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命如草芥,待我重新书写 > 第93章 命由己造

第93章 命由己造(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首《青玉案?元夕》涌现在赵小姩脑海里,曾经眼前也是一样的灯火,今夕是何夕?

一刹那,千年前的一幕,和眼前悄然重合,赵小姩有些怅然若失。

木偶牵线似的随着人流,买票进场。

红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戏楼掩映在一片竹林后面,还保持着传统的旧模样,今天的曲目是《珍珠记》。

这是经典传统剧目,该剧演的是书生高文举与王金贞夫妻悲欢离合的感人故事。

书生高文举赴京赶考与妻在河桥相别,以一颗珍珠剖成两半作为婚姻信物。高文举考中状元后被宰相强招为婿,成婚后即刻奉诏入宫。

王金贞艰难寻夫来至相府,遭温金婷责打羞辱,相府老奴同情金贞遭遇。

中秋佳节,高文举回府,思念其妻,老奴将藏有珍珠的米粿送至书馆,又将王金贞带到书馆使其夫妻相会,两人逃出相府,上告包拯鸣其冤。

包拯查明真相,惩罚了温家父女,高文举和王金贞夫妻终得团圆。

戏剧唱腔颇具地方特色,演员身形优美,眼神灵俏,彩衣飘飞,赵小姩母女俩很享受。

看完戏,小雪学会了兰花指和小碎步,在招待所房间演给赵小姩看。

赵小姩笑着欣赏,决定明天上午带女儿去美术馆看书画,坐中午的火车回梦泽县,天黑前能到家。

起了个大早,退了房,去火车站买了车票,在寄存处存了提包,接着坐车到了美术馆。

这里虽不如戏楼热闹,但也不是门可罗雀。

巨大的横幅上写着:热烈祝贺书画家姬云松书画展开幕。

赵小姩牵着小雪的手,小雪的大眼睛四处观望,发现了几个跟着大人来的小孩。

同类最容易注意同类,一个白发爷爷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孙子走在不远处,虎头虎脑的模样很可爱。

小男孩的目光也锁定在小雪身上,他觉得这个小妹妹很漂亮。

展厅分了好几部分,进门就看见一幅八尺的泰山日出图。

厅内有三张条案铺好了白色羊毛毡,上面铺着裁好的宣纸,放着笔墨和水洗盏等,敬请参观者留下墨宝相贺。

白发爷爷哈哈一笑,撸起袖子上前挥毫:鸾翔凤翥。

写完后落印,抱起小孙子让他看字,旁边的工作人员人上前收字,夸赞:“莫老的字还是这么龙飞凤舞!”

小孙子在爷爷怀里听到了夸赞,与有荣焉,从爷爷怀里出溜下来,眼睛看向小雪,眼里在说:“看,我爷爷厉害吧!”

有些炫耀是无声胜有声,小雪拉紧妈妈的手,抬头看向妈妈。

赵小姩抱她起来看莫老爷子写的字,小雪一看,觉得妈妈也会写,对着地上的小男孩说:“我姆妈也会写字画画。”

孩子们之间的好胜心惹得大人们都笑了。

莫老爷子做出了一个请的动作,领着孙子去旁边看画,不落人面子,这是修养。

工作人员的修养也高,能来看书画的都不是文盲,她微笑招呼赵小姩:“欢迎留下墨宝。”

态度谦和,让人如沐春风 ,赵小姩点头答应。

放下赵小雪,赵小姩从笔架上拿起一支毛笔,写什么呢?自己和姬云松也不认识。

想起前面莫老爷子写了“鸾翔凤翥”,夸人画字好,自己就写“展翅高飞”好了。

蘸墨擦笔,吸气凝神,一气贯之,赵小姩写完了四个字。

边缘处要落印,赵小姩把自己的签章小印拿出一看,落字印太小了,只有小小的一方,上书一个“姩”字。

落完印后觉得不美,用小指甲蘸着印泥画了一方椭圆形的闲印,里面是篆体的“姩”字。

恰逢有人在另一张条案上挥毫,也是画家好友,业内名人,众人都去围观。赵小姩在众人眼里就是一个热爱字画的文艺青年,没有名声,胆子倒挺大的,敢班门弄斧。

赵小姩没有管别人的眼光,她掏出手绢擦擦手,抱起赵小雪观看刚写完的字。

赵小雪看着眼前的大字,不比前面爷爷的字小,还有红红的印泥画,她觉得自己妈妈能干,比爷爷写的字漂亮!

欢喜地笑出了小糯米牙,冲远处的小男孩得意地瞥了一眼。

小男孩扯着莫老爷子的手,要回来看赵小姩写的字,可是爷爷是名人,很快就被其他人包围了,走过不来。

赵小姩抱着赵小雪转馆去看字画,她写字纯粹就是为了让女儿开心,不让女儿失望。

工作人员上前看了赵小姩的字,觉得不错,就认真地收了起来,这些都要留给画家本人做纪念的。

赵小姩抱着小雪看了三圈后,小雪终于看饱了这些漂亮的字画,母女俩离开,坐火车回梦泽县。

赵小姩却不知道留下的笔墨,竟成了姬云松多年的牵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