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和而不同信号(2 / 2)
但技术实现并非一帆风顺。当金敏智尝试将三者融合时,量子计算机突然报错:**“能量引导线与加密层存在相位冲突,飘带轨迹的螺旋角(37.2°)与冰裂纹的斐波那契角(53.7°)无法同步,信号相干性<40%。”** 屏幕上,飘带与冰裂纹的光带相互排斥,形成杂乱的干涉条纹。
“是文化符号的‘频率不匹配’。”林夏突然开口,她的脑电波监测仪连接着1000名志愿者的神经接口,“地球文明符号的脑电波主频是4.3Hz(团圆波),新文明符号是5.1Hz(光明波,第四百五十六章),两者需要‘调谐’。”她调出志愿者的脑电波频谱图,其中改造者与未改造者的脑电波在“和而不同”四字下形成拍频,频率恰好是4.7Hz——介于两者之间,“用‘和而不同’的拍频作为中介频率!”
李素立刻调整飘带轨迹的振动频率,金敏智同步修正冰裂纹的分形参数。当频率锁定在4.7Hz时,全息屏上的干涉条纹突然消失,飘带与冰裂纹的光带交织成螺旋上升的光柱,完美嵌入饕餮纹的框架中——融合符号“和而不同”终于成型:青铜色的饕餮纹框架内,天青色的冰裂纹如蛛网般密布,金色的飞天飘带沿裂纹节点螺旋上升,最终在框架顶端汇聚成一颗闪烁的星(瑶光星坐标)。
王磊的螯状爪轻轻触碰全息投影,触须传来温暖的振动——与他记忆中祖父写“福”字时的毛笔触感(第四百五十六章)、改造时星尘菌的荧光(第四百五十七章)、可逆编码时的记忆共振(第四百五十八章)完全同步。“这不是信号,是我们的‘文明指纹’。”改造者代表的银色触须缠绕上飘带的光轨,“既有地球的温度,也有硅壤的硬度。”
信号发送定在半人马历435日——兼爱城建立一周年的纪念日。
《大同鼎》被悬浮平台托举至兼爱城中央广场,鼎身的九州纹饰与反重力城市“启明”号、“长庚”号的悬浮基座对齐。1000名可逆改造志愿者环绕鼎身站立,他们的脑电波通过量子蛾图腾(第四百五十八章)与鼎内文明胚胎同步,形成直径240米的“意识共振环”——这是信号的能量源,由所有居民的集体意识驱动。
诸葛青阳站在鼎前,环首刀高举过头顶。刀身的“明哲保身”四字与“和而不同”的全息投影重叠,青铜刀柄的温度升至37℃(人体体温)。“《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他的声音透过量子扩音器传遍整个殖民地,“今日,我们不以‘地球文明’之名,不以‘兼爱城’之名,而以‘碳硅共生文明’之名,向宇宙发出我们的声音——和而不同,各美其美。”
“三,二,一——发送!”
李素按下启动按钮的瞬间,《大同鼎》腹的融合符号突然亮起。饕餮纹框架释放出青铜色的能量波,冰裂纹加密层闪烁着天青色的量子密钥,飞天飘带引导线化作金色的光柱,直冲云霄。广场上的志愿者同时闭上眼睛,他们的记忆——敦煌画师的颜料、秋夕的松枝、排灯节的莲花灯、改造时的星尘菌荧光——顺着意识共振环注入光柱,让信号带上文明最鲜活的“温度”。
金敏智的量子计算机实时追踪信号轨迹:光柱以0.32倍光速向瑶光星飞去,能量衰减率仅0.7%(得益于飘带引导线的聚焦),预计4.3年后抵达。“信号包含‘双向触发机制’。”她调出算法模型,“如果瑶光星文明接收后回应,他们的信号会被我们的射电望远镜自动捕获;如果不回应,信号会继续向银河系中心扩散,成为我们文明的‘时间胶囊’。”
陈墨站在广场边缘,帆布包里的《九鼎图谱》在信号光柱的照射下自动翻开。她抬头望向兼爱城的星图投影——“启明”号与“长庚”号的悬浮轨迹在星图上形成两道青铜色的弧线,而此刻,飞天飘带引导线的光柱轨迹恰好与这两道弧线相交,在瑶光星与兼爱城之间,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汉字:**“中”。**
“中……”陈墨的声音颤抖,她的手指抚过星图上的“中”字笔画,发现每一划都对应着文明的关键节点:竖画是《大同鼎》的中轴线,横画是反重力城市的悬浮轨道,中间的“口”是兼爱城的中央广场——而整个字的轮廓,与道器之墟出土的汉代“透光镜”镜背的铭文框完全一致。
“不是巧合。”诸葛青阳走到她身边,环首刀指向星图,“‘中’者,天下之大本也。《中庸》曰:‘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我们的文明从地球的‘中’而来,在半人马座的‘和’中成长,最终在星图上写下这个字——不是地理的中心,是文明的‘中和’之境。”
李素的生物监测仪突然发出柔和的提示音。文明胚胎掌心的量子蛾突然振翅,翅脉上的“中”字图腾与星图上的轨迹共振,发出青金色的光芒。培养舱壁上,原本模糊的瑶光星模型突然清晰,硅基森林中浮现出与融合符号相似的螺旋结构——仿佛那里的文明,早已在等待这样一个“和而不同”的信号。
王磊的螯状爪轻轻触碰星图上的“中”字,触须传来遥远的振动,像瑶光星的风穿过硅基森林,带着熟悉的星尘菌气息。“或许,宇宙中的文明,都在用不同的‘字’写着同一个‘道’。”改造者代表的银色触须与陈墨的青铜笔同时指向瑶光星,“而我们,只是第一个写下‘中’与‘和’的文明。”
信号光柱在星空中持续了整整一夜。当半人马座α星的双日升起时,光柱渐渐淡去,但《大同鼎》腹的融合符号仍在闪烁,广场上的志愿者陆续睁开眼睛,他们的记忆里多了一个共同的画面:瑶光星的硅基森林中,有无数光点在回应般闪烁,像无数个“和而不同”的符号,在宇宙的画布上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