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长公主的婚事·三人行(1 / 2)
恭华恍恍惚惚步出苏府,心神全然被苏瑾那番话搅得翻江倒海。她从未想过,竟有人对自己倾慕至此,肯为她做到这般地步。
她素来厌弃男子——厌弃他们的目光、身躯,厌弃他们的气息与言语,可苏瑾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乃至他身上萦绕的淡淡清洌冷香,竟无半分让她排斥。
她心底清明,这并非自己动了情,而是清清楚楚感知到他那份毫无保留的爱慕。
重回宫中,恭华静坐窗前,满心茫然:莫非从一开始,她便错了?人生难得一良人,她却在最该紧握之时失了分寸,如今良缘将逝,连他也生出了退缩之意。
她不知自己是以何种神情离开苏府的,是失望,是难过,还是深深的懊悔?或许皆有吧。
可难道要就此坐以待毙,任由旁人摆布终身?
忽有精光自她眼底闪过,恭华猛地起身,大步朝外走去。
这举动太过突兀,身旁伺候的宫人皆愣在原地。直到刘嬷嬷沉声喝问“愣着干嘛”,阿若才连忙领着两个宫女,紧随刘嬷嬷身后追了出去。
恭华一路疾行,全然忘了自己长公主的身份,脚下生风,直奔永安宫——她要去找贵妃,做最后一搏。
永安宫暖香萦纡,混着案头檀香漫入鼻端。恭华踏进门时鬓发微乱,气息急促,眼底凝着未散的急切与决绝,全无平日长公主的端庄自持。
“贵妃,”她直奔核心,声音带着难掩的颤意,“为何突然定下英国公世子赵寅为驸马?这门婚事,到底是何道理?”
宣莨正临窗展卷细读,闻言抬眸,清丽眉眼间满是诧异:“长公主?此事并非本宫定夺,何来‘骤然’之说?”
“非你定夺?”恭华上前一步,语气添了几分执拗,“皇兄既将为我择婿之事交托于你,赵寅此人,贵妃怎会事先毫无察觉?既已知晓,为何不提前透个风声,反倒让我这般措手不及?”
这番质问直来直往,带着几分破釜沉舟的莽撞。
宣莨缓缓放下书卷,指尖轻叩案沿,神色渐渐淡了下来,不复方才的诧异:“本宫自然上心长公主的婚事,也几度过问你与苏大公子的进展。可长公主,你还记得每次是如何答复本宫的吗?”
恭华心头猛地一窒,到了嘴边的辩解竟硬生生卡住,半晌吐不出一个字。
宣莨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平静无波:“你每次应答皆模棱两可,既不颔首应允,也不直言回绝,本宫实在难辨,你对苏大公子究竟是满意居多,还是本就无那份心思。”
恭华张了张嘴,想解释当初是借苏瑾暂避纷扰,可那般迂回算计,对着贵妃,终究难以启齿。
“陛下最终拍板的决定,本宫确实不知情。”宣莨抬眸望她,目光沉静如水,“长公主今日来质问本宫,倒不如亲自去养心殿一趟,问问陛下心里究竟是怎么考量的。”
恭华紧紧地盯着她,试图从她的表情中看到一丝破绽,奈何宣莨此人,确如表面,没有什么破绽。
而在她的注视下,宣莨也暗叹了口气,对于她的事,自己已经尽了良心了,光凭她曾经怂恿自己挑拨自己的事情,想在她夫婿一事上为难于她,对她来说都不是难事。
可是成婚是一辈子的事情,她可以在旁的事报复回来,却也不忍心用一桩婚事毁了她。
赵寅此人,她确实早就知晓,但同样也知道,这人品行兼优,实为良配。
此人道德感极高,配她,也是正好。
“本宫绝无虚言,关于你的婚事,陛下比本宫还要上心,他在前朝能接触到的青年才俊,比我这个深宫妇人要来的更多,所以他决定的,本宫没有骗你。”
恭华眼皮微颤,她深吸了口气,往后退了一步,随即说道:“好。我去找他。”
养心殿内檀香袅袅,殿外日光透过窗棂,在金砖上投下斑驳光影。
恭华怀揣着满心焦灼与疑惑踏入殿中,见过礼后,满腹之言尚未吐露,便听得皇兄的声音沉沉传来,不带半分转圜余地:“与英国公世子的婚事,不容有变。”
恭华浑身一僵,心头如遭重锤。
她怔怔望着御座上的皇兄,困惑瞬间席卷了全身——不仅是这不容置喙的决绝态度,更有他语气里的生冷坚硬,与往日那个待她温和纵容的皇兄,判若两人。
“……为何?”她喉间发紧,只挤出两个字,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
齐珩抬眸望她,目光深邃如潭,久久未曾言语。
那视线太过沉重,看得恭华心头愈发不安,竟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眉头紧紧拧起,眼底满是茫然与无措。
“朕以为,以你的聪明,因是明白。”
“明白?不……我不明白。”她迎着他的目光,语气里带着一丝连自己都未察觉的慌乱与抗拒。
见她嘴硬不肯承认,齐珩眉头微蹙,眉宇间拢起几分不耐,沉声道:“真要朕将你的作为,当着你的面一一说出来吗?”
此话落地,满室寂静。
恭华只觉得那一瞬间,鼻腔被什么狠狠堵住了,她喘不过气来。
他知道了?
他知道什么了?
他怎么可能知道?
诸如此类的疑问涌上心头,恭华却不敢再随意开口。
看她这般心虚至极的模样,齐珩往后一靠,长长地吐了口气,将御案上的东西扔在她脚下,说道:“朕当你有胆子想,也会有胆子承认,怎么,莫非你觉得,自己所行之事闭塞视听,不会有人察觉?你就那么笃定,你的想法,你的作为会天衣无缝吗?”
恭华捏着拳,浑身都抖了起来。
“还是你以为,如今的皇宫还和过去一样,朕是那无能的帝王,你的那些小动作,朕一无所知?”
恭华死死咬住唇,垂头看着脚边的纸张,蹲下去捡了起来,几乎是瞪着眼,看着上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