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烽烟起(2 / 2)
甚至易子而食的惨剧,也开始在军营阴暗的角落里发生。
疾病也随之而来,缺医少药,每天都有尸体,被随意抛弃在路旁。
这支庞大的军队,尚未看到敌人的影子。
就已经因为自身的疯狂和腐败,而变得千疮百孔,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它不像是一支,去征服的军队,更像是一股,移动的灾难源。
一路自我消耗,一路散播,死亡和仇恨。
第三幕:胡骑谋
大军行至,洛水之畔,暂时扎营休整。
或者说,是不得不停下来,因为混乱和饥饿,已经让军队难以前行。
夜幕降临,连绵数十里的营盘,灯火稀疏,如同鬼火。
更多的是黑暗中,传来的呻吟、哭泣和压抑的争吵。
在营地边缘,一片相对独立的区域,羌人首领姚苌的营帐中,灯火通明。
姚苌年约四旬,面容精悍,眼神中带着羌人特有的桀骜,和历经风霜的狡猾。
他此刻正与几名心腹族弟和将领密议,面前摆着简陋的酒肉,但无人有心思享用。
“兄长,这仗没法打了!”一名年轻的羌将愤愤道。
“苻生根本就是个疯子!他把我们当炮灰!”
“你看看这一路,死的、跑的,比打仗死的还多!”
“再跟着他走下去,我们姚羌这点家底,非要全部葬送在河北不可!”
另一人接口道:“是啊首领!军中缺粮,兵无战心。”
“慕容恪是什么人?那是鲜卑战神!就凭我们现在这乌合之众,去攻打龙城?”
“简直是送死!苻生自己想找死,何必拉着我们陪葬?”
帐内众人群情激愤,都对现状和前途,感到绝望。
姚苌默默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比其他人看得更深。苻生的疯狂和倒行逆施,他早已看在眼里。
这次北征,更让他确信,苻生的末日快到了。
“苻生…气数已尽。”姚苌终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冷静。
“他如此折腾,关中根基已毁。你们觉得,长安城里,会没有人有想法吗?”
众人一愣,看向姚苌。
“东海王苻坚,宽厚仁德,素有贤名。其谋主王猛,更有经天纬地之才。”
“他们会坐视,苻生将苻氏基业,彻底败光吗?”
姚苌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我料长安,不久必有大变!”
心腹们面面相觑,眼中露出希望之色,“首领的意思是…”
“我等如今,只需保存实力,静观其变。”姚苌压低了声音。
“传令下去,让我们的儿郎们,收紧队伍,远离中军。”
“遇到‘征粮’,做做样子即可,不必真的去拼杀。”
“遇到燕军…未得我令,绝不接战!”
“一旦…一旦长安有变,或者前线溃败,我等立刻掉头西返!”
“西返?回陇西?”
“不!”姚苌眼中,闪过一丝野心,“关中大乱,正是英雄用武之地!”
“若苻坚成功,我等便顺势归附,以拥立之功,搏个前程!”
“若苻坚失败,关中无主…”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尽,但眼中的光芒已经说明了一切。
类似的密议,也在匈奴郝度元,以及其他部落首领的营帐中进行着。
这些胡酋们,个个心怀鬼胎,打着保存实力、待价而沽的算盘。
苻生妄想驱使他们为前锋,却不知自己早已失去了,对这支力量的最后控制力。
反而在身边,埋下了一颗颗,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北征大军的外壳还在,但其内部,早已是离心离德,危机四伏。
只等一个火星,就能将这庞大的混乱彻底点燃、炸碎。
第四幕:雀南飞
就在苻生的大军,在关中大地缓慢蠕动、自我消耗之时。
几只轻捷的“燕雀”,却以更快的速度,悄无声息地,飞越了黄河天堑。
他们是慕容燕国“镜鉴台”,最精锐的信使。
早在苻生,刚刚发出北征狂言、长安一片混乱之时。
潜伏在关中的燕国细作,就已经将这份惊天动地的情报,用最优先级送回了国内。
黄河冰棱初融,水流湍急。
一艘看似普通的渔舟,在夜色的掩护下,艰难却坚定地,划向南岸。
船头,一名精悍的汉子,身披蓑衣,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两岸。
他怀中,贴身藏着一份密信,内容正是关于苻生倾国之力、欲图龙城的详细情报。
一上岸,早有接应的人,牵来快马,信使翻身上马。
一刻不停,沿着驿道,向着龙城方向,疾驰而去。
马蹄踏碎,沉寂的夜色,将来自关中的警报,火速传递。
几乎在同一时间,类似的信使,也从其他渡口过河。
沿着不同的路线,奔向同一个,目的地。
他们必须确保,无论如何,这份情报必须送到,燕主慕容俊和慕容恪手中。
龙城,燕国皇宫,慕容俊的身体,近来一直不大好,时常咳嗽。
当他接到,来自关中的加急密报时,正在暖阁中饮药。
他展开密信,只看了一眼,便猛地坐直身体,脸色骤变,引发了一阵剧烈的咳嗽。
“咳咳…疯…疯子!苻生这个疯子!”他喘息着,将密信拍在案上。
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惊怒,“倾国之兵?御驾亲征?他…他真敢来!”
虽然燕国国力正盛,慕容恪更是百战名将。
但面对一个彻底疯狂、倾巢而出的敌人,尤其还是苻生这样以残暴着称的对手。
慕容俊依然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心理上的不适。
这完全是,不按常理出牌的,亡命之徒!
“快!快传慕容恪入宫!不…等等!”慕容俊很快冷静下来。
他知道弟弟慕容恪,此刻正在邺城前线,全力围攻冉闵,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八百里加急!将此讯立刻送往邺城大营,交予慕容恪亲览!令他速速决断!”
他知道,这个突如其来的变局,可能会彻底打乱,慕容恪的战略部署。
是继续围攻邺城,毕其功于一役?还是分兵回援,确保龙城根本之地?
与此同时,他也立刻召集留在龙城的重臣,如慕舆根、皇甫真等,商议应对之策。
加固城防、调动兵马、囤积粮草、安抚民心…一系列命令,从皇宫中发出。
整个燕国南部,开始因为这则来自关中的疯狂消息,而紧张地动员起来。
烽烟,虽未在边境点燃,但战争的警讯已响起。
已经随着那几只南飞的“燕雀”,提前渡过了黄河,惊动了北方的巨鹰。
慕容燕国,这台强大的战争机器,开始缓缓调整方向。
准备应对来自西面的、不可理喻的疯狂冲击。
而此刻,尚在邺城城外,军营中的慕容恪。
还未收到这则,即将改变他全盘计划的消息。
他正凝望着眼前那座伤痕累累、却依旧顽强屹立的孤城,计算着最后总攻的时机。
东西两线,两位风格迥异的王者,一位理智如冰,一位疯狂如火。
他们的意志,即将通过这支庞大的、混乱的军队。
发生第一次间接的、却可能石破天惊的碰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