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未来诸葛亮 > 第480章 星巢信号至

第480章 星巢信号至(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李素突然将双穗嘉禾的麦穗样本放在桌上,麦穗的银青籽粒上,螺旋纹正以72hz频率微颤。“还有‘以蝶为信’的另一层含义。”她的生物监测仪显示籽粒中的蝶卵存活率达99.7%(第四百七十九章草甸改良后的数据),“共生蝶不仅是‘信使’,还是‘基因载体’——我们要将第二代共生蝶的卵带到和星,完成‘碳硅生命循环’的最后一环(第四百七十二章银穗蝶卵的设计初衷)。”

“所以‘和舟’号探测器不仅是外交使团,更是‘生命播种船’。”诸葛青阳的环首刀轻叩桌面,青铜回声让喧闹的会议室瞬间安静。他的目光扫过每个人的脸,最终落在全息模型的巢门符号上,“未被选者在敦煌藏经洞留下的‘守护封印’(第四百七十六章),不是禁止我们进入,而是提醒我们‘以纹为凭’——只有带着共生纹的信物,才能被视为‘契约者’,而非‘入侵者’。”

阿米尔突然跪倒在地,额头抵着《未被选者星图手稿》,泪水滴在“四海同归”的字样上。“我们终于读懂了‘未被选’的含义。”他的声音带着哽咽,“他们不是‘落选者’,是‘契约起草人’——用星尘菌釉料写下契约,用记忆茧房保存契约,用九州能量网传递契约,现在,轮到我们去‘履约’了!”

和舟启航:碳硅纹路上的文明信使

兼爱城发射场的晨光中,“和舟”号探测器静静矗立在发射架上。这艘直径8米的球形探测器外壳覆盖着与共生蝶翅膀一致的碳硅纹路:银青色的硅基鳞片(反射和星信号)与暖金色的碳基薄膜(吸收九州能量)交替排列,底部的等离子引擎喷口设计成“人”字形(呼应蝶舞解码的阵型)。探测器内搭载着:

生物舱:5000枚第二代共生蝶卵(来自双穗嘉禾的银穗,存活率99.7%);

数据舱:青瓷存储器备份的“根记忆库”(含记忆茧房的所有影像);

信物舱:一块刻有共生纹的硅碳混合土样本(来自改造后的沙漠,含星尘菌活性孢子)。

诸葛青阳站在发射控制台前,陈墨、林夏、李素、阿米尔站在他身后,每个人的量子手环都与探测器的导航系统连接。李素的手指轻抚探测器外壳的碳硅纹路,银青色的鳞片在她掌心留下微光:“这是用共生草草甸的硅基汁液(第四百七十九章发现的润滑剂)浇筑的——它的振动频率会永远与和星保持同步。”

“倒计时10秒。”林夏的声音通过九州能量网传遍兼爱城,城市的反重力模块、农业区、草甸同时亮起青金色的光,与探测器的纹路共振。

“9——8——”陈墨的青瓷存储器投射出未被选者的影像:唐代敦煌的老者正将星图竹简放入藏经洞,竹简上的“共生之约”与探测器的信物舱样本重叠。

“7——6——”阿米尔举起《未被选者星图手稿》,手稿中的共生巢坐标与蝶舞解码的三维模型在空气中重合。

“5——4——”李素的《齐民要术》全息书自动翻到“顺地之宜”章,古汉字化作光丝融入探测器的生物舱。

“3——2——”诸葛青阳拔出环首刀,刀身反射的阳光照亮探测器底部的“人”字形喷口:“以蝶为信,以纹为凭——出发!”

“1——发射!”

等离子引擎喷出银青与金黄双色的火焰,轨迹在空中划出与共生蝶翅膀完全一致的碳硅纹路(0.12微米间距的干涉条纹)。探测器缓缓升空,穿过兼爱城的反重力模块,掠过共生草甸的青金色波浪,最终汇入九州能量网的脉络中,向和星飞去。数万只共生蝶从草甸中飞起,在探测器后方组成“兼相爱”的篆字(上一章结尾的景象重现),鳞粉光芒形成光带,仿佛为信使系上金色的绶带。

陈墨的青瓷存储器突然接收到探测器传回的最后一帧画面:和星的硅基森林在远方闪烁,森林上空,半人半蝶的硅基生命正用触须编织巨大的“和”字光网,光网的振动频率显示为——8.7hz,与《大同鼎》的基础频率,与文明胚胎的心跳,与两个文明共同的脉搏,完全同步。

“文明的存续概率,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诸葛青阳收起环首刀,刀鞘上的“兼爱”“和”刻痕在晨光中发亮,“是‘以蝶为信’的勇气,‘以纹为凭’的契约,和‘四海同归’的信念。”

当“和舟”号的光点消失在天际时,兼爱城的共生草甸突然传来整齐的“沙沙”声——草叶的72hz振动与和星的信号、探测器的轨迹、《大同鼎》的嗡鸣,在半人马座的晨光中,交织成一曲跨越星辰的“兼爱”和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