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四合院:地下交通站的红小鬼 > 第586章 调查结果

第586章 调查结果(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市局的强力措施像一张大网撒向四九城的各个角落,明面上的骚乱和大规模聚集确实减少了。

默心头的那份沉重并未减轻,反而随着刑侦总队调查的深入,变得更加凝重。

砖塔胡同案件的审讯和外围排查工作在他的亲自督导下紧锣密鼓地进行。

对二十三名主要涉案人员的分开审讯,初步还原了事发经过,与现场勘查结果基本吻合,确实是由琐事引发的群体性斗殴。

然而,几个细微的疑点却引起了林默的注意。

负责审讯的侦查员向林默汇报:总队长,大部分人的口供都比较一致,就是争抢位置和粥食引起的。但是,有几个来自河北沧州籍的当事人,在追问细节时,都含糊地提到,当时好像有人在人群里喊了几句特别拱火的话。

什么话?林默立刻追问。

具体记不清了,大概意思就是山东佬欺负咱们河北没人、他们肯定多拿了,政府偏心、再不抢就连渣都没了这类的话。声音挺大,但当时太乱,没人注意是谁喊的。

几乎同时,外围排查组也传来了消息。

他们对事发前在粥厂附近活动的人员进行了走访,有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反映,在斗殴发生前约莫一炷香的功夫,看到过两个生面孔的汉子在粥厂外围转悠,交头接耳,不像是一般的逃荒群众,穿着虽然也破旧,但脸色不像长期挨饿的人。

生面孔?具体特征?林默敏锐地抓住了这个线索。

反映情况的居民说,天太黑,又下着雪,看不太清,就记得其中一个好像个子比较高,有点罗圈腿,另一个说话带点东北口音。

罗圈腿……东北口音……林默沉吟着,走到办公室墙上挂着的北京市区图前,目光锐利。这些特征与山东、河北的逃荒群众普遍特征不符。他立刻指示:重点排查这两个人!看看他们事发前从哪里来,事发后去了哪里!通知各分局、派出所,留意符合这两个特征的可疑人员!

线索似乎若隐若现,但仅凭这点模糊的信息,还难以确定是偶然还是有意为之。

真正的突破来自对死者和社会关系的深入调查。法医的详细尸检报告出来了,三名死者均系头部遭受钝器多次猛烈击打,导致颅骨骨折、颅内出血死亡。

凶器推断为沉重的木棍或砖块。其中一名叫李老四的死者,是山东菏泽这一方的领头人之一,性格比较耿直火爆。

侦查员在调查李老四的社会关系时,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

李老四在逃荒来京的路上,曾与同村人发生过争执,原因是他怀疑同村的赵二狗偷偷藏匿了大家凑出来的干粮。

这个赵二狗,平时就好吃懒做,手脚不太干净,因为这事被李老四当众教训过,怀恨在心。

而据同来的老乡反映,赵二狗大概在十天前,在永定门外的流民聚集地,突然就不见了踪影,有人说他好像攀上了什么高枝,不用再挨饿受冻了。

赵二狗……林默看着调查报告,眼神冰冷,找到这个赵二狗!

就在侦查员全力查找赵二狗下落的时候,技术科对现场提取的物证进行了更细致的分析。

在一个沾血的砖头上,除了检出多名当事人的血迹外,还发现了一小撮不属于任何已知涉案人员的、颜色较深的棉絮纤维,像是从某种质地较好的棉衣上刮蹭下来的。

而在混乱的现场脚印中,也辨识出了几枚与逃荒群众常见的破烂布鞋、草鞋印不同的、相对完整的胶底棉鞋印,尺寸较大。

罗圈腿……东北口音……质地较好的棉衣……胶底棉鞋……林默将这些零散的线索在脑中飞速地拼凑。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因饥饿而失去理智的逃荒者该有的特征!这些人,生活条件显然优于普通流民!

他立刻召开了案情分析会。在会上,林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同志们,综合现有线索,我认为,砖塔胡同事件很可能不是一起简单的群体斗殴致死案!其背后,极有可能存在蓄意煽动、制造事端的黑手!

他走到黑板前,将线索一一列出:动机?制造混乱,破坏稳定,给政府救灾工作抹黑,甚至可能有着更险恶的政治目的!手段?利用流民饥饿绝望的心理,安插人员混入其中,选择管理相对薄弱的救济点,寻找或制造摩擦点,然后趁乱煽风点火,激化矛盾,引发流血冲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