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曹操退军(2 / 2)
他深知木华黎的厉害,此刻的退却,绝不意味着放弃。
“传令各部,不可松懈,警惕敌军夜袭或分兵迂回。”
“炮兵阵地轮换休整,检查法器损耗,补充灵铳。”
他沉声吩咐着副将。
正如戚继光所料,木华黎并未死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尝试了各种战术。
分兵多路,同时佯攻不同关隘,试图找出防线的薄弱点;
派出小股精锐,夜间潜行,试图破坏大炮或进行渗透;
甚至驱使俘虏的部落民众在前,试图冲击城墙,扰乱明军心神。
然而,在戚继光滴水不漏的防御体系面前,这些努力都收效甚微。
九边防线如同一只浑身布满尖刺的巨龟,让蒙古铁骑这头苍狼无处下口,反而被扎得满嘴是血。
几次三番后,木华黎不得不承认,正面强攻九边,代价远超他的想象,也超出了蒙古此次出兵所能承受的极限。
他麾下的勇士擅长的是野战奔袭,而非啃这种武装到牙齿的硬骨头。
“传令下去,后撤五十里扎营。”
木华黎最终做出了与曹操类似的决定,他遥望着南方大明疆域的方向,目光阴沉。
“多派游骑哨探,监视明军动向。”
“同时,将此地情况,详细禀报大汗。”
他无法取得突破性的战果,只能凭借大军驻扎在边境之外,持续给予大明北方压力,希望能牵制住戚继光和他麾下的边军精锐,使其无法南下支援其他战场。
至此,大明北境,在戚继光的坐镇下,暂时稳住了阵脚。
……
与此同时,大明东北方向,金州地界。
岳飞的帅帐之内,气氛却带着一丝不同寻常的凝重。
地图上,代表清军的多尔衮部动向,依旧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岳飞身姿挺拔如松,目光锐利如鹰,扫过沙盘上敌我双方的态势。
他的对面,曾子城等清军将领,虽然用兵谨慎,步步为营,给岳家军造成了一些麻烦,但并未展现出什么大的威胁。
这与清国摄政王多尔衮亲征所应有的声势,似乎并不匹配。
“多尔衮……八旗劲旅……”
岳飞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沙盘边缘敲击着,发出笃笃的轻响。
“他若真意在金州,应与曾子城部合兵一处才对。”
“可如今,曾子城部虽顽强,却并无与主力汇合、寻求决战的迹象。”
幕僚在一旁低声道:
“岳帅,是否多尔衮惧我岳家军威名,不敢正面交锋,故以此部牵制,另有图谋?”
岳飞缓缓摇头,目光离开了金州,向南移动,越过那片象征宋国疆域的、如今已是一片混乱的区域。
“多尔衮,非怯战之人。此人用兵,最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看来,圣上当初的猜测是对的了。”
“想来,多尔衮应该是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