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命运多舛的郭金华(1 / 2)
投毒案不同于寻常激情杀人,有极强的预谋性。
这起案件就是。
6月28号,付兰婷就有中毒的迹象,身上出现了瘀斑紫癜。
这就是溴敌隆这种出血性老鼠药的中毒症状。
再到9月7号第三次就诊,中间持续了两个多月的时间。
那么有足够的理由合理怀疑,凶手进行了多次投毒。
这种情况下,必然有极强的谋杀动机。
所以当初专案组一是从动机方面入手,对俩人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只要发生过矛盾的,全部查了一遍。
甚至于考虑过凶手是多年以前和郭金华夫妻发生的矛盾,然后中途出了意外,比如坐牢,出狱之后再犯案。
郭金华年轻时候勉强算得上不学无术。
他开出租车,手里又有钱,跟朋友一块儿泡吧,还打过架,甚至于跟乘客也有过矛盾,被人投诉过。
所以有可能在那个时期惹上了什么仇人。
但都进行了排查,并未有发现。
付兰婷的社会关系还要更简单一些,普通家庭,家里磨豆腐,做些生意。
她学习成绩不怎么好,没考上大学。
父亲有些重男轻女,就没让付兰婷再上学,留在家里帮忙。
年轻的时候,她谈过一次恋爱,但没有下文。
后来年龄大了,成了老姑娘,父母开始着急。
她和郭金华结识,还有那么一点儿浪漫。
2009年。
有一次付兰婷开面包车去批发市场买黄豆,倒车的时候没留神,撞到了同样在市场买调料的郭金华。
郭金华并没有趁机讹人,大度的处理态度,给付兰婷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因为这,俩人渐渐有了联系。
之后走到了一起,10年结的婚。
所以排查之后,付兰婷这边也没有发现动机强烈的嫌疑人。
查动机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专案组就盯着老鼠药查。
这一块儿查的最狠,动用的人力物力也最多。
可当时没有明确的嫌疑人。
溴敌隆又是老鼠药的主要成分,市面上品牌太多,时间跨度又大,卖了多少,卖给谁,前前后后一直查到了案子列为悬案。
最后就是投毒方式。
这方面专案组做了一定的判断,认为就是在面馆中的毒。
郭金华和父母一起住,如果在家里投毒,不可能精准投毒,没影响到郭开泰夫妇。
专案组对面馆进行了封存,对每一个角都进行了取样毒理测定。
到现在,亭阳分局还封存了大量的现场物证,留待以后技术更新,方便再进行调查。
而专案组思考了很多种投毒方式。
比如每天早上五点不到,会有专门的人来配送面条,食材等。
那个时候夫妻俩还没来店里,食材会暂时的丢在卷帘门门口。
等于,嫌疑人有机会在这个时候进行投毒。
店内有监控,不过只覆盖了堂食区域。
后厨,还有店门外并没有。
但选择这样投毒的话,那遭殃的可就不是郭金华夫妻俩人了。
厨房有个后门,普通的门锁。
专案组又怀疑是否有人开锁潜入,在特定食物上进行投毒。
因为一日三餐,夫妻俩人几乎就在店里解决。
但同样的问题,如果这样投毒的话,不免要殃及无辜。
而且案发之后,理应在现场检测出毒药才对。
可是并没有。
他们也设想过误食的情况,和之前丁雨薇的想法差不多,就是店里那只猫误食了拌了老鼠药的饵料,再传染到其他食物上,被夫妻俩误食。
至于事后没有检测出来,其实也可以找到解释。
付兰婷这个人比较爱干净,每天关门以后,都会花不短的时间,把后厨,还有堂食区域,打扫个干干净净。
这也是夫妻俩生意不错的主要原因,很干净。
其次,专案组还考虑过现场投毒的情况。
郭金华因为开过出租车,有喝茶的习惯,经常抱着个水杯喝水。
有可能有人会趁着俩人不注意的时候,针对性的往水杯里投毒。
溴敌隆可溶于水,如果是母液的话,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气味,混入茶水中,不一定能注意到。
这种投毒方式很大胆,但一样有可能。
所以又对案发前的所有顾客进行了一次调查。
店内监控硬盘,七天就覆盖一次。
11号案发。
7号晚上有中毒症状。
但毒性是缓发的,所以具体的投毒时间还要往前。
所以有可能是在监控覆盖之前投的毒。
甚至于直接去后厨投毒。
没有正对后门的监控,所以又对附近监控进行了全面勘察,寻找行踪可疑的人。
但最终还是没有发现。
等于三个调查方向,最终都没有得到结果。
到这儿,调查不下去了,才慢慢列为悬案。
从分局出来,见还有时间,沈新索性又去了一趟郭金华家。
他家就在亭阳老街,独门独院儿,屋顶还是琉璃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