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红楼:从金榜题名到权倾朝野 > 第169章 黛玉分娩

第169章 黛玉分娩(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离开抚恤司,苏慕白并未回府衙,而是策马直奔城外新建的织造工坊区。

远远便听见机杼声织成一片,如同北地的脉搏。

巨大的新工坊已初具规模,薛宝钗一身素雅袄裙,外罩银鼠皮斗篷,正指挥着工匠安装新式织机。她眉眼间带着一丝疲惫,却精神奕奕。

“大人!”

见到苏慕白,她眼中一亮,迎了上来。

“辛苦了。”

苏慕白握住她微凉的手,目光扫过繁忙的工地。

“新坊区进展如何?烈属安置的位置可留好了?”

“按大人的吩咐,最好的向阳通风处,已划出整整三大间,织机都是最新的。”

薛宝钗指向一处。

“托幼的院子也快收拾好了,请了两位有经验的稳婆和几位妇人照看。名单一到,立刻就能安排上工。”

她压低声音。

“工钱已按大人意思定好,比普通女工高一成。”

苏慕白颔首,眼中露出一丝暖意:

“做得好。织造坊是幽州钱粮命脉,更是安顿烈属、收拢民心的根基。”

“宝钗,此事关乎重大,容不得半点闪失。”

“大人放心。”

薛宝钗目光坚定。

“宝钗省得。织造坊的产出,如今不仅在军中供不应求,经由薛家商路,已远销江南,口碑甚好。只要原料跟得上,我有把握在年底,将产量再翻一番!有了足够的银钱,抚恤、军需、乃至大人日后所需,才有保障。”

苏慕白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一切尽在不言中。

时间一晃,转眼几个月过去了。

八月的风,裹挟着西海初秋的燥热与尘埃,吹过铁壁关新筑的壁垒。

城头上,那面象征着番邦短暂占领的异兽纹旗,终于在使团与京营大军双重压力下,不甘地降下。

京营八万精锐,铠甲鲜明,刀枪如林,已在关前扎下连绵营寨,日夜操演的呼喝声与战鼓声,清晰地传至关外番邦联军的耳中。

奋武营都督、定襄侯谢襄,这位隆化帝钦点的平西将军,稳坐中军大帐,其意不言自明——若和谈不成,便以铁血夺回雄关。

番邦首领格萨尔,望着关内严阵以待的大乾雄师,再掂量自己虽胜却已伤筋动骨、亟待消化掳掠所得的部族实力,最终在谈判文书上落下了印记。

大乾与西海番邦达成和议:

一、大乾于西海边境指定地域开设榷场,允双方互市贸易。

二、大乾退出之前西海边军占据番邦的几处水草丰美的草场。

三、西海番邦无条件退出铁壁关及关内侵占之地,悉数交还大乾。

四、互不割地,互不赔款。

此前大战责任,由被俘之南安郡王等承担。

随着关隘重归大乾,战云暂歇。

朝廷的精力,开始转向如何重新经营这片饱受蹂躏的边陲之地,安抚流民,重建秩序。

喧嚣与烽火,似乎被暂时关在了西海之外。

神都,东城林府。

与西海尘埃落定几乎同时,林府后宅却笼罩在一片紧张到近乎凝固的氛围中。

时值八月下旬,秋意已染黄了庭中几片早凋的梧桐叶,但正午的日头依旧带着灼人的余威。

然而此刻,林如海与贾敏的心,却如坠冰窟,所有的感官都紧紧系于那扇紧闭的雕花木门之内。

“啊——!”

一声凄厉到变调的痛呼猛地穿透房门,狠狠刺在林如海的心口。

他负手立于廊下,身形依旧挺拔如松,袍服整齐,但垂在身侧的手,指节因用力紧握而泛出青白。

每一次门内传来女儿林黛玉那压抑不住、撕心裂肺的痛楚呻吟,他的眉心便狠狠一蹙,仿佛那痛楚直接作用在他身上。

更漏滴水的声音被无限放大,嗒、嗒、嗒……每一下都敲在紧绷的神经上。

贾敏早已失了平日的从容端庄。

她一手死死攥着帕子,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另一只手则无意识地紧紧抓着身旁嬷嬷的手臂,力道之大让那老嬷嬷疼得龇牙咧嘴却不敢出声。

贾敏眼睛红肿,泪水无声地滚落,嘴里反复喃喃着:

“我的玉儿……我的玉儿……”

每一次林黛玉的痛呼拔高,她的身体便跟着剧烈一颤,仿佛正承受着分娩之痛的是她自己。

她无数次想冲进房去,都被林如海以眼神和微微摇头制止。

这份理智的阻拦,更添煎熬。

门内动静时疾时徐。稳婆沉稳而略带急促的指挥声,丫鬟们跑动端水、传递物什的细碎脚步声,以及林黛玉那断断续续、夹杂着巨大痛苦与虚弱喘息的哀鸣,构成了一曲令人心胆俱裂的交响。

“姑娘,用力!再使把劲儿!看见头了!”

“娘……我…我不行了…”

林黛玉的声音带着破碎的哭腔,气若游丝,却又在下一阵宫缩袭来时爆发出令人心碎的惨叫。

“热水!快!干净的布!”

“参汤!给姑娘含片老参吊住气力!”

“呼气…吸气…姑娘跟着老身,对,就这样…”

林如海听着女儿那一声声虚弱的呼唤,心如刀绞。

那个自小体弱、在药罐里泡大,被他与贾敏如珠如宝呵护着长大的女儿,此刻正经历着女子最艰险的鬼门关。

他想起林黛玉幼时缠绵病榻的模样,想起她出嫁时含羞带怯却生机勃勃的脸庞,想起苏她身怀六甲时仍坚持为孩儿缝制小衣的温柔……

万般思绪涌上心头,这位在朝堂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次辅大人,此刻只是一个被无力感深深攫住的父亲。

他紧闭双眼,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背在身后的手,指甲深深掐入了掌心。

贾敏更是将“度日如年”体会到了极致。

女儿的每一声痛呼都像鞭子抽打在她心上。她想起自己当年生黛玉时的凶险,想起黛玉幼时那多病孱弱、让她日夜悬心的岁月,巨大的恐惧如同冰冷的潮水,一遍遍冲刷着她的理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