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1977:雪夜断亲,我猎尽山珍养知青 > 第620章 继续建厂

第620章 继续建厂(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蔡全有在一旁连连点头,他的手上布满了老茧,那是常年修理汽车留下的痕迹:“可不是嘛,有时候配件断货,客户的车在店里放半个月,人家天天来催,我们急得睡不着觉。”

“有一次一个客户急着用车,还跟我们吵了一架,最后没办法,我只能托人从粤东再调货,多花了好几千。”

赵全军停下脚步,转过身看着夫妻俩,他知道他们的难处,这也是他决定拉他们一起建厂的原因:“所以我才找你们来,咱们合资建配套厂,生产汽车蜡、修理工具、美容耗材这些东西。”

“技术上不用愁,我已经联系好了,从阿美莉卡买专利和机器,下个月就能运到国内。”

“咱们的成本优势摆在这,国内人工便宜,原材料也容易找,到时候不管是供给你们的门店,还是卖到国外,都能赚钱。”

徐慧珍眼睛一亮,可随即又皱起了眉头,她不是不心动,只是现实的困难摆在面前:“建厂是好事,可这投资..........”

“我们开十几家门店已经把家底掏空了,去年为了扩张,还跟别人借了点钱,实在拿不出多少钱。”

蔡全有也跟着叹气,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烟盒,里面只剩下几根烟:“是啊,全军,这可不是小数目,五千万听着就吓人,我们俩心里没底,万一赔了,这辈子都翻不了身。”

赵全军早就考虑到了他们的难处,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初步的预算,字迹工整清晰:“我算过了,开这些厂子,总共不到五千万人民币。”

“我个人出百分之九十,占百分之八十的股份,多出来的百分之十,是给慧珍姐的管理股,你懂管理,厂子建成后,还得靠你盯着。”

“另外,政府有针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政策,利息低,还款期限也长,慧珍姐你不是有不少古董吗?”

“把那些不常用的挑几件,找个靠谱的拍卖行卖了,凑凑就能解决剩下的钱。”

徐慧珍和蔡全有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惊讶。

五千万的投资,赵全军承担大头,还愿意给管理股,这样的条件在1980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徐慧珍咬了咬牙,她确实舍不得那些珍藏多年的古董,可一想到能跟着赵全军干一番大事业,不用再看别人脸色进货,又下定了决心:“行!我回去就挑几件古董,找你认识的拍卖行问问价,凑够五百万。”

“这生意,我们干了!”

她说这话的时候,眼神里满是坚定,之前的犹豫和担忧一扫而空。

蔡全有也跟着点头,他把烟盒里最后一根烟拿出来,点上吸了一口,脸上露出了笑容:“对,咱们好好干,以后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进货了!等厂子建起来,咱们的门店就能用上自己生产的东西,成本降下来,生意肯定能越来越好。”

赵全军见他们答应,心里也松了口气,随即又严肃起来,他知道1980年的政策环境还比较复杂,必须把丑话说在前面:“不过有件事得跟你们说清楚,现在国内对私营企业限制还多,很多政策还没明确,投资主体得用我在香江的公司。”

“你们暂时没有法律保障,只能先信我。等以后公司法出来了,情况就会好很多,到时候我再把股份转到你们名下。”

徐慧珍和蔡全有心里清楚这其中的风险,现在这年头私营经济还不被广泛认可,搞不好就会出问题。

可他们认识赵全军多年,知道他是个靠谱的人,也愿意赌一把。“我们信你,全军。”

徐慧珍坚定地说:“从你当初建议我们开汽车服务店,我就知道你有眼光,这次我们跟着你干,不后悔。”

接下来就是谈土地的事了。

徐慧珍心里有些犯嘀咕,她坐在招待所的书桌前,手里拿着方天明给的园区土地规划图,眉头紧锁:“咱们想要五千亩地,不知道方主任能给什么价格。”

“现在国营企业还是香饽饽,这园区这么重要,估计当地想把国营工厂塞进来,咱们这点投资,能竞争过人家吗?”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在规划图上划着,心里没底。

赵全军却胸有成竹,他坐在床边,喝了一口招待所提供的花茶,语气平静却充满信心:“放心,土地我以个人名义买,产权放香江公司名下,再低价租给咱们的配套厂用,这样既能减少前期的资金压力,也能避开一些政策上的麻烦。”

“香江的公司在国内投资,政策上会宽松一些,方主任那边我已经沟通过了,他很支持咱们建配套厂,毕竟这能带动当地就业,还能为园区吸引更多企业。走,咱们现在就去找方主任谈!”

蔡全有看两人还在商量,忍不住催促,他已经把行李收拾好了,就等着谈妥土地的事好回北京准备资金:“别聊了,赶紧去吧!这园区肯定有不少人盯着。”

“现在能有这么好的机会不容易,晚了就来不及了。”他说着,就拿起放在椅子上的外套,催促两人出发。

赵全军笑着摇了摇手上的车钥匙,那是一把黑色的卡罗拉车钥匙:“走!我从沪城稻壳汽车展览店借了辆车,这次不用麻烦官方的车了,咱们自己去,谈事情也方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