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合围英军(1 / 2)
在占领越南全境之后,孙望舒以第17师和第28师为后备部队,负责镇守各大城市,以第八军之第8师和18师,第七军之第7师组成西进兵团,继续西进,占领金边,后派遣使节前往泰国沟通。
同时,为了维持解放区的稳定,李希音派遣了一批能力出众的官员进入越南,对其进行治理。
首先,在占领区实行土地改革制度,将被法国殖民者和那些傀儡政府官员巧取豪夺的土地进行再分配,并减免税赋,鼓励农耕,保证百姓生活的更好。
其次,肃清法国殖民势力残余力量,鼓励各地区民族自治,辅助他们建立民主的自治政府,对于那些垄断家族进行打击,保证越南地区新建立的自治政权的民主性和分权性。
鉴于地区特性和语言不通,如果要对其进行直接统治,义军需要投入巨量的政治成本,十分容易影响到中原的平定。
因此政务院在商议之后,给出了一个方案:
第一,义军在推动完成土地改革后,辅助各州府建立民主自治政府,由其组建民主联合政府,义军派遣官员首先进行为期三到五年的辅助建设,并辅助其建立学校体系,培养其本民族之人才,等三到五年之后义军官员逐步退出联合政府,将其政权逐步交还。
第二,义军将会对其进行十年的军事管制,等其联合政府体制彻底完善之后,义军逐步交还其军权,逐步允许其本地组建一定的军事力量。
在决定了这个方案之后,李希音授意政务院成立专门的部门,探索各个自治政府运行规律,探索如何在政权建立过程中实现民主决策和中央集权的平衡、如何保证政府效率和政治透明的问题,建立什么样的机制才能够保证政权长治久安。
李希音意图通过越南各自治联邦的建立,总结政治经验,锻炼基层官员,积累治理经验。
在解决了后顾之忧后,义军开展了对东印度公司的围剿。
经过与泰国协商,义军与太平军构成盟友,开启了第二轮战役,战役分为南北二线。
在北线,由缅甸北部的曾天养部、自印度东进的第一军两个师、孙望舒部一个师和五万泰军,从北、西、东三个方位向盘踞缅甸的毒枭集团和东印度英军发起进攻,将其歼灭于缅甸地区。
同时孙望舒率领两个师与泰军合兵一处,沿着曼谷继续南下,从陆路进攻马来群岛和新加坡等地,封锁马六甲海峡。
此时,英法之远洋舰队尚未赶到,法军在亚洲的殖民力量在越南战役中损失殆尽,英国几乎聚集了其在亚洲所能聚集的兵力,与义军相持,其中约七万余人在缅甸,一万余人在马来西亚,在印度也有几万人。
但是,这些部队里出身于正规英军的并不多,其成分主要包括两个,第一个是东印度公司的武装力量组成的英军,其包括各自听命于英国的海盗团体和各自军事武装,长期从事海盗、人口贸易、毒品贸易,虽然穷凶极恶但战斗力并不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