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乖巧的她(1 / 2)
二公主和佳和县主不喜欢齐德凯、齐德璇,怎奈如今皇上意思明显。
“母妃,我不要嫁给齐家公子。”
“姑姑,我不想嫁给齐家公子。”
二公主和佳和县主在和贤妃诉苦。
“此事已成定局,莫要胡说,”贤妃开口,“收起你们不该有的心思,注意自己的身份。”
“那大皇姐要嫁给谁?”二公主问,“父皇要把她嫁给谁?凭什么她不嫁给齐家的?”
“福姬,慎言。”贤妃开口,“婚姻之事,父母之命,你不要让你父皇失望。”
“既然婚姻是父母之命,那为何不给佳和姐姐赐婚,让她嫁给顺一哥哥?”二公主问。
“福姬,”贤妃开口解释,“顺一小时候被你父皇收养在身边,被你父皇宠坏了,他不愿意的事情,你父皇从来不强求,你又不是不知道。齐家小子有何不好,将来留在京城做官,你还能时时回宫见见母妃,不好吗?”
二公主和佳和县主哭了,心有诸多不甘。
皇后坤宁宫内。
四位皇妃给皇后请安。
大家都在夸齐德凯、齐德璇,感觉把公主和佳和县主嫁给他们,是不错的主意。
贵妃一直想开口,最终还是忍住了。
皇后笑了。“本宫也不知道皇上是怎么打算月茗的婚事,还是在等等皇上开口吧。”
大家更好奇了。
贵妃仔细回想这些天皇上说过的每句话。
徐长卿。。。???
白薇的哥哥,难道。。。?
贵妃当天就派人给哥哥去信,查一下徐长卿。兵部右侍郎齐尘玉回复:不能惹白姑娘,不能惹徐长卿。徐长卿是王家老阁老的孙女婿。背后是皇后和东厂、韩将军。
贵妃迷糊了,难道皇上要和皇后娘家抢女婿?
明日就是扶风、玄英、炫络他们大婚的日期,白大夫好激动,想今天就出宫回到东厂去。可是井浩。。。不开口,白大夫不能出宫。
“夫人,您来尝尝,这个排骨汤好不好喝?”白大夫递给井夫人汤,然后又递给井浩一碗。
“没有想到你厨艺不错,”井夫人尝了口,“你可真是多才多艺。”
“长卿比我厨艺好,他会的比我多。”白大夫说。
井浩尝了尝,味道不错。白薇这两天是怎么了,无故献殷勤,必有所求。
“夫人,明天您会去参加扶风他们婚礼吧?”白大夫问。
“嗯,会的。他们几个为爷出生入死,我该去的。早就准备好贺礼了。”夫人说。
“夫人想不想东厂,要不今天就回去吧。”白大夫期待夫人的回答。
夫人笑了。“你想要早日出宫,不是我能帮你的,爷同意才行。”
“本座早说了,只能明日下午才能出宫。”井浩回答。
白大夫顿时就泄气了。
“静雅她哥,想必今日到京城,我和长卿该与他叙叙旧。”白大夫说。
井夫人笑着,井浩毫无表情。
“不知道东厂有钱了,有没有乱花钱,我实在是不放心。”
“怎么着,我得提前和长卿说说话,万一他明日甩脸子。”
“我只是感觉东厂好亲切,想回去多看几眼。”
井夫人忍不住打断问:“所以你到底是想着和静雅她哥叙旧?还是想回东厂了?”
“都有。”白大夫认真的回答。
“我看啊,你是想见顺子公公了,是不是。”井夫人笑着说。
“嗯,顺便见见他。”白大夫有些不好意思的回应。
“爱莫能助,你还是想想法子才行。”井夫人使了个眼色,示意白大夫讨好井浩。
白大夫看看井浩,还是那副冷酷表情。
“夫人,你知道吗?”白大夫想了想开口,“宋朝时期白娘子的故事,其实这里面有一些小猫腻的。”
“话说这白娘子修炼千年,待修得正果之际,忽然想起千年前救自己的小孩童,不知道他有没有投胎转世到一世,于是掐指一算,才知道他已经成人,就在杭州。”
“一时兴起,于是白娘子就去了杭州,找到许仙,才发觉他长得眉清目秀,人温文尔雅,心地善良,于是萌生爱意。”
“碍于人妖身份差别,不得与许仙厮守终生,于是她给自己找了个理由:欲要成仙,必要了却情缘。”
“然后就有了白娘子与许仙后来的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井夫人开口:“这还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说法。”
“几年前的《吴大师兄和小师妹玉娘》的话本,夫人看过吗?”白大夫问。
井夫人摇摇头。
“青城山下有捉妖道士,收了几个孤儿做徒弟,大弟子姓吴,四弟子是个女娃娃,叫玉娘。”
“话说玉娘越长越漂亮,已经年至十四,几个师兄都爱她。”
“可玉娘只与大师兄相爱。他们打算找合适的机会找师父言明一切,求师父做主支持婚事。”
“不巧镇子上多有女子失踪,尸骨无存。道士发现有妖气,便带着几个徒儿下山收妖。”
“师徒几人找家客栈住下,当晚就发生了命案。”
“有个稳婆半夜给人接生,好不容易那妇人生了孩子,稳婆收拾妥当独自回家。正巧不远处有巡逻的卫士。当卫士听到声音找来时,那稳婆已经死去,失去了心脏,流了满地的血。”
“这时人们猜测那些失踪的女子都已经遇难,被人掏去了心脏,藏尸起来,不让人发现端倪。”
“且看那伤口,不像是利刃所为,倒像是被动物利爪所伤。众人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这怕是怪物所为。”
“捉妖道士次日便领着徒弟进行追查,一路追到城外的树林。”
“于是师徒几人埋伏在这里,夜晚树林中雾气重重,妖气弥漫。”
“待那妖气溢出时,道士扔出法器,只听到哀嚎一声,不见任何人。”
“道士掐指一算,快速追进树林,几个徒弟赶忙跟进树林。在雾气中,几个徒弟相互依偎,不敢走散。只听到接连的打斗声,几个徒弟却是找不到打斗的人。”
“等天微微亮时,道士出现,他受了严重的伤。”
“道士说他杀死了那妖怪,是一只三四百年的狐狸。”
“几人点火烧了那狐狸尸体。”
“等回到道观后,道士有些变了。”
“他感慨自己年过半百,未曾娶妻生子,年轻时不觉得啥,可如今想要留下一儿半女,继承自己的衣钵,还要几个徒儿好好辅佐自己的后代。”
“几个徒儿被师父一番说辞震惊到了,但是细细想想,又有些能理解。”
“于是几个徒儿想要给师父物色师娘,可是师父看不上普通女子,他要娶最小的徒弟玉娘。”
“徒儿们又被震惊到了,他们是孤儿,师父对他们有养育之恩,他们不好说三道四,大师兄和玉娘只能默默接受现实,忍痛分手。”
“新婚夜,大师兄伤心,喝醉了酒。”
“师父和玉娘进入洞房,玉娘喝了合衾酒就陷入昏迷。”
“次日等大家醒来,前来请师父用膳,才发现死亡的玉娘,她被掏走了心脏。而师父不见了身影。”
“直到几日后把玉娘下葬,师父都没有回来。大家猜测那狐妖的人来复仇,而师父追杀出去,生死未知。”
白大夫讲到这里,问:“督主,你可知这结局是如何?”
井夫人听的入迷,被这故事惹的有些悲伤情绪。
井浩动动嘴角,一副无聊表情。“他们师父早已死于当初捉妖之时,后面的师父是狐妖幻化的,等养好伤,在吃了小师妹心脏,就可以恢复功力了。”
井夫人有些不可置信,又有些恍然大悟,然后一脸崇拜的看着井浩:“爷,真是太聪明了,不愧是东厂的主子,什么都知道。”
“督主好厉害,你都没有看过这话本子,什么都逃不过你的法眼。”白大夫恭维着。
井夫人、井浩、曹公公都很惊讶,这白大夫是性子变了?还是真看着井浩顺眼了?她居然在对井浩拍马屁。
“那最后呢?这就是最终的结局吗?”井夫人问。
“很多年后,有一个道士老头终于斩杀一只狐妖,他痛哭自责,怪自己当年太傻太笨,人妖不分,葬送了师妹性命。再后来他和当年他师父一样,收养了几个孤儿,传授他们捉妖本事。而他自己终身未娶,死后葬在玉娘坟墓旁边。”白大夫回应道。
“爷曾经爱听说书解闷,”井夫人说,“你会不会说上几段?”
白大夫赶快看上井浩,毕恭毕敬的问:“督主,您想听什么?只要白微会的,都愿意给您说上几段。”
井浩抬抬眼皮。这江湖骗子、泼皮无赖。。。终于又要讨好本座了。
怎么不抱本座大腿了?
“讲个有趣的。”井浩终于开口了。
“话说当年京城出了一位相貌绝伦、风流倜傥、办案能力超群的锦衣卫指挥使,”
“只要他一出现,京城的小姑娘们全部蜂拥而至,把他围的水泄不通,更有甚者抛出香囊,那场面犹如状元游街。”
“当年天津城有一县老爷死在青楼,此事被人们茶余饭后调侃一番。没有想到竟被这位锦衣卫指挥使揪出一连串的贪污腐败官员。”
说到这里,大家都明白了,白大夫这说的是井浩啊。
曹公公不明白,自己天天跟着井浩。井浩和白大夫。。。难道他俩之间发生了我不知道的事情?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督主,您说当年这位指挥使是如何发现端倪?他怎么这般火眼金睛呢。”白大夫问。
井浩一脸淡然,自己当年经常流连于青楼,对于青楼的一切花销费用都了如指掌。
“一个县老爷哪来的银子天天睡头牌,此等小事一查便知。”井浩开口回复。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当时无人关注此事,只有这位锦衣卫指挥使关注到了此事,还背地里彻查到底,揪出很多贪污官员。白大夫很崇拜的说,“这可真是一位为国为民办事的能人,有着一颗赤诚之心,真是让人敬佩。”
“夫人,您知道当时查出多少贪污的银两吗?”白大夫问。
井夫人摇摇头,开口说:“据说是有一百万两银子,具体不得而知。”
“等都察院最终查清是三百万两银子。”白大夫说,“人们都记住了都察院的功劳,没有人注意到背后的功臣。咱这位锦衣卫指挥使真是做事低调、长相高调。”
哈哈。。。井夫人笑了。白大夫不是和爷互看不顺眼吗?她今日居然夸爷“做事低调、长相高调”。
井浩笑了。能被白大夫夸赞真是不容易。
“夫人,您知道吗?当年我和长卿可是有幸和督主一起参加过偷袭。”白大夫说。
“是真的?你们好几年前就认识了?”井夫人有些不可思议。好几年前,白大夫和长卿都是孩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