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番外:贾敏3(2 / 2)
贾敏抬起泪痕未干的脸,眼神却清醒得可怕。
“母亲,我们没有证据。”
“现在动她,只会让她反咬我一口,坐实了那些脏水。”
贾母看着跪在地上,一夜之间就褪去所有天真的小女儿,心中既是欣慰,又是锥心的酸楚。
经此一劫,她的敏儿,长大了。
“你说得对。”贾母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冷厉。
她不动王氏,不代表她会放过王氏。
当晚,贾母便亲自挑了两个眉眼出挑、身段窈窕的丫鬟,以“二爷房里人少,恐夫人劳累”为由,命人送去了贾政的院子。
这既是敲打,也是羞辱。
王夫人心里有鬼,面对婆母这“体恤”为名的诛心之举,她连拒绝的余地都没有。
当晚,她眼睁睁看着那两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丫鬟,进了贾政的房中,一夜未出。
她气得咬碎了银牙,呕得满嘴血腥气,却只能咬牙收下,暗恨不已。
她没想到,看着绵软的小蹄子,看着单纯,竟也长了满身的刺。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
不知从何处起,京中渐渐有了风声。
说荣国府的千金,在护国寺与男子私相授受,行为不检。
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虽未指名道姓,但矛头所向,不言而喻。
很快,北静王府便有了反应。
北静王妃寿辰将至,京中各家权贵府邸都陆续接到了请帖。
唯独荣国府的门前,冷冷清清。
这般刻意的怠慢与疏远,代表着什么意思,贾母自然心知肚明。
“岂有此理!”
贾母捏着早已准备好的礼单,气得浑身发抖。
北静王世子世无澈,也算是她看着长大的青年俊彦,两家也早有默契,只等世子从南疆凯旋。
如今,不过一些捕风捉影的流言,北静王府便如此作践她的敏儿!
看着因流言而日渐沉默消瘦的女儿,贾母心如刀割。
她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宝贝,绝不能受这份委屈。
既然北静王府无情无义,那这门亲事,不要也罢!
气闷之下,一个清朗挺拔的身影,闯入了贾母的脑海。
“去,给我查查那位姑苏林公子,查仔细些。”
消息很快回来。
林如海,苏州人士,祖上四代列侯,家学渊源,是真正的清贵书香门第。
其人更是才学惊艳,此次春闱,直指三甲。
家世,人品,相貌,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贾母看着手中的调查结果,越看,越满意。
皇家的人事,复杂难测。
北静王府的凉薄,也让她后怕。
敏儿经此一劫。
她不求别的,只求一个家世清白、安稳可靠,能真心疼惜她的良人。
眼下这个林如海,不仅人品才学无可挑剔,更对敏儿有救命之恩。
又知晓内情,断不会因外界流言而轻看她。
这简直是上天送到眼前来的佳婿人选!
贾母打定了主意,便寻了个机会,与贾敏在房里剪烛夜谈。
“敏儿,北静王府水太深,王妃更不是个好相与的。”
“他们对你轻慢,是他们有眼无珠,配不上我的敏儿。”
贾母轻抚着女儿的秀发,话锋一转。
“祖母想把你,许给那位林公子,你意下如何?”
贾敏正在剪烛花的手微微一顿。
火光跳跃,映得她脸上忽明忽暗。
她想起了世无澈,那个如清风明月般的男子,心中泛起一丝苦涩的涟漪。
但她更想起了近日的流言蜚语,想起了北静王府的冷漠,也想起了林如海那坚实可靠的背影……
一个是镜花水月的念想,一个是触手可及的安稳。
她已经不是那个只知风花雪月的少女了。
贾敏缓缓放下剪刀,抬起头,看向贾母。
眼中虽有水光,更多的,却是劫后余生的清明与决断。
“女儿,但凭母亲做主!”
半月后,春闱放榜。
林如海,高中探花。
圣上亲赞其“才堪当世,貌比潘安”,一时风头无两。
紧接着,荣国府便请了官媒,正式向林家提亲。
林如海想起护国寺那个于绝境中持簪自卫、清冷坚韧的女子,没有丝毫犹豫,便应下了。
一桩震动京城的婚事,就此定下。
王夫人在自己的院子里听到消息时,正端着一碗燕窝粥。
她手一松,“啪”的一声,上好的官窑瓷碗摔得粉碎。
她费尽心机,不仅没能将贾敏踩进泥里。
反而歪打正着,为她铺就了一段人人称羡的锦绣良缘!
她呕得几乎要吐出血来。
但她很快又镇定下来,抚摸着袖中那枚小小的香囊,脸上浮现出一抹阴冷的笑。
来日方长。
就算你嫁了人,成了风光无限的探花夫人。
你这辈子的把柄,也依旧死死地攥在我的手里。
总有一天,我会让你,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