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帝王之怒(2 / 2)
隆化帝猛地刹住后面诛心之言,眼中杀意一闪而逝,胸膛再次剧烈起伏起来。
时机到了。
夏守忠心头一凛,林如海的话语清晰回响。
他不再犹豫,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缓缓抬起头,脸上依旧挂着惶恐,目光却努力迎向隆化帝那双燃烧着怒火和困惑的眸子。
“陛下息怒……奴婢愚钝,这些日子…这些日子因西海之事,心中亦是惶恐难安,日夜思忖,总觉得……总觉得此事蹊跷之处甚多,细想起来,竟是毛骨悚然……”
夏守忠声音放得更低,带着一种后怕的颤抖,成功撩拨起隆化帝的注意。
“蹊跷?”
隆化帝眉头拧成了死结,身体微微前倾。
“说!有什么蹊跷?”
“陛下圣明,”
夏守忠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字斟句酌,将林如海剖析的脉络,一丝丝拆解开来,如同抽丝剥茧。
“其一,十五万大军,非朝夕可成。粮秣、兵甲、行军调度,哪一样不需经年累月的准备?”
“可事发之前,朝廷竟无半点风声,边关斥候如同聋聩,这……这实在不合常理。”
他偷眼觑了下隆化帝,见皇帝眼神锐利地锁着自己,继续道。
“其二,也是最令奴婢心惊肉跳之处——这时机!番邦悍然入侵,恰恰选在朔方大军箭在弦上、只待陛下旨意便将出塞犁庭的前夕。”
“这一击,不早不晚,正正打在朝廷要害之上,逼得陛下不得不两线用兵,首尾难以兼顾啊!陛下……这……这简直是算准了日子下的刀子!”
隆化帝的瞳孔骤然收缩,如同被针尖刺中。
夏守忠的话语,像一道撕裂浓雾的闪电,瞬间照亮了他心中那团混沌的、百思不得其解的迷雾。
是啊,时机!如此精准、如此致命的时机!这绝非蠢笨如猪的四王能独立谋划出来的。
他先前只觉四王可恨,却从未深想这背后竟有如此歹毒的算计。
夏守忠捕捉到皇帝脸上那瞬间的明悟与随之而来的更深的震怒,不再犹豫,猛地抛出了那枚深水炸弹。
“陛下!奴婢思前想后,遍观朝堂内外,能如此精准拿捏我大乾要害、又有足够份量影响四王行此险招、更能从此番祸事中得利的……”
他猛地顿住,仿佛被巨大的恐惧扼住了喉咙,半晌才极其艰难地吐出那个名字,声音低得几乎只剩气音。
“怕是……怕是首辅萧公……”
“萧钦言!”
隆化帝霍然站起,御座发出刺耳刮擦。双目圆睁,血丝瞬间布满眼白。背叛!一股比被太上皇羞辱更甚百倍的剧痛和滔天愤怒轰然冲垮理智堤坝!眼前一片血红。
野兽般的咆哮撕裂寂静。
隆化帝抓起沉重的九龙玉镇纸,狠狠掼在地上!
只听得“哐当”一声,价值连城的玉器粉身碎骨,碎片四溅。
隆化帝胸膛剧烈起伏,一股被心腹之人刺穿心脉的冰寒攫住了他。
夏守忠点破的,是萧钦言这把双刃剑最致命的翻转。
萧钦言不同于林如海。
林如海有才,有德,有清流的底线,许多帝王不便行的阴私事,林如海不会碰,也不屑碰。
所以隆化帝需要萧钦言,需要这把能钻进幽暗角落、替他清除一些碍眼之人的毒匕。
也因此,隆化帝能容忍萧钦言的贪婪,默许萧钦言的酷烈,皆因这把毒匕的锋刃始终对外,指向他需要剪除的枝蔓。
如今,这把毒匕的寒芒,竟淬着对他这握柄之人的杀意。
为了一己权位,为了压过林如海的风头,萧钦言竟敢勾结四王,将万里边关化作赌局,拿他的江山、他的威严当筹码。
那双曾为他罗织罪名、构陷忠良的手,此刻正将西海的烽火当作绞索,勒向他的咽喉。
隆化帝想起了萧钦言在乾清宫议政时,那张忧国忧民、力陈两线不可开战的沉痛老脸,每一个字都是精心编织的谎言。
那不是在为朝廷计,那是在为他萧钦言自己的首辅之位、为他阻拦林如海借北征崛起的私心铺路。
一股混杂着被愚弄的羞愤、被背叛的刺痛、以及帝王威严被蝼蚁践踏的暴怒,如同岩浆般在他血脉里奔涌。
隆化帝浑身发抖,不是因为恐惧,而是那股几乎要破体而出的、将萧钦言撕成碎片的杀意。
喉间尝到了铁锈的味道,眼底充血,仿佛坠入了滚沸的血池。
隆化帝死死盯着地上那摊晶莹的碎玉残骸,仿佛那就是萧钦言被砸碎的脑袋。
金砖地面冰冷,他却感到五内俱焚,每一口呼吸都灼烧着肺腑。
这深宫之内,曾以为操控在手的棋子,竟反过头来,成了噬主的毒蛇。
夏守忠眼看隆化帝这般,吓得身体剧震,死死伏低,连呼吸都屏住了,心脏狂跳得几乎要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帝王之怒,伏尸百万。
他真切地感受到那倾泻而下的狂暴杀意,几乎要将这殿内的一切都撕成碎片。
“陛下!陛下息怒!息雷霆之怒啊!”
不过想到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夏守忠也顾不得害怕,额头在冰冷的地砖上磕得砰砰作响,声音带着哭腔和前所未有的尖利。
“陛下!万万不可!此刻万万不可动萧相啊!”
隆化帝胸膛剧烈起伏,赤红的眼睛死死瞪着夏守忠,那目光如同要将他生吞活剥。
“不可动?这个狗贼!他敢勾结外敌!他敢毁朕的江山!朕要将他碎尸万段!诛他九族!”
“陛下!”
夏守忠猛地抬头,额上一片骇人的青紫,眼中却迸射出孤注一掷的急迫光芒。
“陛下明鉴!西海烽火连天,十五万敌军压境,前线将士正在浴血!南安郡王此刻正率军苦战!朝廷两面开战,如同在万丈悬崖上走索!萧相……萧钦言虽罪该万死,但他毕竟还是朝臣之首,党羽遍布朝堂。”
“此刻若骤然动他,风声鹤唳,朝野必然大乱!若是影响到了两线作战的计划,我大乾危矣!陛下!社稷为重!大局为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