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清]四爷,养生了解一下 > 第75章 (1)

第75章 (1)(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宋格格也有些激动,一直拧着帕子。

钮钴禄格格就有点局促不安,上车后一直动来动去,坐立不安的样子。

耿奕感觉就她表现得太淡定了一点,赶紧搂着弘昼,然后闭上眼一副“昨晚也没睡好今儿有点瞌睡”的样子。

车里没人说话,只能听见马蹄落地的声音,嘚嘚哒哒的,还真的让她听得有点昏昏欲睡。

好在耿奕睡过去之前,马车总算到了宫门,有苏培盛带路,御林军侍卫没有查问直接放行。

等下了马车,苏培盛小声给众人禀报,毕竟她们在宫外几乎算是两眼一抹黑,没能得到任何消息的。

而今天一早,四阿哥已经奉皇帝遗诏在太和殿登基。

耿奕想着这位爷办事果真一丝不茍,守灵七天就七天,一天都不能少,亲自守灵结束之后才登基为皇。

新朝第一次早朝确定先帝的庙号和谥号,并葬于景陵。

大阿哥主动请缨要为皇帝扶棺去景陵,四爷欣然应允,让他准备一下,当天出发。

扶棺多少人,都派谁跟着大阿哥,都细细确定了,新皇才宣布后宫分封。

圣旨也送到了过来,苏培盛展开,众人就跪下听旨。

四福晋被封为皇后,赐住坤宁宫。

耿奕被封为裕贵妃,赐住永寿宫。

钮钴禄格格被封为熹妃,赐住景仁宫。

李侧福晋被封为齐妃,赐住翊坤宫。

宋格格则被封为懋嫔,赐住承干宫。

她们接旨后,就被宫女领着去各自的寝宫去了。

耿奕抱着弘昼,很快到了永寿宫。

永寿宫是个两进的院子,前面正殿五间,各有配殿三间,比她想象中要宽敞那么一点。

后边还有个不大的院亭,饭后遛个弯还是可以的。

她略略参观完以后要住的宫殿,心里颇为满意。

耿奕挑了一个房间,隔着不远就是弘昼住的地方。

另外她还让胡嬷嬷收拾出一个书房来,指挥宫女把各类书放在书架上。

如穗再把耿奕常用的笔墨纸砚摆上,添上古色古香的摆件,就很有那么几分古韵味道。

还收拾出一个空房间,专门放弘昼的玩具,还有模型等等,也是给他玩耍的地方。

地上铺了厚厚的毯子,弘昼可以坐在地上,摔跤也不怕磕着碰着了。

也没有多少家具在里头,更不必担心他会绊倒磕到。

耿奕还打算让人做了个架子靠墙放,能够在墙面固定好,哪怕孩子调皮推了推,这架子都不会掉下来。

架子也不必做得太高,每一格能放一个模型。

模型也必须固定在架子上,哪怕架子晃了晃,模型也是不会掉下来砸到人的。

因为架子做得不高,只比弘昼高一点点,他要伸手摸摸模型还是很方便。

回头等他长大点,旁边再做高一点的架子就行。

耿奕一点点计划,弘昼在旁边时不时跟着点头似乎在赞同。

她看着就好笑道:“你能听明白吗?还是知道这都是给你做的?”

弘昼只仰头笑道:“额娘。”

耿奕搂着他心都要化了:“好,就是给你做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做好。”

胡嬷嬷就答道:“只要跟内务府说一声,那边有匠人在,很快就能做好。”

“很快做好什么?”穿着一身明黄的新皇依旧无声不息就进了来,没让人通报,听见胡嬷嬷的话就问了一句,他又皱眉道:“可是伺候的人不精心没布置好,让殿内缺了什么?”

周围伺候的人吓得连忙跪下了,生怕皇上发怒而被责罚。

耿奕连忙带着弘昼行礼,解释道:“皇上误会了,我想着在这边给弘昼做个架子,能固定在墙上,就不容易推倒了。”

四阿哥点点头道:“内务府如今十二弟管着,你只管派人跟他说一声就好。”

耿奕点头应下,又奇怪四阿哥怎么忽然过来她这里了。

四阿哥似乎看出她的疑惑,指着前面道:“永寿宫出去有个永寿门,前边就是养心殿。”

因为离着近,所以他才第一个过来耿奕这边。

耿奕还恍惚了一下,才突然问道:“皇上不住在乾清宫了?”

这位爷理所当然颔首道:“乾清宫毕竟是皇阿玛曾经住着的地方,朕不打算住过去,维持原样。另外内阁在太和门太远了一点,朕打算挪到隆宗门这边来。”

闻言,耿奕心里顿时无语。

所以说内阁太远了,在太和门那边,紧着太和殿,又不能放在乾清宫门口,但是能放在养心殿前面的隆宗门,就方便得多了。

于是四阿哥直接就搬到养心殿,更方便工作了是吧!

不愧是工作狂,连住的地方讲究起来,也是为了方便工作而已。

耿奕只能道:“皇上之前守灵七日,又要处置国事,还得保重身体才是。”

她仔细看着四阿哥的脸色尚可,却还是比之前要差一些。

毕竟人的身体又不是铁打的,守灵一整夜不能睡,白天还要处理折子,这位工作狂估计一天都睡不了两个时辰,哪里能熬得住呢!

四阿哥喝了一杯参茶,算是提提神,听着耿奕说了怎么布置弘昼玩耍的房间,除了架子之外也没别的东西,实在单调了一点。

他就让苏培盛送来笔墨纸砚,勾勒了几笔,把屋内的摆设画了出来。

架子只有一两个哪里够,而且也不整齐,该来也一整面墙的架子才行,那就看着舒服多了。

这架子也不是随意用木头搭起来就行,得用上好的梨花木,柜门上不能空荡荡的,就画了几笔长寿花,回头让人雕刻上。

四阿哥仿佛画上瘾了,又画了几个矮柜子,给弘昼用来放玩具。

模型能摆出来,玩具就不能到处扔,得有柜子收着才干净整齐。

耿奕看了一眼,这柜子样式统一,材质统一,花纹也统一,实在够工整对称的了,不过看着确实赏心悦目。

四阿哥画完后看了看,颇为满意:“贵妃觉得怎么样?”

耿奕还能怎么说,自然说好:“弘昼回头看见这些漂亮的家具,必定会十分高兴的。”

四阿哥满意地点点头,感觉浑身都松快了一点。

这几天得时时刻刻绷着,刚才画了一会家具,他就当是放松了。

四阿哥起身离开,耿奕送他到门口,看着这位爷溜溜达达到后头的翊坤宫,就跟出门散步的大爷一样,就差手里提着个鸟笼子了。

他画的家具送过去,内务府那边十天后就送了来。

工匠们想必连夜赶制,木料都磨得极为光滑没一点毛刺,雕刻的花纹也跟四阿哥画得一模一样。

一起送来的还有贵妃的朝袍、朝冠、朝褂和朝珠,冬日还有貂缘,另外还有吉服和平日穿的宫装。

一排宫女每人托着各种衣物,耿奕看得是眼花缭乱。

她看着朝冠上小孩拳头大的东珠,恍恍惚惚中才有种自己是贵妃的实感。

实在是耿奕搬进宫里来之后,跟四阿哥相处跟以前没什么区别,最多称呼上叫得不一样,伺候的人比以前多一些罢了。

冬天她一向比较宅,屋里又有地龙在,暖和舒服,喝着热奶茶看看话本就能打发时间,跟在雍亲王府的时候也没什么区别。

如今实实在在看着宫女手里的贵妃服饰,繁复的绣纹和代表身份的朝服,耿奕才有种“原来她真的已经是贵妃”的感觉。

跟着来的嬷嬷满脸歉意地解释,耿奕才知道她们匆忙日夜赶制,也只能先做了一套冬服和吉服,宫装只做了两件,另外夏服还得慢慢来。

而且冬服一人有三套,她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赶制后宫所有人的,估计都快要不吃不喝才赶制出来。

但是她们不快也不行,朝袍是册封时候穿的,也多亏新皇后宫的人数不多,不然绣娘们哪怕不吃不喝恐怕都赶不上了。

足足有三十多个绣娘赶工出来,耿奕看她们一个个眼角泛红,眼底满是青影就知道有多辛苦了。

当然耿奕也不吝啬打赏,让如玉给绣娘们厚厚的荷包,她们领赏后千恩万谢离开了。

因着宫装没做好,天也冷,皇后听闻也忙着太妃搬宫的事。

耿奕这半个月就没出去,只在自己的宫殿里窝着,其他人也是如此。

大多是收拾自己的宫殿,笼箱们规整规整,然后看有什么缺的想要的补上,也是忙得不亦乐乎,没来得及四处串门。

如今衣服做好了,殿内收拾得也差不多,耿奕就换上一件缂丝蝴蝶纹衣裙,裹上一件蓝色厚披风。

披风领子上还有一圈白毛,脖子暖呼呼的。

弘昼也穿得圆滚滚的,生怕他冻着,脚上还穿着厚实的小靴子,走路都有点不利索了。

耿奕只能哄着他被胡嬷嬷抱着走,弘昼在雪地里走了两步险些摔了,于是非常听话伸手让胡嬷嬷抱起来。

胡嬷嬷只道小阿哥果真聪明,一看走不了就立刻让人抱着走了。

耿奕看着弘昼被抱起来后甩了甩小靴子,感觉他在雪地里走得费劲又累人,这才利索让人抱起来走的。

不管如何,反正弘昼不闹腾就行。

等她去到坤宁宫,正巧遇到熹妃带着弘历过来。

看见耿奕,熹妃笑着凑过来道:“许久不见姐姐,妹妹甚是想念。”

耿奕也笑道:“我也是,收拾布置宫殿颇费了些时日。”

熹妃如今住在景仁宫,跟永寿宫中间隔着乾清宫和坤宁宫,得穿过去才行,串门都怪远的。

她就笑道:“回头妹妹带着弘历去永寿宫找姐姐玩儿。”

耿奕笑着应了,感觉她们跟住在雍亲王府的时候没什么两样,只是住在宫里比雍亲王府要稍微大一些,住着也离得远一点。

进去后两人刚坐下,正喝着宫女送来的热茶,齐妃也带着怀恪和弘时来了。

弘时一路是走过来的,小靴子都湿透了,正不耐烦想脱掉,齐妃一边走一边哄着两句,生怕这孩子真在这里把靴子脱掉,光着脚丫子到处乱跑。

说真的,弘时还真敢做得出来。

弘时坐下后伸手就要脱靴子,齐妃头疼坏了,进来跟耿奕和熹妃打了声招呼,又得劝着弘时去了。

懋嫔也跟着进来了,给几人行礼后在熹妃身边坐下。

她这刚坐下,皇后就带着廖嬷嬷出来了,几人连忙起身给皇后行礼。

皇后见齐妃皱眉的样子,得知弘时过来湿了鞋袜不舒服,就道:“不妨事,让嬷嬷去取新靴子来,脚上的靴子就先脱下,别是冻着弘时了。”

这天冷,殿内有地龙,靴子太厚,外边可能烘干,里面就难了。

脚丫子湿哒哒的,也难怪弘时感觉不舒服。

奶娘就各自抱着孩子们去偏殿玩儿,弘时则是被送去洗一洗脚丫子,再换上新靴子。

怀恪自告奋勇要去看着弟弟们,齐妃欣然答应。

孩子们一走,皇后在上首提起先帝那些后妃挪出宫的事:“皇上的意思是,让阿哥奉养各自的生母,把太妃们接出宫外。”

若是膝下没有阿哥的,也挪到后宫的僻静宫殿住着,若是不愿意挪,倒是无妨。

惠妃、荣妃、宜妃和定妃等都要出宫,太妃们要出宫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她们在宫里住了大半辈子,要带走的东西简直不要太多。

皇后这几天就安排宫女和嬷嬷帮着去收拾,光是衣服、首饰和先帝赏赐就不少。

阿哥们不好进来,福晋们就带着人来帮把手,东西小心翼翼放进箱子,再封好后记录在册,贴上封条做好记号,回头再分批送出去。

至于太妃住的地方,福晋们也得事先准备妥当,然后把太妃请到府上孝顺。

皇后最近忙着安排这些,正好让后宫在宫殿里也能好好安置,就没让她们过来请安。

免得嬷嬷和福晋们来来去去的,总归有些吵闹,皇后也腾不出时间来。

如今只剩下一件事,就是刚荣升为皇太后的德妃不肯搬出永和宫。

一般荣升为皇太后和太妃之后都会迁往慈宁宫或者寿康宫居住,她不愿意搬,皇上劝不动,皇后跟着劝也劝不动,如今就只能这样了。

不然皇太后不愿意搬,难不成他们还能逼着皇太后挪窝吗?

到头来只能随了皇太后的愿,不迁宫就不迁,还继续在永和宫住着。

这事让四爷暗地里把自己关在养心殿好久,后来出来的时候神色如常,只跟皇后说,皇太后就继续住在永和宫了。

皇后心里明白这两母子之间的关系依旧不怎么好,皇太后硬是不乐意搬,有种跟皇上对着干的样子,她除了偷偷叹气之外也别无他法。

耿奕也才知道皇太后不肯搬出永和宫的事,不清楚她是住惯了这里,毕竟入宫后也住了几十年,人要是恋旧,就不想换个陌生的宫殿住。

毕竟都住在宫里,换个地方住又有什么不同呢?

还是皇太后就不想如了皇上的意思,让搬就是不搬,皇上也奈何不了她。

十四阿哥还在京城,知道这事后就进宫来,想要劝皇太后,被四爷拦下了。

他就不明白道:“皇上,我来劝一劝额娘,应该能劝得动。”

四爷摇摇头,不想弟弟过去,要跟皇太后吵起来就不好了,实在是没必要:“就这样吧,不然你过去,太后只以为是朕让你过去的。”

他和皇后劝不动,就让十四阿哥过去劝,谁知道太后会不会不高兴呢!

十四阿哥皱了皱眉,嘟囔道:“皇上也太宠着额娘了,她有时候也是……”

任性两个字他没说出口,免得被人听见,传到太后耳边就不好了。

四爷看着他无奈一笑,反正是亲额娘,自己还能嫌弃她吗?只能顺着一点了。

他又盯着十四阿哥问道:“你和八弟在那边的布置,打算什么时候说出来?”

十四阿哥就知道能稍微瞒过先帝,却不可能瞒得过眼前的人,挠着脑袋心虚道:“弟弟这不是皇阿玛之前病着就没叫他担忧,打算事情办得差不多之后,再跟皇上说说不迟。”

不过他也没瞒着的意思,正色道:“准噶尔有好几个部落,之前跟着阿拉布出征的只是一部分,有一部分在后方守着,算是退路。”

这些人在追击的时候四散开去,对地形又熟悉,根本就抓不到几个。

那么多的人要一个个去找实在太费事了,而且他们对那边地形不清楚,很容易中陷阱而消耗兵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