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汉障不臣土 > 第261章 新皇帝

第261章 新皇帝(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清算苻生时期,军中为虎作伥、民愤极大之将领,提拔有功、有德之将士。”

“要安抚好北征大军,派干员持朕手谕前往,宣布赦令,整编军队,稳定军心。”

“此事由邓羌、张蚝负责!必要时,可调兵弹压,冥顽不灵者!”

“末将领旨!”两位悍将抱拳,声如洪钟。

一道道诏令,如同救命良药,被飞快地拟定、用印、颁发出去。

它们的目标,明确而直接:止乱、安民、收心、稳军,这是新政权立足的根本。

苻坚看着,这些诏书被送走,轻轻吐出一口浊气,但眉头并未舒展。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诏令能否顺利执行?地方官是否阳奉阴违?

被触动的利益阶层,是否会反弹?庞大的北征军,是否会接受整编?

这一切,都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后续更细致的政策,来保障。

“陛下,”王猛低声道,“当务之急,是让关中,喘过这口气。”

“后续的均田、律法、吏治、乃至…西边之事,需一步步来。”

苻坚重重点头:“朕明白,饭要一口口吃。景略,有你在,朕心稍安。”

他看向殿外,仿佛能看到,那些诏令正化作飞驰的马蹄。

将新君即位的,第一缕仁政之风,吹向满目疮痍的关中大地。

第三幕:希望燃

新君即位、颁布仁政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速传遍了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其带来的效果,几乎是立竿见影的,首先变化的是声音。

街市上,那种死寂的、恐惧的压抑感,开始消散。

虽然人们依旧谨慎,但开始有了,低声的交谈。

话题无一不是,关于昨夜宫变和今天的新诏令。

“听说了吗?新皇帝登基了!是东海王!”

“阿弥陀佛!苍天有眼啊!那个魔王…终于死了!”

“真的假的?征发取消了?能回家了?官仓要放粮了!城东已经开始设粥棚了!”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百姓走出家门,相互打探、确认着消息。

当他们看到一队队士兵,确实不再凶神恶煞地抓丁抢粮,反而开始维持秩序。

甚至帮助,张贴安民告示,怀疑渐渐变成了,难以置信的惊喜。

紧接着变化的是景象,城东、城南几个主要的粥棚点,迅速排起了长龙。

虽然粥依然稀薄,但那是官家放的赈济粮!

对于饥饿已久的百姓来说,这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热粥的蒸汽袅袅升起,混合着百姓们,感激的涕泣和低语。

构成了一幅,与昨日截然不同的画面。

一些被临时征用,用作军营或仓库的民宅开始腾退,原主人战战兢兢地返回。

发现家当虽损失惨重,但至少房子还在,没有被焚毁。

街头巷尾,开始有零星的商贩,大着胆子摆出摊子,售卖一些最简单的物品。

空气中,那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和绝望气息。

似乎正在被,微弱的米香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生机所取代。

在北城门口,出现了另一幕景象,一群群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的民夫。

拿着官府发放的、盖着新玺印的文书和一点点干粮,正被有序地放出城去。

他们是第一批,被遣返的征夫,脸上带着茫然、激动和归心似箭的迫切。

“能回家了…真的能回家了…,娘…儿子回来了…”

哽咽声、欢呼声、相互搀扶的身影…汇成一股,悲喜交加的洪流,涌向城外。

也将新君即位的消息,和一丝微弱的希望,带往四方乡野。

当然,并非所有问题,都已解决。

粮食依然紧缺,物价依然高昂,失去亲人的悲痛,依旧弥漫在许多家庭。

但对这座,饱经摧残的城市而言,最可怕的严寒,似乎已经过去。

尽管依旧贫瘠,但春天的第一缕微风,已经悄然吹拂而过。

民心,这最难以捉摸,却又最强大的力量。

开始以一种,缓慢而真切的方式,向着太极殿中的那位新君汇聚。

第四幕:暗影旧

然而,在初生的希望和秩序之下,深层的暗流,与危机并未消失。

只是暂时被压制,或转入了更隐蔽的状态。

皇宫一角,原本属于赵韶的奢华住所已被查封,吕婆楼正带着暗卫,进行彻查。

他们从暗格、地砖下,搜出了大量,来不及转移的金银珠宝。

与各地官员,往来的密信、以及一些记录着,阴私把柄的账册。

“果然搜刮了,不少民脂民膏。”吕婆楼冷笑,“把这些东西都登记造册,入库。”

“密信和账册,交给景略先生,这里面,说不定能挖出不少东西。”

这些罪证,既是清算苻生余孽的依据,也是王猛日后整顿吏治、掌控朝局的利器。

长安城中,某些深宅大院内,气氛却与街市的热闹截然不同。

一些与苻生关系密切、或是在其暴政中获益的官僚和豪强,此刻如坐针毡。

他们紧闭大门,私下密会,交换着惊恐和不安的信息。

“苻坚小儿,竟真让他成了事!”

“王猛那个寒门竖子,如今一步登天!他必不会放过我们!”

“那些诏书,说得倒是好听!与民更始?怕是秋后算账吧!”

“听说…听说强汪死了,他的人也被清洗了…”

“我等该如何是好?坐以待毙吗?”

有人试图暗中串联,寻找对策;有人则开始秘密转移财产,准备后路。

还有人抱着侥幸心理,打算观望风色,甚至试图通过,贿赂新朝权贵来保住地位。

一股不安和抵触的暗流,在阴影中涌动。

而在更远的地方,被苻生强行裹挟北征的大军,此刻正陷入,更大的混乱。

主帅苻生,已死的消息已经传开,军心彻底瓦解。

各部将领,有的不知所措,有的试图掌控部队。

有的则想率军返回关中,却又担心被新军清算。

匈奴、羌人部落更是蠢蠢欲动,随时可能脱离大军,各自散去,甚至反过来劫掠秦军。

这支庞大的军队,正处在彻底崩溃和内讧的边缘。

如同一头失控的巨兽,对沿途地区,构成着巨大的威胁。

对此,苻坚和王猛早有预料。“派往军中的使者,必须精明强干。”

“既要宣示陛下仁德,赦免胁从,也要暗藏锋芒,申明军法!”

王猛对即将出发的使者面授机宜,“重点是稳住中下层军官,争取他们的效忠。”

“对于冥顽不灵的首恶,必要时…可借刀杀人,或许以重利,分化瓦解。”

西边,关于“狼主”的零星消息,依旧通过冰井台的渠道,断断续续传来。

如同远天的闷雷,提醒着苻坚和王猛。

最大的外部威胁并未消失,反而可能因为关中的剧变,而加快东进的步伐。

新君即位,万象更新,只是表象。苻坚和他的团队,在播撒下仁政种子的同时。

也必须时刻警惕地,注视着那些隐藏在,光明之下的阴影。

并准备好,用更强大的力量和更智慧的手段,去应对接下来的惊涛骇浪。

长安的暗流,从未真正平息,只是在新的格局下,开始了新的涌动。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