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辨心井的传说(2 / 2)
“是笑脸!我看见我自个儿的笑脸了!”佘大爷激动地回头喊道。
村民们半信半疑。这时,村里出了名的“铁公鸡”佘老三,心里嘀咕着:“装神弄鬼,我看就是水里有脏东西。”他为人自私,平日里占小便宜是家常便饭。他挤开人群,不信邪地也把头探了过去。
“妈呀!”他比刚才那后生叫得还惨,一屁股坐在地上,裤裆都湿了。他看到的黑影比刚才的更浓,仿佛一只从地狱里伸出的手,要拖他下水。
这下,没人再怀疑了。这口井,真的能辨人心!
从那以后,辨心井的名声不胫而走。它成了相公坳的一道奇景,也成了一面悬在每个人心头的镜子。
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的人,来井边打水,俯身看去,总能看到井底自己的笑脸,那笑容清澈明朗,喝下的水也似乎格外甘甜,能解乏去病。村里有个叫佘嫂的妇人,心地善良,谁家有困难她都帮。她每次来打水,都能看见自己的笑脸,她总说:“看着这笑脸,心里就亮堂,啥烦心事都没了。”
而那些心里藏着鬼、干了坏事的人,却再也不敢靠近这口井。村里有个叫二流子的年轻人,手脚不干净,总惦记着别人的东西。有一次,他趁邻居下地,偷了人家挂在屋檐的腊肉。晚上口渴,他壮着胆子来打水,往井里一瞧,差点把魂吓飞。水面上的黑影张牙舞爪,仿佛在怒斥他的罪行。他吓得扔下水桶,连夜把腊肉偷偷还了回去。从那以后,他再也不敢偷东西了。
久而久之,辨心井不仅成了村民的饮水之源,更成了评判是非的无声法官。邻里之间有了纠纷,不用去村长家,就约到井边。谁要是理亏,心里有鬼,他连看井的勇气都没有。而占理的一方,俯身便能看见自己的笑脸,气自然就消了一半。孩子们从小就被教育:“做人要堂堂正正,不然辨心井都不让你喝水!”
当然,也有人不信邪。几十年后,从城里来了个知青,戴着眼镜,满脑子都是科学知识。他听说了辨心井的传说,哈哈大笑,说这是典型的“心理暗示”,是封建迷信。
为了证明自己,他特意在井边做了个实验。他先找了个村里公认的好人,让他去看,果然是笑脸。然后,他找了个刚跟人吵过架、心里憋着火的汉子,那汉子一看,水里果然是一团黑气。
“你看,心情好坏罢了!”知青得意洋洋地说。
为了彻底戳穿这个“谎言”,他决定亲自上阵。他心想:“我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根本不信这个,我心里没有‘恶意’,肯定能看到笑脸。”
他走到井边,带着一种“我倒要看看你能把我怎样”的挑战心态,猛地把头探了出去。
下一秒,一声凄厉的惨叫划破了村庄的宁静。知青连滚带爬地退回来,眼镜都摔掉了,脸白得像纸,浑身抖得像筛糠。他语无伦次地喊着:“不……不是心理作用!那黑影……那黑影是活的!它……它在冲我笑,是那种恶毒的笑!”
从那以后,那个知青再也不提“科学”了,每次路过井口都绕着走。
时光流转,如今相公坳的日子越过越好,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但那口辨心井,依然被完好地保存着。井水依旧清冽,依旧在无声地诉说着它的故事。
村里的老人时常会带着孙辈来到井边,指着那幽深的井水说:“娃啊,记住,这口井能辨人心。其实,它辨的不是什么神佛鬼怪,辨的是你自个儿的心。你心里是善的,是干净的,看啥都是亮的;你心里要是装着坏水,藏着鬼,那再清的水,照出来的也是一团黑。做人啊,就得像这井水一样,清清白白,一辈子才能心安理得。”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着头,清澈的眼眸里,映着井口那片小小的、湛蓝的天空。而那口古老的辨心井,就静静地守在那里,看着一代又一代的相公坳人,在它的注视下,学着如何做一个堂堂正正、心底有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