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血战新加坡(1 / 2)
眼见印度战场上英军迟迟不能够取得什么进展,章西女王和第一师在短时间内都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李希音便放下心来,给曾天养和孙望舒拍去了电报,允许她们发起总攻。
总攻令下达之后,在缅甸战场上,义军首先以师为单位,在保证包围圈的情况下集中了五个师为突进兵力,从南、西和东北三个方向对缅中地区的英军发起进攻,很快就突破了英军的几道防线,然后逐步扫清小型的村镇和据点,逐步将英军分割包围于几个比较大的城市里。
而在新加坡战场,由于一万英军被压缩于一个小小的新加坡,且在之前的半个月里义军采取团级偷渡的方式,派遣部队依次占据了城池外的据点和岛屿,并用火炮封锁了马六甲海峡。
因此,这个战场上义军可以直接发起进攻,不过考虑到强攻的伤亡问题,孙望舒迟迟没有下达进攻命令,而是一步步压缩其作战空间,并源源不断的集中火炮和弹药。
孙望舒不仅集中了近两百门的一百二十口径的野战火炮和十门200毫米的重型火炮,而且还不断地在最前沿阵地组建迫击炮阵地,零林总总建立了二十四个迫击炮阵地,每个阵地都建造迫击炮二十门作用,以此进行密集的精准火力打击。
为了进一步降低伤亡,孙望舒又召集了义军水军,自海上提供火力支援,因此在李希音下达命令的当天,孙望舒便命令义军各部进占城区近郊,各炮兵进行准备,炮兵对英军显露的火炮进行精准打击,消灭英军的火炮部队。
在花了一个小时的集火后,义军将城墙上英军的火炮点全部清除,之后孙望舒命令各部减去伪装,大大方方的显露出来,在距离城墙六百米处迅速用沙袋修筑攻势,然后招来上百名当地人,让他们用当地的语言进行喊话,说明义军将于明日展开为期三天的炮击和进攻,不想死的就赶快投降。
英军内部顿时乱成一团,但由于其指挥官比较坚决,当场击毙了两名想要投降的军官,并要求加快修建工事,因此并没有出现成建制逃亡的事情,只是在晚上之后还是有几百名新加坡籍和马来西亚籍的士兵举着白旗,悄悄的出城投降,义军在简单查了他们一下后,发现这些都是驻军,问题不是很大,于是基本上就判处了半年左右的劳动改造,然后就让他们去吃饭去了。
到了第二天白天,英军内部加强了戒备,就没有人逃跑了,且义军发现在海峡南岸有自印尼等地而来的英军和本地武装聚集,孙望舒便明白这些人没有死心,于是在上午八点开启了炮击。
义军火炮部队分为三组,轮番进行不间断的炮击,无数的炮弹划过天空,狠狠地砸到城市之中,一片片城墙在炮火的呼啸声中化为了废墟。
与此同时,孙望舒调集了三个团的精锐部队,在水军掩护下进入南岸,在达奈击溃刚来救援的英军一部约一千人后,分兵突进,连续击溃了没有来得及合兵的几支英军援兵,并最后将剩余的四千人赶回到城池里,闭门不出。
下午六点,义军停止了炮击,义军地面部队趁着最后一轮炮火掩护,迅速突进到城区外围,逐个肃清地堡,战至晚上八点,基本占领了城边的碉堡和城池废墟,将英军压缩在城区内部。
之后,孙望舒召见了昨日投降的几百名英军,看着他们瑟瑟发抖的脸色,笑着问道:“今天的进攻你们看到了吧?”
这些士兵顿时想起白天看到的无数炮弹,脸色刹那间就白了,颤颤巍巍的回应:“看到了!”语气中满是恐惧和庆幸。
“那好,常言道,上天有好生之德,我也不愿意在见到你们城内的同僚时只能看见他们的骨灰,不,连骨灰都见不到,所以,你们有没有兴趣去劝劝你们的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