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媒人左右传话(1 / 2)
正月初四这天,阳光明媚,我早早地起床,心情有些忐忑。因为今天我要和小姑、姑父以及妹妹一起去向上家,而我则充当着媒人的角色。
做媒人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需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细节。我不禁感叹,这其中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一大清早,我们便从镇上出发了。姑父开着车,带着我们一路驶向向上家。这一路上,风景如画,但路途遥远,需要花费五个小时的时间。
姑父一边开车,一边抱怨道:“说是找的重庆的,哪晓得这么远啊!”
我连忙笑着打圆场:“哎呀,姑父,别担心!反正以后妹妹也不会在向上老家县城生活,所以也不得经常过来啦!”
就这样,我们一路有说有笑,时间也过得飞快。从早上八点多出发,一路上妹妹和我都没有闲着,一直在和向上、周乐在我们的四人群里聊天,实时向他们通报我们的行程情况。
终于,在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我们抵达了桃花源县城。远远地,就看到向上一家在高速路口等待着我们。他们热情地迎接我们,然后直接带着我们去吃饭。
这是我和妹妹第一次来到这么远的重庆县城,这里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与我们津城有着很大的不同。我好奇地四处张望,眼中充满了新奇。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街道上弥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向上的爸妈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朴实,他们的身材都比较瘦小,与周围那些体型稍胖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然而,当我看到向上的哥哥时,不禁眼前一亮。他身材高大威猛,体格健壮,与他的父母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我心里暗自感叹,果然不愧是体育老师啊!
不仅如此,向上的父母和哥哥嫂子都是老师,而且他们家族庞大,好多亲戚都在县教育系统,因此他们家在当地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哥哥嫂子在县城的中学任教,而他的父母则是镇上的小学老师,当然也即将退休。
这样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然有着更多的讲究和规矩。他们对待客人也格外热情和礼貌,也有很多规矩,尊老。
小姑和姑父一直在苏州做生意,见世面见的多,他们其实对向上的家庭的都挺满意,但是担心的是书香门第的向上父母看不上我们这边没有文化。
事实是,他们确实想的也没错,特别是向上爸妈这种老师,虽然就是镇上小学老师,但是因为他们一辈子在镇上,见的世面也不多,一直在当地确实受人尊重,是觉得自己有那么一些优越感。
从他们讲话中,我就能听出来。
当然,向上爸妈对妹妹也很满意,大学毕业,家庭条件也好,知书达理。因此双方父母其实谈的很愉快。
吃完午饭,向上带着我们去逛了桃花源,就是陶渊明写的那个《桃花源记》。
进入景区,就是一块很大石碑刻着桃花源记全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不得不说,这景区,真的让人觉得,进入的每一步都是和陶渊明写的景色一模一样。
逛完五点多,开车回向上老家镇上。
不得不说,这里确实是一个位于大山深处的小镇。从县城开车返回,竟然花费了整整半个小时,而且这一路上几乎都是在爬山。如果换作是以前的人想要走出大山来到县城,那恐怕得走上好长一段时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