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少年包青天67(1 / 2)
公孙策已验过陈也申的尸身,胳膊上有勒痕,显是被绳索一类物件捆绑所致,其小臂处更有一道很深的割伤。
“从刀口倾斜的角度来看,应为死者自己造成的。”公孙策语气笃定。
展昭闻言咋舌:“啊?竟有人会自己割伤自己?”
“此外还有一处疑点。”公孙策话未说完,便被展昭急切打断。
“哎呀公孙大哥,有话您就一气儿说完,别总这样断断续续的!”
包拯当即沉声道:“展昭,耐心乃推理之本,不可焦躁。你说的另一处疑点是?”
公孙策从怀中取出一个纸包,打开后露出一小撮泥土:
“我查验过死者遗物,发现他生前穿的鞋上有泥土,与案发现场里的一模一样。我已查过此非寻常泥土,而是专门栽种兰花的三色土。”
三色土本就稀有,此事愈发蹊跷。
公孙策又取出另一纸包:“这是从死者指甲缝里刮出的东西。”
包拯凑近一看,当即道:“是炭屑。”
“正是。”公孙策点头,“死者生前似曾用力抓过木炭,可他的房间里,却连半点炭的影子都没有。”
管家每日早中晚都会隔门递纸条与陈也申联系,纸条上也确实是他的亲笔。而且每日送进去的吃食,看样子也都用银针试过,他应该也知晓有人欲对他不利……
展昭想了想脱口而出:“如此看来,要破此案,得先从这三色土查起!”
话音刚落,公孙策闭了闭眼,抬手按向眉心,脸色竟泛起几分苍白。
包拯最先察觉异样,关切问道:“公孙策,你是不是生病了?脸色很不好。”
展昭也急忙接话:“莫不是从宫里出来时染上了疫病?”
“休要胡言!”包拯立刻打断他,“宫中疫病早已控制住,李大哥与月瑶在宫中研制出了新药方,染病之人大多已经痊愈。等他们二人回来,正好给公孙策看看。”
公孙策摆了摆手:“无妨,许是近日有些累,吃些药歇一歇便好。对了,皇上给你的《千官名策》,可有新发现?”
展昭抢先答道:“哪有什么发现,都是密密麻麻的名字,看得人眼晕!”
就在此时,门外传来脚步声,李莲花与月瑶恰好赶回。
包拯见状,连忙将《千官名策》收起,迎上前道:“李大哥、月瑶,你们可算回来了,快给公孙策看看,他方才脸色极差,怕是生病了。”
李莲花径直走到公孙策身旁坐下,指尖轻搭其腕脉,神色渐渐凝重。
片刻后,他收回手,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喙:“这案子呢你先别操心了,宫中疫情已经差不多好了,有我、月月和展昭帮忙就够了。你眼下最要紧的是专心治病。”
众人闻言皆惊,展昭急忙问:“李大哥,公孙大哥的病很严重?”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公孙策身上,满是担忧。
公孙策早已意识到眼睛可能出了问题,近来视物有片刻模糊,只是不愿声张。
此刻见李莲花神色,他心头一沉:“我这眼睛……是不是快要看不见了?”
“莫慌。”李莲花先温声安抚,“眼下尚无大碍,但你若再这般操劳,用眼过度,后果便难说了。”
月瑶也随即为公孙策搭脉,片刻后柔声道:“你放心吧,只要遵医嘱好好休息几日,我们定能让你恢复如初,甚至比从前更康健。
日后务必注意劳逸结合,不可以再像从前那样书不离手,片刻不停地研读了。”
展昭连忙附和:“就是啊公孙大哥!您以前要么在看书,要么就在去看书的路上,眼睛哪禁得住这般折腾?这次可得听李大哥和月瑶姐姐的话!”
包拯也郑重道:“公孙策,你安心休养。等你好了,我们才能继续并肩查案,相互扶持。”
公孙策望着众人关切的眼神,心中一暖,缓缓点头:“好,那便有劳李大哥和月瑶了。”
“我们之间,何须言谢?”李莲花轻笑一声。“时间不早了,我们回房商量下公孙策的药方,你们也该休息了,明天继续。”
随即和月瑶一同回了房间,准备研究用哪种方法治疗公孙策的眼疾。
其他人闻言,也各自散去准备休息。
回到房间,月瑶取出纸笔,将公孙策的脉象、面色、症状一一记录在册,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轻响。
“公孙策的眼疾,应是长期劳损所致。他常年用眼过度,目力耗损本就严重,再加上饮食不当、休息不好。五脏六腑也不那么健康,已伤及眼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