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觉醒农女造反路 > 第202章 平衡发展

第202章 平衡发展(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随着时间的推移,义军与另外两家的势力差距将会越来越大,最终形成无法弥补的战力鸿沟。

没想到就在这样的危局下,清廷内部也出现了分歧,掌握了大权的慈溪太后与慈安太后双方相互政权,并与恭亲王一党形成三足对峙,原来的八位顾命大臣的党羽也联合起来,共同对抗两宫太后和恭亲王,四方势力开始倾轧,偏偏此时恭亲王指挥的武汉会战新败,恭亲王忙着带兵,无法回朝。

清廷其他派系于是趁着恭亲王短时间无法回朝的机会,对其党羽进行打压,并通过扶持曾国藩、李鸿章等汉军将领的手段分化瓦解其军队控制权。

同时,清廷内部贪腐严重,致使国库进一步亏空,随着义军减弱进攻步伐,清廷各级官吏又开始克扣军饷,致使很多清军逐步沦为流寇。

当年10月,在杨金娥轮番进攻下,义军攻破襄阳,襄阳守将率领五万残兵投降,杨金娥于是将主力移动至南阳,直接将兵锋对准了洛阳、许昌等中原腹地。

与此同时,天王洪秀全也肆意纷纷王位,希望能够激励士气,结果反而导致了太平天国内部的混乱,政令无法同意,更麻烦的是,那几千名王爷每一个都忙着建造王府,迎娶王妃和其他妃子,大兴土木,逐步失去民心。

而义军也对其进行战略封锁和压缩,至当年农历腊月,·义军彻底夺取了福建全境,将太平军压制在皖南、苏南和浙江地区,使其成为三方里地盘最少的一方。

当年年底,李希音于湖南召开军事会议,讨论下一年的作战规划。

将领杨金娥等人主张进取中原,石蛮等将领则认为,太平军地盘最大不过两个省,人数却不少,如果义军再次北伐,其必定还会威胁义军后方,还不如先向东攻取太平天国,除去这一心腹大患,然后寻机发动全面北伐,一战而定天下。

杨金娥则认为,太平天国本源不损,且有坚固城池固守,兵力也有数十万,如若要平定它,至少需要动用倾国之兵,而义军有六个军被牵制在江北,如果抽调回来,则北方防御就会薄弱。

反之,清廷经过武汉会战,元气尚未恢复,又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遭受义军的持续打击,其国力衰退至顶点,中原之地又一马平川,没有险峻的关隘进行防守,如果可以出动四到五个军,杨金娥就可以保证在一到两个月在中原地区进行一次战略决战,夺取宏远,将湖北和关中连为一体,甚至夺取整个黄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广袤中原之地,至少把清廷彻底打残。

之后,再集中大军于扬州等地,从数百里江面从北向南渡江,直击南京,平定太平天国。

为此,李希音带着众将进行了半个月的沙盘推演,最终还是采取了先取中原,再平江南,最后北伐的战略方针,并形成了几次战役的作战预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