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吉星高照(1 / 2)
陛下下旨厚葬肃国公,又追赠了英王的爵位,京中百姓津津乐道。然而这何尝不是打了崔题的脸?
崔题不惜顶着酷吏骂名,违背圣意,穷追猛打,为无数枉死的女子追查鬼樊楼案真相,到头来那罪首非但未受严惩,反而获封了追赠爵位,也是万般讽刺了。
可在民众已经深受迷惑,盲目落井下石的舆论声浪面前,即便有那么几个有识之士,看清了真相,也不敢为崔题发声。
崔题的名誉,恍若重现五年前人人喊打的光景。
林府除却死了肃国公,几乎全身而退,便连罚铜,或者收缴家产抚恤冤灵的惩罚,也安然逃过。
安葬肃国公之后,没几日,林氏满门便收拾家底,浩浩荡荡搬离京城。
据说那几日从林府而出的牛驾马车、辎车扈从,延绵不绝,铺就十里长街。去往洛阳的路上,沿途的农户百姓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拄着锄头观望这罕见的排场。
果然是京城一等一兴盛三十年的贵戚豪门,这丰厚的家底,恐怕能抵上半个内帑!
可是,即便如此也没人敢议论半分。
随着鬼樊楼案落下帷幕,林氏搬离京城迁居洛阳,潘令宁这几日纸坊筹办竟也十分得力,恍若苦尽甘来一扫霉运,诸事皆顺。
落雁纸在京城重现辉煌,需要有上等的纸竹林地长期供应,她谈了几家呈贡商,皆因为与京中的老牌纸坊合作多年,不肯与她合作,就在她愁眉苦脸时,林氏走后,其中一家稍显迟疑的呈贡商,居然一口答应了,价格也未抬高,同意按照双方的诚意价签订契约。
与此同时,她托几位老博士苦寻工坊百般尝试,制造的与落雁纸纹理一致的竹帘器具,也有了眉目。
潘令宁深感拨云见月,便连跟随她外出的阿香也贺喜道:“东家旗开得胜,今日一连解决了两桩要紧之事,次月纸坊有望开办起来了!”
徐焕肚身越发地沉了,约莫月底生产,已不适合随她外出,便派遣了甜水苑中年岁比较小,手脚比较机灵的姐妹韩香跟随潘令宁办差。
韩香十四岁,古灵精怪:“我还未见过纸坊如何产纸,皆是必要做裁纸的头一个!”
潘令宁纵容地笑笑:“好,你可别嫌裁刀太笨重!不过,纸坊若想开张……行首那头,我还得去拜拜。”
在京城新开铺子,必要经过行会的同意,否则轻易遭受同行的排挤,很容易让她这个外乡人处处碰壁。
行会,徐焕去了两次,她回来后和徐焕又去了一次,徐焕比她更长袖善舞,然而那边还是没松口,潘令宁眼下唯一忧愁的,便是此事了。
“东家放心,冲着您眼前的好运势头,必定都能迎刃而解。阿香觉得东家是吉星高照之人,您未回京城之前,徐焕姐姐谈的转让的纸坊铺子,也是迟迟谈不下,您一回来,那边便转让了,今日您亲自见了纸竹呈贡商,那厢也答应了,因而还有什么困难,不能迎刃而解呢?”
“是么?”
潘令宁听闻此话,也觉得过于顺利些,便连她自己都察觉,幕后是不是有什么神秘手腕,帮她推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