷和哥儿进祠堂祭祖的例子了。咱们赵家如今出了举人,更该开明些,再守着老一套规矩会惹人笑话的。再说了,祖宗要是真有灵,见着家里人整整齐齐来拜,不是更高兴吗?”

赵尧如今身份都不一样了,说的话分量也不一样了。

赵大爷立马改口道:“尧小子说的是。”

既然没有人有意见了,赵砚拿着第一炷香,正要往香炉里插,赵大爷突然上前一步拦住了他。

“等等!砚小子,如今尧小子中了举人,是咱们赵家这些年最有脸面的人,这头柱香,该让他上!”

赵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大爷说得对,该赵尧来。”

旁边的赵赫、赵岐也跟着点头,卫闲也没意见。

不过他看着赵尧,又看了看赵瑾睿。

赵尧能考中举人,这说明赵家是有福泽的。

赵瑾睿察觉到亲爹注视的目光,他看向卫闲点了点头:“爹,我也会向小叔学习的。”

卫闲点了点头,一旁站着的魏汉子听着赵瑾睿的话也甚是欣慰。

赵尧站在后面,被众人的目光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连忙上前一步谦让:“大哥,不行不行,您是大哥,头柱香该您上,我上了不是乱了顺序吗?”

“你这汉子,跟大哥还客气啥?”

赵砚把香塞到他手里,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里满是欣慰:“大哥高兴还来不及呢,看着你有出息,爹娘要是在天有灵,也肯定心满意足。快,别磨蹭了。”

赵尧听着这话,眼睛有点发热,也不再推辞,双手捧着香,恭恭敬敬地对着供桌上的牌位拜了三拜,然后把香插进香炉里。

爹、娘、小真,我考中举人了,你们会高兴的吧?

香燃着细细的火苗,烟丝袅袅地飘向屋顶。

赵尧上完香,赵砚、赵赫、赵岐、卫闲几个家里面的当家的依次上前,接着是他们的夫郎,然后是族里的其他长辈,然后最后是瑜哥儿、瑢哥儿,他们俩小哥儿还是踮着脚,把自己手里的香插进了香炉得。

上完香,赵大爷拉着赵尧的手,笑得合不拢嘴:“尧小子啊,你现在是举人老爷了,得给咱们祠堂留点念想。我看这样,你给祠堂题几个字,到时候咱们裱起来挂在正堂,也好勉励后面的子孙,让他们都像你一样有出息!”

众人都觉得这主意好,纷纷点头附和。

赵岐站在旁边,突然开口说:“不如就写‘子孙昌盛’这四个字吧,吉利也合适。”

赵尧却猛地抬头看向赵岐,心里“咯噔”了一下。

子孙昌盛?

“好!这字好!”赵大爷说,这四个字不就是及时雨吗?

“有尧小子题的这四个字,我看谁还敢再说咱们赵家的根儿坏了!”

“可不是嘛,‘子孙昌盛’,听着就喜庆!”赵奶奶也笑着说。

老一辈的人除了这个也不图什么了。

海哥儿和周悦也觉得这四个字好。

看着众人殷切的目光,赵尧心里各种滋味,脸上却没露出来,依旧笑着点头:“二哥说得对,就写‘子孙昌盛’。”

赵大爷说要题字时,江若已经让人去找笔墨纸砚了,这会儿也拿来了。

赵尧走到桌前,深吸一口气,提起笔来。

他的字本就写得好,这会儿心里虽有波澜,笔下却依旧稳当,“子孙昌盛”四个大字落在纸上,笔力遒劲,透着股风骨。

赵砚他们围过来看后,又是一阵夸赞。

然而赵尧看着自己题的四个字,却觉得像是自己给自己上了一层枷锁。

新修缮的祠堂亮堂宽敞,刚写的子孙昌盛四个大字墨香萦绕,香炉里面的香火袅袅。

长辈们对他殷切期望。

小辈们奉他为榜样典范。

画地为牢,不过如此。

想着,赵尧扯着嘴角轻声笑了一下。

此时,赵岐的目光看向他与他对视。

谁也没注意到他们交换的眼神,一个藏着心事,一个带着了然。

祠堂一事了后,第二日,赵家在村里面大摆宴席庆祝。

席间,赵尧听了无数吹捧的好话。

遗憾的是酒没有多喝,他只喝了一杯,赵砚以他身体不好为理由,全帮他挡了。

赵砚看着他的目光是欣慰的、骄傲的,畅饮时,也是不尽的开怀。

摆完席后,赵尧没在家里面多待,便出发去州城了。

赵砚遗憾赵尧回来就待这几天,屋头都没有暖热。

江若说:“明年的春闱赶着呢,你让他留在家里面就是耽误他用功。”

赵砚撇了撇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