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销量提升,业绩增长(1 / 2)
李商人推门进来时,手里那张传单还带着外面的风尘。他脸色发紧,把纸拍在桌上:“赵财在镇南摆摊了,打着‘孝心饭’的旗号,卖一样的东西。”
我伸手接过传单,上面印着粗劣的饭菜图样,写着“低价供应,专为老人”。价格比我这边低三成。
顾柏舟从厨房走出来,站到我身后没说话。
我知道他在等我说话。
我盯着那张纸看了两秒,抬眼问李商人:“有多少人去买?”
“不少。”他说,“尤其是那些原本犹豫的人家,听说便宜,都跑去试了。”
林婶这时候也进了门,手里拎着一个空餐盒:“我去看了,他们用的是普通麦粉,掺了麸皮和碎薯干,蒸出来硬得像石块。有个老汉咬不动,差点噎着。”
我站起来走到桌前,打开系统后台。屏幕上订单数字正在跳动。昨晚直播后新增的九十三份预约,已经有七十六份完成支付。用户信息显示,大多数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地址集中在镇东和城北几个老宅区。
“这不是比不过。”我说,“是有人不想让我们赢。”
李商人皱眉:“要不我们也降点价?先把人拉回来。”
我摇头:“降价换不来信任。我们做的是让人安心的饭,不是拼谁更便宜。”
我转身调出影像记录仪的数据。昨天那场直播,观看人数最终停在一千八百二十四,评论六百多条。最新一条写着:“看了三遍,就冲那个老婆婆的故事,我也要给我爹订一份。”
信任在涨。
只是来得慢了些。
“配送能跟上吗?”我问李商人。
“现在每天送一批,已经有些吃力。”他说,“再加量,就得雇新脚力。”
我点头,打开系统道具栏,取出三个轻便保温箱。箱子表面泛着淡淡光泽,拿在手里却很轻。这是之前完成任务得的奖励,能保冷保温六个时辰。
“明天开始,改成每日清晨集中派送。”我说,“每个盒子外面加封签,编号对应溯源卡。客户收到后,可以查这顿饭是从哪块地收的粮,哪口锅煮的汤。”
李商人眼睛一亮:“这样一来,真假一眼就能分清。”
我嗯了一声:“赵财敢不敢这么干?他敢不敢让人知道他用的什么料,从哪儿来的?”
当天上午,第一批带编号的新餐盒送出。下午陆续有反馈回来。一家媳妇说她婆婆吃完没胀气,以前吃别的糊食总不舒服;另一个儿子拍了段视频,他父亲卧床三个月,今天自己抬手吃了半勺菜泥。
我把这些留言一条条存进系统素材库。
傍晚,林婶带来三位邻居大娘。她们都买了我们的餐盒,也试过了。
“我家老头子胃弱,以前喝粥都反酸。”一位大娘说,“昨儿晚上吃了这饭,今早居然想再要一碗。”
另一位点头:“我看那直播,你从地里割麦子开始拍,真材实料看得见。我不怕贵,就怕骗人。”
我请她们坐下,让顾雅柔端来新做的样品。紫棱菜泥温着,白玉薯饼刚蒸好,七彩麦粉熬的糊滑顺口。
她们边吃边聊,语气越来越松快。
“你们要是能送到更远的村子就好了。”林婶说,“我们那边好几个独居老人,吃饭都是凑合。”
我记下这话,回头对李商人说:“下周起,把配送范围扩到邻村。先从东三里开始。”
晚上,我把所有数据整理一遍。七日内新增订单一百五十二份,复购率百分之四十一,满意度评分四点八。系统提示音响起,能量值增长进度条往前跳了一截。
够解锁下一个农具了。
顾柏舟进来时,我正准备关闭界面。他放下肩上的布袋,里面是今天收割的七彩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