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苍茫天道 > 第426章 出使

第426章 出使(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青龙开皇八年秋,北燕遣使来京,愿与青龙国共修“灵脉通渠”——引北燕的“寒潭灵脉”与青龙的“黄河灵脉”相连,互通灵气,惠及两国边境百姓。朝堂议后,决定派永宁王白羽亲往北燕商谈细节,又择六品“外交副官”随行,陆明羽因会试中举后,在户部历练时善辨利弊、言辞稳妥,恰好被选中。

临行前一日,陆曦特意来王府为他送行,两人在书斋里翻着《北燕风物志》。陆曦指着书页上“北燕礼仪”一栏:“北燕虽与青龙交好,却重礼法,尤其见其国主时,需行‘拱手礼’,左手在外,右手在内,不可错了姿势。还有北燕的饮食,多喜辛辣,你肠胃弱,记得带些‘养胃灵糕’。”

陆明羽笑着接过灵糕,塞进行囊:“表哥放心,我都记在册子上了。王爷昨日还教我,商谈时若涉及灵脉分配,需先提‘百姓福祉’,再议细节——北燕褒太后最看重民生,这话定能打动她。”他说着取出一本青布封面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着北燕的疆域、物产、朝堂官员,还有灵脉通渠的初步方案,都是这几日熬夜整理的。

次日清晨,京郊的“灵舟码头”雾气未散,白羽身着月白锦袍,腰佩“镇岳玉佩”,立于灵舟之上。那灵舟是工部新造的“双帆灵舟”,船身嵌着淡青色灵晶,帆面织着聚灵纹,据说顺风时一日可行八百里。陆明羽背着行囊赶来,见了白羽便拱手行礼:“王爷,副官陆明羽已备好,随时可启程。”

白羽点头,目光扫过他手中的册子:“都记熟了?北燕的灵脉图,还有两国边境的百姓户数,可不能出错。”

“回王爷,都熟了。”陆明羽翻开册子,指尖点着灵脉图,“北燕的寒潭灵脉在其南部,距边境仅五十里,灵气温和,适合灌溉;我朝黄河灵脉在北部边境,距寒潭灵脉约二百里,若修通渠,需挖三丈宽、两丈深的河道,嵌入灵晶引灵,工期约需半年,所需灵晶、人力,我已算好,记在册子后页。”

白羽满意颔首,率先踏上灵舟。陆明羽紧随其后,刚上船便见船内已备好案几,案上摆着《北燕盟约旧稿》《灵脉通渠考》,还有一壶温热的灵茶。灵舟缓缓升起,穿过晨雾,朝着北燕方向飞去。陆明羽站在船头,望着下方渐渐缩小的京城,心中既有紧张,又有期待——这是他第一次出使他国,也是第一次以副官的身份,参与如此重要的外交事务。

三日后,灵舟抵达北燕都城“蓟城”。北燕派了礼部侍郎苏哲前来迎接,苏哲身着深蓝色官袍,见了白羽便躬身行礼:“永宁王一路辛苦,国主已在‘长乐宫’备下宴席,为王爷接风。”

白羽拱手还礼,语气温和:“有劳苏侍郎。本王此次前来,只为灵脉通渠之事,盼能与北燕携手,让两国百姓都能受益。”

陆明羽紧随其后,目光留意着苏哲的神色,见他听到“百姓受益”四字时,眼中闪过赞许,便悄悄在册子上记了一笔——北燕官员果然重民生,后续商谈可多以此为切入点。

长乐宫的宴席布置得简洁却不失庄重,北燕国主慕容珩端坐主位,两侧坐着文武官员,褒太后则坐在国主身侧,身着素色锦袍,虽不施粉黛,却透着一股沉稳气度。陆明羽随白羽入殿,依着北燕礼仪行拱手礼,目光不敢乱扫,只留意着殿内的细节——殿内的灯盏是“寒玉灯”,散发着微凉的光芒,与青龙国的灵晶灯不同,想来是北燕盛产寒玉之故。

宴席间,慕容珩率先开口:“永宁王远道而来,本王深感荣幸。灵脉通渠之事,北燕百姓早已期盼,只是不知青龙国在灵晶、人力分配上,有何提议?”

白羽放下酒杯,笑道:“本王以为,灵晶按两国受益户数分配——青龙北境受益百姓约十万户,北燕南境约八万,灵晶便按五比四分配,由两国工部共同监工,确保通渠质量。至于人力,就近征召边境百姓,工钱按两国最高标准发放,完工后还可减免半年赋税,不知国主意下如何?”

慕容珩闻言,看向身侧的褒太后,眼中带着询问。褒太后缓缓开口,声音温和却有力:“永宁王的提议,兼顾两国,甚是公允。只是寒潭灵脉灵气虽盛,却偏寒凉,若直接引入青龙灵脉,恐会影响青龙北境的灵田。此事,不知青龙国可有应对之策?”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陆明羽心中一紧——他昨日整理资料时,恰好看到过《灵脉调和记》,里面记载过“寒暖灵脉调和之法”。见白羽略作思索,陆明羽上前一步,拱手道:“回太后,臣有一策。可在通渠中间修建‘调和阵’,阵内嵌入‘暖玉晶’,中和寒潭灵脉的寒凉之气,再引入青龙灵脉。臣已算过,修建调和阵需下品暖玉晶五百颗,工期十日,不会延误通渠整体进度。”

褒太后眼中闪过惊讶,随即笑道:“这位副官倒是有心,竟连调和之法都想到了。不知你可有具体图纸?”

陆明羽连忙取出册子,翻开其中一页,递了过去:“回太后,臣已将调和阵的图纸画在此处,阵眼位置、暖玉晶摆放数量,都标注清楚了。还可请两国修士共同查验,确保阵法可行。”

慕容珩接过册子,仔细看了一遍,又递给身边的工部尚书。工部尚书看后,拱手道:“回陛下,此阵法设计合理,暖玉晶用量也恰当,可行。”

慕容珩闻言,哈哈大笑:“好!有如此周全的谋划,灵脉通渠之事,何愁不成?今日宴席过后,便让两国官员对接细节,早日开工,不负两国百姓期盼。”

宴席散去后,白羽回到驿馆,对陆明羽赞道:“今日你做得好,那调和阵的提议,恰好解了北燕的顾虑。看来你在户部历练时,没白费功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