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纨绔六皇子,从八岁开始布局天下 > 第598章 风动九州,火藏心印

第598章 风动九州,火藏心印(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风起未央,云覆九州。

御街上青瓦积雪方融,冰水顺着石缝流淌,折出浅浅的光。

春雷一声,从南至北。

这一声雷,震碎了宫墙上的最后一层尘。

新律既立,旧制崩塌,京城三省六部之印皆重铸于“火契法署”之下。

从此,法署统御百官,御史得纠帝令,凡政务须经律审——

朝廷再无绝对之言,连圣旨,也需印证。

群臣畏惧,百姓称颂。

可宁凡自此少出朝堂。

他似在放手,又似在等什么。

——

三月春寒,风中微雨。

御书房的窗棂被雨打得滴滴作响。

宁凡披着薄绒披风,坐在榻前,手中翻看《火契录》。

那书已旧,边角被频翻成卷。

书页上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有的是自己的字,有的是沈彦的,有的甚至出自民间律士之手。

每一笔,都像是在与他争辩。

“法可平天下,但不可夺天命。”

“若天下有命,又岂止君之所授?”

他静静读着,唇角微抿。

忽而,烛火跳动,风自窗隙掠入,吹乱纸页。

宁凡抬手轻按,指尖触到那枚火印。

那一刻,他的心底泛起一阵极轻的颤动——

如同火燃到极致,化为光。

——

“陛下。”

沈彦步入,低声道:“北疆奏报:律碑已立,三日来民众聚祭,皆以火米为供。旧族多跪碑前,自请改籍。”

宁凡笑了笑,声音极轻:“他们终于明白,血统之外,还有律。”

沈彦目色一沉:“然则朝中旧派仍有怨言,尤以三省之余官最甚。”

宁凡抬头,眼底的笑意淡去:“怨便怨吧。朕早知,火不燃骨,不净世。”

他站起身,踱至窗前。

天色已暮,远处的紫阙在细雨中朦胧如梦。

“沈卿,”宁凡低声道,“若有一日,朕不在朝上,你可记此律。”

沈彦怔住,猛然抬头:“陛下此言——”

“天下已自立法,岂必立君?”

宁凡的声音低得几乎被雨声掩去。

——

翌日,朝会。

群臣入殿,却见御座空悬,帷帐半卷。

内侍宣诏:

“自今以往,天子暂退御政,以火契为法,以审议院、法署为枢,凡国政悉听民议,岁终由审律定策,朕仅存祭天之职,不复理朝。”

殿中哗然。

赵衡当场失声:“此岂前代所闻!”

沈彦上前一拜:“陛下以天下归法,正合火契之义。”

有人哭,有人笑。

但更多的人沉默。

他们忽然发现,所谓“退位”,并非削弱,而是完成。

——

当夜,禁城封。

宁凡独行于乾光殿外。

天光黯淡,宫灯微红。

他缓缓走过那条熟悉的青石路。每一步,都有往日的回声。

曾经,他在这里诛权臣、立律印、封火契;

如今,他只带着一卷法书,缓缓行去。

“陛下——”苏若雪追出殿门。

她衣袂湿透,发鬓缠雨,跪在石阶前。

“臣妾愿伴圣上同修典,勿弃朝纲。”

宁凡停下,轻声道:“若朝纲须我而立,那此律,又有何义?”

苏若雪泪落:“可若无君心,何来国心?”

宁凡回首,神情极静。

“火已藏于心,不必再燃于手。”

他抬手,为她拂去一缕雨发。

那一刻,他的指尖温度极低,却似仍有火光隐隐。

——

三日后,京郊。

法署第一届“民议大会”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