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私人飞机(1 / 2)
陈天站起身,在办公室里缓缓踱步。
忽然,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马画藤:“你说,我们是不是把路走窄了?”
马画藤微微一怔,还没反应过来,陈天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打击盗版固然正确,但我们不能只破不立。
现在国内正版光盘的价格动辄几十块钱,普通消费者根本负担不起,这才是盗版猖獗,上层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根源。
如果我们把正版光盘的价格打下来呢?
通过规模化生产或采购,把成本压缩到零售价十元以内,让每个消费者都买得起正版,让盗版失去生存的土壤。”
马画藤眼睛先是一亮,随即浮现忧虑:“这个定价……我们的利润空间几乎被挤压殆尽。”
“而且不仅是渠道商,版权方那边恐怕也很难接受如此低的定价。”
“渠道商的问题好解决,”陈天一挥手:“我们直接用淘宝向消费者线上直销,砍掉所有中间环节,把成本压到最低。”
“那版权方呢?”马画藤追问:“他们怎么会愿意让出这么大利润空间?”
陈天闻言笑了:“这正是关键所在,你想,版权方为什么一直把正版定价抬得这么高?”
“正是因为国内盗版猖獗,销量上不去,他们只能靠高价的方式短暂捞一笔快钱。”
陈天目光炯炯的继续说道:“如果我们能向他们证明,把版权给我们运营,未来他们将会有十倍、百倍的销量增长,足以弥补单价的下调。”
“我相信任何一个有远见的版权方都会算这笔账。”
“当消费者花一天零花钱,就能买到周杰轮的正版专辑,或是刚下映的大片时......”
陈天语气充满信心:“谁还会去选择那些画质差、音质糟价格却差不太多的盗版?”
“画藤,打击盗版只是治标,真正治本的方法,是用合理的价格把国内消费者的‘盗版需求’转化为‘正版需求’。
我们要做的不是堵,而是疏,用商业创新,给消费者一个选择正版的理由。”
马画藤看着陈天,眼中的疑虑渐渐被信服取代,他当即表示:
“我明白了,陈总。我这就去和版权方接洽。”
马画藤起身欲走,却又想起一个关键问题,转身问道:
“不过,我们初期应该主攻哪些品类和区域?光盘市场这么大,我们需要有个明确的切入点。”
这个问题让陈天微微一怔,随即意识到自己刚才确实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了。
在当下的网络环境下,由于下载速度的限制,几乎所有大型数字内容。
无论是影视作品、音乐专辑、单价游戏,还是各类专业办公软件,都需要依靠光盘作为载体。
这导致光盘制品的品类异常繁杂,涉及的版权方公司更是多如牛毛。
更复杂的是,许多内容的发行权已经被版权方分散授权给各地的第三方公司。
如果真要一家家去谈判,光是理清这些授权关系就要耗费大量时间。
陈天陷入沉思:即便不惜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用一两年时间完成所有授权谈判,到那时盗版市场很可能已经重新抬头。
而想要再次推动全国范围的专项打击行动,几乎是不可能的。
“你说得对,刚才确实过于草率了,”陈天示意马画藤重新过来坐下后:“我们需要想一个更聪明的策略。”
“不妨换个思路。”陈天思考片刻后说道:“不急着做全品类,先打造一个标杆,或者说是示范。”
马画藤若有所悟:“您的意思是……”
“就选周杰轮的《Jay》。”陈天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
“他这张专辑最近很火,我们只需要跟他所属的公司谈判,拿下这张专辑的运营销售权,不需要再和其他公司谈判,直接把专辑售价定为……八元。”
这个数字让马画藤倒吸一口凉气。
要知道,现在市面上的盗版专辑都要卖到八元。
“我们要让每一个消费者都能用盗版的价格,轻松获得正版体验。”陈天继续说道。
“同时,在专辑内植入《传奇》专属活动,购买我们渠道正版专辑的玩家,赠送《传奇》限定称号和双倍经验卡。”
马画藤听得眼冒金光,陈天这个方案不仅仅是一张专辑的运营方式,还是一套完整的正版化营销方案。
通过线上销售的价格优势结合线上福利,彻底瓦解盗版的生存空间。
“我这就去安排!”马画藤这次真正看到了破局的希望。
“等等,”陈天叫住他:“同步启动‘正版联盟’计划。”
“邀请其他版权方以“零授权费”的方式入驻淘宝,橙天负责全部生产和销售,双方按销售额分成。
告诉他们这是用短期利润换取长期市场,等正版消费习惯养成,他们的其他产品也会受益。
他们若还是有顾虑,可以先拿一两张专辑进来尝试。”
马画藤彻底服了,这个方案的绝妙之处在于:版权方无需承担任何前期成本,就能共享正版化带来的红利。
而对橙天而言,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将彻底激活国内沉寂已久的正版市场。
更关键的是,掌控了生产与销售两端核心环节的橙天,将在这场变革中牢牢掌握话语权。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行业规则制定者、娱乐圈的无冕之王。
想到这里,马画藤难掩激动:“陈总,周杰轮毕竟是个新人,虽然专辑反响不错,但在国内的知名度恐怕还不够响亮……”
“我们要不要直接与张学有、王非这种级别的天王天后合作?这样影响力会更大。”
陈天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正因为周杰轮是新人,版权合作的门槛才更低,更容易拿下,而且......”
他顿了顿:“谁说他就不能成为下一个天王呢?”
“您就这么看好这个新人?”马画藤难掩诧异。
他从未见过陈天关注流行乐坛,按理说根本不会注意到这个刚出道的新人歌手。
陈天没有解释,只是含笑挥了挥手,示意他按计划执行。
待马画藤离开后,陈天独自望向天花板,目光深邃。
此刻的周杰轮确实只是个新人,没有人知道这个唱歌都咬字不清的年轻人,在未来二十年的华语乐坛代表着怎样的传奇。
2001年的周杰轮,陈天在心里反复咀嚼着这个年份。
此刻的华语乐坛还在情歌王子与甜美女声的统治下。
那个戴着鸭舌帽、咬字不清的年轻人刚刚发行了首张专辑《Jay》,正在各大电台的排行榜上艰难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