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濯娇 > 第109章 结局 (1)

第109章 结局 (1)(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随着世家据地的被荡平, 即使叛军势力分散在四处,尚未攻破,战局亦已定, 只待逐一击破。

各地的叛乱势力趋于平定,岭南之战获胜后, 骊兰玦带着吴地驻军赶到荆州,同大垚军队主力汇合。朝廷的兵力愈发强盛,藩王余孽以风卷残云之势被清剿, 叛军再无翻身之地。

任凭往先如何威风,如今只落得个辙乱旗靡、一败涂地的下场。

世家的败局已定,以宋韫为首的世家顽固派却冥顽不化,妄图负隅顽抗, 集合仅有的兵力向西南疆域逃去。

宋濯将朝中事务安置好后,亲自带兵去追剿。

战事初定, 世家失势,朝堂更叠, 须得有人前去镇压。

此前由于世家放出的流言, 姚蔑的帝位岌岌可危,并不足以服众, 朝中尚有诸多事亟待处理。

因而此行, 姚蓁并没有随他前往。

同薛林致汇合后,她被骊兰玦护送回望京。

到达望京时, 已是初秋。

姚蓁离开望京已有半年之余,如今回到望京,这座古老巍峨的城池仍旧同她记忆中的别无二致, 威严而又庄重。

唯一不同的是, 叛军兵败如山倒, 沧海桑田,如今再无可以威胁到构建太平盛世的势力。

饱经世变后,再进入宫城时,姚蓁心境豁然,再也不觉得如身陷牢笼,反而有有种如鱼得水的自在感。

朝堂官宦,此先已被宋濯以雷厉手段肃清。

姚蓁返朝后,并未废多少力气,便将诸多事物尽数安置妥当。

仲秋的某一日。

夏朝后,姚蓁乘撵去往议政殿,意外地在殿前遇见了一个人。

一身轻铠的骊兰玦。

他站在玉阶上,神情似是在等人。

秋日明暄的日光洒在他的铠甲上,如同金光织落。

长期的征战令他的面容沉毅许多,轮廓硬朗。

姚蓁坐在鸾撵上,居高临下地望着他,意外地发现如今的他像极了骊将军。

原本的他,文质彬彬,温润如玉。

姚蓁总以为他同骊夫人更为相似一些。

而如今,历经战事后,他变了太多太多,身上的书生意气尽数褪去,承袭了父亲的英挺面貌与骁勇善战的性格,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将领。

姚蓁看着他,有一瞬间,以为见到了骊将军。

鸾撵缓缓向前移动,骊兰玦发现了她,躬身行礼。

姚蓁走下鸾撵,缓声道:“平身。”

她在他面前三步之外,停下脚步。

她有些踟蹰,不知该如何面对他。

只因在荆州、尚未同宋濯分别时。

骊兰玦曾数次欲同她说些什么,皆被宋濯从中作梗,拦截阻挠。

宋濯蓄意同她亲近,继而使骊兰玦知难而退。

饶是姚蓁愚钝,也渐渐从细枝末节中,察觉到了骊兰玦对她的心意。

骊兰玦当为良人,但非为她的良人。

她有宋濯了。

踯躅一瞬,见骊兰玦并没有起身让路的意思。

姚蓁便知,骊兰玦是在等她了。

她清浅的笑了笑:“表兄寻我?”

骊兰玦沉稳地颔首。

姚蓁静静地等待他出言。

骊兰玦看着她,目光闪动。嘴唇翕动一阵,欲言又止。

最后,他低声道:“殿下,还请允臣重返战场,护我大垚国土。”

姚蓁闻言,微微讶异:“如今战事方定……”

“臣知道。”骊兰玦温声道,“战局虽稳,但应尚有需要臣之处。臣请出此愿,是为全父遗愿。”

“舅父的遗愿?”

“是。”骊兰玦笑了笑,“我是不是还未曾同你说过,父亲是如何身死的?”

姚蓁面容严肃了一些,抿着唇摇头。

骊兰玦微微擡眼,望着头顶的日光,目光变得悠远。

“父亲只有我一子,向来希望我能够子承父业,保卫疆土。”他缓声诉说,“只可惜我自小便对领兵打仗没什么兴趣,一向喜爱附庸风雅,舞文弄墨,对他的苦口婆心不为所动,自以为看了许多兵书便可运筹帷幄。”

秋风将衣袖吹的猎猎作响。

姚蓁静静地听他诉说,擡手抚平衣袖,将双手交叠在小腹前,端庄的站立着。

“直到南蛮突袭那次……”骊兰玦垂下头,眉宇间隐现悲痛,嗓音亦微微喑哑,“我随父亲被围困,敌众我寡,我从未参与过战事,到了战场上,才发现自己所有到的理论不过是纸上谈兵。父亲为保全我,故意诱敌深入,才……”

姚蓁心尖一颤,默然不语。

沉默良久,骊兰玦擡起头,清风朗月般笑了笑,眸中有泪光一闪而过:“父亲是为我而死的。”

姚蓁眼睫扑簌一下,艰难的从喉中挤出一句:“……嗯。”

“父亲仙逝后,我想了许久,他当时希望我承袭他的志愿的。”骊兰玦收敛了悲伤的神色,面上转而一片豁达,声音中一片坚定,“如今恰逢盛世,又明主在位、贤臣辅佐,唯一的忧患便是外敌侵扰。我愿投笔从戎,以余生承袭父愿。”

姚蓁凝视着他。

半晌,柔声道:“好。”

骊兰玦躬身拱手,低垂着眉眼,恭迎她入殿。

姚蓁迈步踏上玉阶,拖长摇曳的裙裾一点点漫过阶梯。

骊兰玦本欲躬身离开,忽地脚步一顿,不知想到什么,阔步走到姚蓁身侧,用只有两人可以听到的声音,道:“殿下当知,空xue不来风。当今并非先皇所出的谣言,所言不一定为虚。殿下还是要多加小心,防人之心不可无。”

姚蓁愣了一下,温和地笑了笑,颔首示意自己知道了。

骊兰玦行礼告退。

姚蓁仰头望着殿门前提着金字的匾额,微微眯了眯眼。

议政殿中。

金猊兽中的龙涎香熊熊燃烧着,味道浓郁地有些呛人。

姚蓁擡足迈入殿中,嗅到浓郁的香气,擡袖掩住口鼻,眉尖轻蹙一下。

守门的小黄门欲要出声禀报,姚蓁擡手制止了他。

她凝视着姚蔑。

姚蔑失魂落魄地坐在桌案前,眼下乌青,眼神空洞地望着面前摊开的卷宗。

但他的神情,明显没有在看卷宗,而是在神游天外。

姚蓁凝视他一阵,迈步朝他走去。

及至她近了他的身,姚蔑才迟钝地回过神来,手忙脚乱地站起身,恭敬道:“皇姐。”

半年未见,他的身量拔高很多。

他直起身时,姚蓁竟不得不仰视了。

姚蓁望见他眼底的惊惧。

顿了顿,她从喉间溢出一声:“嗯。”

姚蓁寻了张软榻坐下。

姚蔑垂着头,小心翼翼地睨她一阵,踯躅地坐下。

一时无话。

片刻后,姚蓁端起茶盏,啜饮一小口。

茶杯触底,发出一声极轻的闷响。

姚蔑一直小心翼翼地观察她,听见响动,忙不叠直起腰身,紧抿着唇。

姚蓁面容无波,用茶杯盖撇着茶水表面的浮沫。

姚蔑看她一阵,主动开口,声若蚊讷道:“皇姐……”

“嗯。”

“皇姐此次回宫,要准备继承大典吗?”

闻言,姚蓁放下茶盏,双手随意地搭在膝盖上,似笑非笑地睨他一眼。

姚蔑对上她的目光,没由来地觉得此时的她同宋濯如出一辙,只是坐着,便给人一种说不出的冰冷威压感。

他自知失言,紧抿双唇。

姚蓁淡声道:“何出此言?”

姚蔑目光闪烁,低声道:“传闻中,我并非父……先皇骨肉,血脉不纯,难继大统。如今皇室正统血脉唯有皇姐一人,当由皇姐继位。”

姚蓁轻轻地笑了一下:“我并无此意。”

姚蔑飞快地眨动两下眼,旋即面容微僵:“皇姐不愿,难道是想让首辅继位吗?”

姚蓁笑意收敛了些,笃定道:“他亦无此意。”

殿中又陷入沉默。

姚蔑低垂着头,不知在想些什么。

姚蓁偏头望向窗外璀璨的日光,眯了眯眼。

“皇姐。”姚蔑再次开口,声音中带着一点茫然的试探,“我当真不是父皇的骨肉吗?”

姚蓁的目光变得悠远起来。

她想到了幼时,宫中隐约的流言。

姚蔑同她并非一母所生。

他出生后不久,生母便意外而死。骊皇后见他失恃可怜,她膝下又仅有姚蓁一女,便将他抚养在膝下,当作嫡出的孩子来养。

姚蓁隐约记得,姚蔑一开始并不叫“蔑”。

他本名似乎叫姚茂,生母出事之后,父皇将他的名易为带有贬低之意的蔑字。

其中内情究竟为何,姚蓁便不得而知了。

很久很久之后,姚蓁偶然听到宫婢在一起嚼舌根。

她们唏嘘不已,说出身奴籍的王美人,明明享有荣华富贵,却偏要同侍卫通|奸,才被陛下悄无声息地赐死。

王美人,正是姚蔑的生母。

……

姚蓁眨动了一下眼,眼神聚焦,回过神来。

姚蔑究竟是否为先皇亲生,她不得而知。

或许是捕风捉影、空xue来风;又或许仅是编排出的宫闱秘闻。

真相究竟如何,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

“蔑儿。”姚蓁放沉语气,面容沉肃,“你如今坐在大垚最尊贵的位置上,你只需知道,你姓姚,你是先帝亲封的太子。真相与否,并不重要,只要你坚信你是父皇的骨血,你便是。你在,江山便在,姚氏皇族永存。只要你一日姓姚,大垚的江山便没有易姓。明白了吗?”

她的此番话重重敲入姚蔑胸口。

姚蔑如醍醐灌顶,怔了一会,猛地擡起头,又惊又喜地望着她,眼中燃起一簇光,用力点头:“我明白了!”

“此话,日后永远不要再提及了。”

“是。”

见他一扫往先的颓靡神情,姚蓁笑了笑,倚在软塌上,阖上眼眸。

过了一阵,姚蔑试探地唤了一句:“皇姐?”

姚蓁阖着眼,应了一声。

姚蔑唤过她后,却不再说话了。

姚蓁等待一阵,始终没有听到下言,便睁眼看他。

姚蔑眼神发飘,脸涨得通红,对上她的视线,讷讷道:“此先,朕做了一些事,思索良久,不知该不该与皇姐坦白。”

“我早就知道了。”

姚蔑一懵:“啊?”

“过去的事,便毋庸再提。人总是要向前走的。”姚蓁站起身来,睨他一眼,唇角微弯,不欲多言,朝殿外走去。

即将踏过殿门时,她脚步一顿,没什么情绪的评价道:“陛下,你是天生的帝王之才。”

姚蔑面色一僵,头垂得更近。

姚蓁不再多言,浅笑着迈出议政殿。

玉阶外,是一片寥廓的秋天。

秋风抚衣,秋高气爽。

姚蓁看着眼前景色,心境亦豁然不少。

姚蔑做了什么?

此前谭歇辞官归乡,遇见她后,多次欲言又止。

再后来,薛林致亦提醒她远离陛下。

姚蓁并不愚钝,从他们异常的举止、以及种种蛛丝马迹中,猜到了一种可能。

方才在殿中,同姚蔑的对话,更是坚定了她的猜测。

——姚蔑并没有做什么。

他只是忌惮她和宋濯,恐他们会威胁到他的帝王之位。

所以,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两个对皇位有威胁的人情深意切。

于是,他或言语暗示,或推波助澜。

不想让他们在一起。

姚蓁了解自己,亦了解宋濯。

他们二人对那个尊贵的位置并不感兴趣,故而对姚蔑的皇位没有丝毫威胁。

只是做惯了高位的人,渐渐染上了敏感多疑习性,自然无法容忍任何潜在的威胁。

姚蔑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手段。

由此可见,他的确是极好的帝王之才。

姚蓁轻轻吐出一口气。

她并不想计较什么。

如今,姚蔑虽然逐渐染上处于高位之人的冷血无情,但他本心并不坏。

她只希望,方才自己的一番话,能够点醒姚蔑。

能够辅佐出一位明君。

还给大垚一片光明的太平盛世。

望京城落下第一场雪时,姚蓁得知了宋韫伏罪自尽的消息。

她放下信件,莫名有种宋濯不日将返京的直觉。

新雪初霁那日,恰逢休沐日。

姚蓁在嫏嬛殿中踱步,望见几名工匠正在修补渗水的偏殿,忽地心血来潮,想要去修缮完工的公主府看一看。

浣竹闻言,忙张罗着为她裹上厚厚的大氅,备好马车,召来一队禁卫,护送她出宫。

公主府挨着宋府所建,距宫城并不远,不多时便到了地方。

姚蓁走下马车。

背阴的角落处,尚堆积着一些积雪。寒风不时拂过,将她大氅脖领上的绒毛吹得轻颤。

侍卫推开府门,恭恭敬敬地将她请进去。

姚蓁袖中拢着暖融融的汤婆子,并未感觉到过多的寒冷。

她迈过朱红色的大门,穿行在回廊之中,打量着这座由宋濯亲手打造的府邸。

而后她惊奇的发现,无论是屋舍的构造、抑或是家具的摆放,都极其符合她的心意。

姚蓁面色不显,心中泛起丝丝的甜蜜。

她一向知晓宋濯了解她。

没想到,宋濯竟这般了解她。

姚蓁四处闲逛。

因着是冬季,望不见府中栽种了什么树木。

姚蓁逛了一圈,在一处僻静的凉亭旁,望见几株含苞待放的绿梅。

她坐在凉亭中,略一歇脚,视线四下望着,触及一间门扇紧阖的、坐北朝南的屋子。

问及侍从,侍从辨认一阵,道:“是首辅的临时的书房。”

姚蓁挑挑眉,不禁觉得好笑。

此人还真真是蛮不讲理,分明是她的府邸,他却偏要在她的地界开辟出属于他的空间,为自己留一间书房。

思及此,姚蓁的面上漾开些笑意,起身,走向那间书房。

房门紧阖着,但并未上锁。

姚蓁制止了欲为她推门的侍从,擡手推开门。

菱花门扇一打开,灿然的日光便争先恐后地挤入屋舍内,映亮空气中漂浮着的细小微尘。

微尘的数目并不多,飞舞两下便静止下来。

房内很整洁,这些微尘是被门扇带起的、属于外面的。

姚蓁迈过门槛,只身进入房中。

书房的布局极其简洁,窗棂上堆积的雪映着日光,窗明几亮。

可谓是一尘不染。

姚蓁随意看了几眼,视线被桌案上的一沓朱红色的纸所吸引。

她走过去。

红纸旁摞着基本古籍,姚蓁打量红纸一阵,视线落到古籍上。

她翻开书页,浏览几眼。

随即发现,这几本古籍,皆是在传授如何制造朱砂纸的。

而当今习俗,朱砂纸常常被用来写三书。

姚蓁看着面前的朱砂纸,眨眨眼。

心房忽地不受控制地急跳起来。

她背对着门,眼波潋滟一阵,伸手触碰那朱砂纸。

发现有几张纸上,用小楷金墨提了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