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一封劝降信(1 / 2)
春雨绵绵,天地一片朦胧,芍陂水塘中雾气缭绕。
刚刚栽种的水稻还未安全长起来,被雨水打湿,叶子浸在水中,被冷风吹动,瑟瑟发抖。
沿岸隐隐绰绰走来几个人影,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巡视四周河道。
“大哥,这坡塘我们修了两年多,纵是暴雨也不会崩堤。大敌当前,你现在可掌管整个芍陂事务,这等小事就不必费心了。”
说话的正是邓超,合肥失守的消息传来,屯田校尉是颍川陈氏子弟,直接带兵退往徐州。
有关系的、能说会道的全都跟着校尉走了,只剩下不善言辞的邓艾留守此地。
昨日侥幸击退汉军,但打了赵统,赵云必会亲自来,谁能挡得住?
昨夜备战,又有近百人逃走,幸好后半夜下起了雨,否则今日少不了一场恶战。
本以为可以好好休息,趁此机会等待援军,却被邓艾带着出来巡视坡塘,忍不住埋怨起来。
如果不是汉军到来,根本轮不到他兄弟在这里掌权,但这临时加官可不是好事,完全是吃力不讨好。
走在前方的邓艾停下脚步,扫视四周,短短说了两个字:“敌袭!”
“不会吧?”邓超吃了一惊,摇头笑道:“汉军若敢挖芍陂大坝,他自己也要被淹。”
邓艾浓眉皱起,指了指坡塘中的一艘木船:“船!”
“明白!”邓超连连点头:“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一定命各营加强防备,不得有丝毫松懈。”
两人是同族邻居,从小一起长大,颇有默契,邓艾因为口吃寡语少言,许多话都通过邓超来传达。
“也不知援军何时能到!”邓超又叹了口气,忧心道:“大司马三十万大军惨败,纵有援军,若是打不过赵子龙,我等又当如何?”
邓艾眉头紧皱,没有说话沿着河堤继续向前,这段时间已有两千多屯田兵逃走,如果不是寿春尚在,汉军主力在围攻城池,此地早被攻破。
如今汉军将水军开进淮河口,自八公山阻断水路,援军若来,只能从东面老挝浪汤渠至洛涧,或从西部颍水口至青岗来救。
芍陂上游正是青岗地界,这也是邓艾坚守待援的主要原因,援军若至,近可奇袭汉军大营,与寿春守军里应外合将其杀退,退可救出寿春人马,从青岗从容撤退。
但现在汉军不攻寿春,却来先取芍陂,这是要将寿春变作孤城,不出半年,不攻自破。
正巡察之时,一名士兵冒雨赶来,禀报道:“方才有人送来一封书信,说是汉军托人送来的。”
邓艾眼眸微凛,留下士兵继续巡视,带着邓超回到营中。
桌案上摆着空白的牛皮纸信封,邓艾还在犹豫,邓超已经上前一步将其拿在手中。
“咦?”邓超两手抓着信封来回折动,“这是什么纸,竟如此厚实硬挺?”
邓艾从他手中抢过,信封入手果然与以往的纸张不同,竟给人一种莫名的踏实感。
“快看看!”邓超急得直搓手:“可是赵子龙所写?”
邓艾微微摇头,赵子龙何等身份,会向自己写信?
这不过是汉军送来的劝降书信而已。
随手拆开封口,里面却是一张雪白的信笺,纸张光滑柔韧,也是他平生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