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现在还不行。”(2 / 2)
杜笙若有所思地注视着繁忙的货船作业。
占米递来一份合作文件,说道:
\"对方有批货要运往珠三角交接,给出的运费比市场价高出近一半。\"
\"该不会是 ** 或毒品吧?\"
杜笙扫了眼报价——90万。
这确实很不寻常,而且订单量不小,还附带每月持续合作的意向。
占米解释道:
\"我暗中打探过,就是些普通机械设备,不涉及违法。\"
海运生意通常很简单,只需具备船只、集装箱、码头卸货点以及固定客户就能开展。
从香江到珠三角的航线,单次运输利润最多几万元。杜笙原本没打算拓展更远的航线,毕竟这只是副业,主业还是贸易买卖。
目前他手上有六艘货轮,每天往返两趟,总收益也不到五十万。这次对方开出近双倍高价,他总觉得事情没这么简单。
\"还有其他隐情吧?\"
\"他们原本找义帮承运,但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返程时出了状况,只能另寻合作伙伴。\"
义帮是义群衰落后分裂出来的帮派,核心成员早已不是跛豪的旧部。
十多年前跛豪入狱后,义群骨干四散逃离,势力大损,这才有了义帮的崛起,如今算是二线社团。
\"装卸点在西哈努克港?\"
虽然距离不远,杜笙却敏锐察觉其中蹊跷,眯眼问道:
\"为什么不找四大船运公司?那样不是更可靠?\"
占米环顾四周,压低声音指向东方:
\"我怀疑是官方的采购代表,运输的物资与海湾冲突有关。四大船运都有外资背景,选择我们可能是为了低调行事,避免节外生枝。\"
海湾冲突?
杜笙略显讶异,随即了然。
如果历史轨迹未变,战争虽在明年才全面爆发,但眼下已是剑拔弩张之势。
特别是自灯塔国驻军波斯湾后,某些国家早已蠢蠢欲动。
东方大国虽不直接介入,但趁机做些边缘贸易也属正常。比如从苏联转手给 ** 的机械设备、科研仪器等,都是正当生意。
至于要找中间商转运,多半是为了规避政治风险。
杜笙沉吟片刻:\"先去见见客户。\"
占米指向不远处的茶楼:\"他们就在那边等候。\"
这家茶楼并不起眼,两层楼的中式装潢,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
占米领着杜笙上了二楼包厢,一眼便看到了正主。
角落处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斯斯文文的模样,见两人进门,他微笑着点了点头。
而主座上,则是一位身着中山装的老者。
杜笙目光敏锐,瞬间捕捉到老者衣襟内一闪而过的红底物件。
‘占米果然没说错,这次的合作对象来头不小。’
不过杜笙经历过大场面,镇定自若地走上前去。
“叫我许老就好,这位是潘先生,负责和你们对接。”
许老笑容和蔼,起身打量了杜笙两眼。
“年纪轻轻就当上洪兴堂主,果然是后生可畏。”
他们选择杜笙,正是看中他背后四大社团的背景,能省去不少麻烦。
“许老过奖了,混口饭吃罢了,不值一提。”
杜笙听出对方话里有话,既是在展示对他的了解,也带着一丝试探之意。
毕竟东方世家大族中,能在海外贸易立足的潘姓家族屈指可数,对方的身份不言而喻。
“你对最近港岛热议的茴归问题怎么看?”
一直沉默的潘先生突然开口。
随着期限临近,港岛人心惶惶,尤其是权贵阶层,移民潮愈演愈烈,局势暗流涌动。
“没有国,何来家?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
杜笙并无攀附之意,但也不屑于遮掩自己的立场。
这番话连占米都有些意外,毕竟眼下主流舆论仍偏向英皇征府,更不用说在场两位人物了。
潘先生略显惊讶地看了杜笙一眼,便不再多言。
许老笑了笑,继续洽谈合作事项。
正如占米所料,义群的货船在柬埔国港口出了问题,一时难以找到替代方案。
货物内容对方只说是机器,杜笙心里已有猜测,但并未追问,等交接时自然清楚。
不同的是,不仅义群被针对,这批货似乎也被某些势力盯上,后续难免会有较量。
杜笙早就料到不会一帆风顺。
这么大的利益,不可能没人觊觎,连四大船王都按兵不动,足见背后暗潮汹涌。
这种层面的博弈,杜笙目前还插不上手,也没兴趣参与。
但对方既然主动找上门,又涉及粤府潘家,他不得不慎重考虑。
如果一言不合与对方闹掰,可能连国内的生意都会受到影响。
当然,如果能达成合作,好处也不少。
要是能长期合作下去,收获的不仅是一点小利,更能建立起强大的人脉网络。
占米见杜笙还在犹豫,低声说道:
“我觉得答应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