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大国重工:从穷兵到火力覆盖全球 > 第209章 总师下基层!

第209章 总师下基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就在冯鉴真深入集训基地指导工作的同时,

国防部大楼内,关于军衔制的最终方案也已臻完善。

徐帅的办公室里,

总政治部和国防部办公厅的负责人送来了厚厚一叠文件。

徐帅戴起老花镜一页页仔细审阅。

文件详细规定了新军衔制的等级设置。

军官军衔分为三等十一级,尉官,校官,将官。

其中尉官为上尉、中尉、少尉三级,校官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将官则是上将、中将、少将三级。

非战争时期,不授元帅或大将。

同时,这份方案还恢复了士官和士兵的军衔等级。

文件还明确了各级职务对应的基准军衔。

例如军区级正职至上将、中将,副职至中将、少将。

正军职至少将,中将,副军职至大校,少将,正师职至大校,少将,副师职至上校,大校。

至于

专业技术军官则按其专业技术等级和贡献,授予相应的军衔。

这套体系复杂而严密,其中兼顾了职务、资历、贡献。

旨在建立一套清晰、规范、有利于指挥和管理的军人等级制度。

徐帅看得非常仔细,不时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最后他的目光停留在了一份附带的建议授衔人员名单上。

名单前面都是各总部、大军区、军兵种的领导同志。

建议授衔从少将到上将不等。

这些都比较明确,争议不大!

他的目光缓缓下移,最终定格在了一个名字上——冯鉴真。

名字后面职务栏写着一长串。

“军改委委员,铸剑工程总工程师,国防军事技术总监,国防部特别顾问,陆军装备发展总师....”。

建议军衔栏却不是一个明确的级别。

而是用红笔画了一个醒目的“?”。

按照刚刚方案中的规定。

冯鉴真所担任的任何一个职务都足以让他肩扛金星。

可最终还是卡在一点---资历!

他不知道该不该为冯鉴真破例。

破例当然简单,冯鉴真的功绩足以让他为之破例。

他怕的是破例后所带来的影响。

有如此年轻的将官作为先例,日后会不会有心思不正的人利用这点...

这是一个问题。

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沉默。

总政干部处的同志谨慎地开口。

“徐帅,关于冯鉴真同志的授衔问题,我们反复研究过。”

“论其职务重要性和对国家的贡献,授予将官军衔毫不为过,甚至可以说绰绰有余。”

“北疆之战,他居功至伟!但是他的年龄和军龄实在是.....太特殊了。”

“破格也需要有个限度,我们担心如果直接授予少将甚至更高军衔,可能会在内部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议论和影响!”

徐帅没有说话,只是用手指轻轻敲击着那个问号。

他理解总政同志的顾虑,军队内部论资排辈的观念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改变。

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将领,在龙国军队的历史上确实是前所未有的。

但他更深知冯鉴真所做出的贡献,早已超越了年龄和资历的范畴。

“铸剑”工程的成功,北疆决战的胜利!

不仅仅是几件新式武器,而是真正扭转国运,奠定未来数十年和平发展基石的战略级功勋!

这样的功勋若不能得到与之匹配的荣誉,不仅是冯鉴真个人的损失。

更是向全军、全国传递一个错误的信号——创新与贡献,仍需为陈规陋习让路。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