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感冒汤(2 / 2)
赵国强连忙从空间里弄出大批紫苏叶和荆芥,陈皮,教徒弟们按比例分装:“紫苏叶要选带绒毛的,荆芥得是刚晒干的,陈皮最少要陈三年,差一点药效就弱了。”
徒弟们学得认真,连打包时都特意把药材按“紫苏叶在上、荆芥在下”的顺序摆放,说这样“看着规整,街坊买得放心”。
有个洋行职员连着三天咳嗽不止,吃了西洋药也不见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深水埗医馆买感冒汤。
他按说明熬煮后喝下,当晚就不咳嗽了,第二天特意带着同事来,一次性买了十副:“我们洋行大半人都感冒了,这汤比打针方便多了!”
九龙城医馆更热闹,码头的搬运工们排着队买,有的干脆提着保温桶来装,说要“给工友们也带点暖”。
没过几天,就有药材商找上门,想高价买感冒汤的药方。
赵国强坐在旺角医馆的柜台后,指尖敲着桌面:“我的药方不卖。”
他让徒弟们把感冒汤的药材配比写在笔记本上,还在深水埗的“药材学堂”开了课,教他们辨认紫苏叶和荆芥:“紫苏叶两面都绿的是假的,要选背面带紫绒毛的;荆芥闻着有股清香味,别和杂草混了。”
冬至那天,油麻地医馆的门口摆了口大铁锅,赵国强带着徒弟们熬了满满一锅感冒汤,免费分给街坊。
穿棉鞋的阿公端着碗,哈着白气说:“喝了这汤,今年冬天都不怕感冒了!”北角医馆的徒弟们还把感冒汤装进保温壶,送到附近的学校,孩子们捧着温热的碗,喝得眉眼都弯了。
这天傍晚,赵国强站在元朗医馆的后院,看着徒弟们晾晒他刚送到的紫苏叶,空气中混着药材的清香和柴火的暖意。
温书生拿着账本走来,脸上带着笑意:“感冒汤卖了快两千副,利润够再添两台熬药的砂锅了。”
赵国强点点头,望向远处的山林,那里的别墅正忙着搭葡萄架,而医馆的药香,正顺着风,飘进更多街坊的家里。
“我明天再弄些陈皮来,”赵国强转身走进药房,“天冷,得多给街坊备着点暖身子的药。”
徒弟们应着声,手里的活计更快了,砂锅咕嘟咕嘟的声响,和着窗外的雨声,成了冬日里最安稳的声音。
今天只有两大章, 谢谢大家的五星好评 ,谢谢大家的爱心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