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火种计划(2 / 2)
“臣妾(厉欣怡)必将调动四海之财,助方舟建成!”厉欣怡的声音同样坚定。
“研究院,必将穷尽毕生之力,叩问灵炁永生之门!”陈芝儿立下誓言。
没有时间悲伤,没有时间犹豫。
整个大夏帝国,如同一部上紧了发条的最高效机器,开始为了生存,为了延续,而进行一场悲壮而宏大的冲刺!
---
永昌十二年,秋。
朕所在的探索舰队,没有返航。我们如同宇宙中的孤舟,留在了这片危机四伏的星域。
“永昌号”及其护卫舰只,依托临时基地,开始对废墟进行更谨慎、更具目的性的探索。我们不再试图接触怨灵主体,而是利用改进后的“灵炁共鸣探针”,如同考古学家般,小心翼翼地挖掘着那个逝去文明留下的数据碎片,拼凑着关于“收割者”与宇宙真相的拼图。
叶寰的灵能操控愈发精妙,成为探索中抵御零星怨灵侵袭的坚实盾牌。
叶宸的“天生道体”则仿佛一盏明灯,在某些特定区域,能引动废墟中相对平和、未被污染的记忆光点自发汇聚,提供了不少宝贵信息。
我们了解到,那个文明自称“星灵族”,其灵炁(源流)科技高度发达,却依然在“收割者”面前不堪一击。“收割者”似乎并非某种具象的生物舰队,而更像是一种宇宙规律的清理机制,或者说……一种我们尚无法理解的、更高层次的存在。
时间,在紧张的探索与研究中飞逝。
帝国本土,每隔一段时间通过通道传来消息:方舟龙骨已铺设……遴选工作启动……灵炁意识上传研究取得初步突破,已能在实验室环境下短暂维持小白鼠的意识灵体……
每一个消息,都承载着希望,也伴随着倒计时的滴答声。
永昌二十二年,春分。
第二次通道开启之日。
一艘经过改装、满载着帝国本土输送来的最新补给、技术资料以及一批自愿加入远征的顶尖学者的运输舰,穿过通道,与朕的舰队汇合。他们带来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消息——第一艘“方舟级”母舰,“启明号”,已顺利下水舾装!
希望之火,又旺盛了一分。
然而,他们也带来了霍恩海姆从西方辗转传来的、一个令人不安的讯息:罗刹帝国的“神骸”研究似乎走向了极端,他们举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血祭,试图强行激活装置,其国内能量波动异常剧烈,仿佛在孕育着什么不祥之物……
内忧外患,仿佛永无止境。
朕站在“永昌号”舰桥,望着窗外那片永恒的星空,手中握着叶宸刚刚感应到的一缕来自废墟深处的、相对清晰的记忆碎片——那里面,似乎提到了“星灵族”关于灵炁终极应用的某个……“归一之地”的传说。
下一次通道开启,将是十年后。
那或许,也是朕与这支舰队,最后一次探索的机会。
我们必须找到更多的答案,为了大夏,也为了这茫茫星海中,所有挣扎求存的文明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