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物资到(1 / 2)
第一幕: 雪中炭
凛冽的寒风中,一支庞大的运输车队,正在太行山的崎岖道路上,艰难前行。
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
拉车的牛马喷着白气,每一步都走得,异常吃力。
车队前后各有百余名,精锐骑兵护卫,警惕地注视着四周动静。
这是王猛承诺的,第一批援助物资,规模远超冉闵军,所有人的想象。
车队首领是一名中年文官,名叫杜胄,是王猛的心腹之一。
他骑在马上,不断催促着,队伍加快速度,脸上却带着,难以掩饰的忧虑。
“大人,这天气越来越差,是否找个地方暂避?”
副手策马靠近,大声问道,声音被寒风吹得断断续续。
杜胄摇头,语气坚决:“不行!丞相有令,必须三日内送达。”
“冉天王军中,等米下锅,晚一天就多几十人饿死冻死!”
他抬头望了望,阴沉沉的天空,雪花开始稀疏地飘落,看样子一场大雪即将来临。
“传令下去,加快速度!务必在天黑前穿过狼牙谷!”杜胄大声命令。
车队艰难地加速,但沉重的物资,在冰雪路面上行进极其困难。
不时有车辆陷入雪坑,需要多人合力才能推出。
杜胄心急如焚,王猛给他的任务,不仅是运送物资,还要确保安全送达。
这条路线虽然相对隐蔽,但仍可能遭遇,慕容氏的巡逻队或土匪袭击。
更让他担心的是,临行前王猛曾秘密召见他。
透露朝中有人,可能对这批物资下手,要他万分小心。
“大人!前面有情况!”前方探路的骑兵突然返回,神色紧张。
杜胄心中一紧:“怎么回事?”
“山谷出口处,有大量脚印和车辙,似乎不久前有队伍经过!”
杜胄立即下令,车队停止前进,派侦察兵前去查看。
不久,侦察兵回报:“大人,脚印是新的,估计有数百人,向东南方向去了。”
“看脚印纷乱程度,不像军队,倒像是逃难的流民。”
杜胄稍松一口气,但仍不敢大意:“继续警戒前进!派出双倍哨探!”
车队继续前行,终于在黄昏时分穿过狼牙谷,抵达相对安全的地区。
杜胄刚要松口气,突然左侧山坡上,响起一阵尖锐的哨声!
“有埋伏!”护卫队长大喝一声,骑兵迅速组成防御阵型。
但意料中的箭雨并未出现,反而从山坡上冲下一群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的人。
他们手持简陋的棍棒农具,眼中闪烁着饥饿的光芒。
“是流民!”副手惊呼。这群流民约二三百人,大多是老弱妇孺,青壮年男子不多。
他们跪在车队前,磕头哭求:“大人行行好!”
“给点吃的吧!我们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
杜胄心中矛盾,王猛严令物资必须全部送达冉闵军中,一颗粮食都不能少。
但这些流民确实可怜,若不施舍,恐怕他们中许多人,撑不过这个冬天。
护卫队长靠近低声道:“大人,不能给!”
“一旦开头,恐怕会有更多流民闻讯赶来,到时候就麻烦了!”
杜胄看着那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老人和孩子,心中不忍。
他沉吟片刻,终于下令:“取出五石粮食,分与这些百姓。”
副手急道:“大人!这...”杜胄摆手制止:“执行命令!”
“冉天王若知我等,见死不救,必会怪罪。”
“分出五石,影响不大,却能救数百人性命。”
粮食被取出分发给流民,人群中响起一片,感激涕零之声。
许多老人孩子领到粮食后,直接抓起生米就往嘴里塞,显然是饿极了。
杜胄看着这一幕,心中酸楚。乱世之中,百姓如草芥,能救一个是一个。
分发完毕,杜胄正准备带队继续前进,突然一个老者走上前来,跪地叩首。
“多谢大人活命之恩!小老儿有一事相告,以为报答。”
杜胄下马,扶起老人:“老丈请讲。”
老人压低声音:“大人此行,可是前往冉天王营地?”
杜胄警觉起来:“老丈何出此言?”
老人道:“前日有一队人马经过此地,也在打听,去冉天王营地的路线。”
“那些人虽然穿着普通衣服,但步伐整齐,装备精良,不像寻常人。”
“小老儿年轻时当过兵,看得出他们是军人假扮的。”
杜胄心中一惊:“可知他们去向?”
老人指向东南方向:“往那边去了。听他们交谈间,似乎提到什么‘姚’字...”
姚?杜胄立刻联想到,龙骧将军姚苌。
王猛曾提醒他,小心朝中有人破坏,难道姚苌真的暗中下手?
“多谢老丈!”杜胄郑重道谢,命人额外赠予老人一袋粮食。
车队继续前进,但杜胄心中,警铃大作。
如果真有一支伪装队伍,先行前往冉闵营地。
很可能是去搞破坏的,必须尽快通知冉闵和王猛!
“传令!轻装简从,加快速度!务必明日午前,抵达冉天王营地!”杜胄下令。
车队卸下部分不必要的物资,加快行进速度。杜胄派快马先行,向冉闵营地报信。
夜色渐深,风雪越来越大,车队在风雪中艰难前行,火把在风中摇曳,忽明忽暗。
突然,前方传来一阵马蹄声,护卫立即戒备。
却见是冉闵派来的接应队伍,董狰率领的黑狼骑!
“杜大人!天王派我等前来接应!”董狰的声音,透过狼首面具传来。
杜胄大喜:“董将军来得正好!我有要事需,立即面见天王和丞相!”
在董狰的黑狼骑护卫下,车队安全抵达冉闵营地。
此时已是深夜,但营地中灯火通明,冉闵、王猛等人亲自出迎。
看到车队运送的大量物资,营地中响起一片欢呼。
士兵们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多日来的饥饿与绝望,似乎在这一刻得到了缓解。
杜胄顾不上寒暄,立即向冉闵和王猛,禀报流民和那支神秘队伍的情况。
王猛面色凝重:“姚苌果然忍不住出手了!”
冉闵眼中闪过杀机:“那支队伍,现在何处?”
王猛道:“我已派人监视营地四周,但目前尚未发现异常。”
“或许他们见我们有所防备,暂时不敢动手。”
冉闵点头:“加强警戒!所有物资立即清点入库,派重兵把守!”
第二幕 暗流涌
物资的到来,让冉闵营地,焕发了生机。
粮食被分发下去,士兵们终于吃上了,久违的饱饭。
伤兵得到了,药物治疗,死亡率大幅下降。
新的武器装备,替换了破损的旧装备,部队战斗力明显提升。
王猛和杜胄在冉闵陪同下巡视营地,看到士兵们精神面貌的改善,都感到欣慰。
“丞相雪中送炭之恩,冉某没齿难忘。”冉闵郑重道。
王猛谦逊道:“天王言重了,既已立血契,自当同舟共济。”
然而,在这片欣欣向荣的背后,暗流仍在涌动。
慕容昭的医疗帐中,她正忙着,为伤员治疗。
新到的药材让她如虎添翼,许多原本只能等死的重伤员,看到了生的希望。
但就在她全心救治伤员时,一个细微的发现,引起了她的警觉。
在为一名黑狼骑伤员更换伤药时,她发现伤口处,有异常发黑的迹象。
不像是普通感染,倒像是...中毒?
慕容昭心中一惊,仔细检查伤员的情况。
伤员高烧不退,神志模糊,伤口溃烂速度异常快。
“这药是谁给你的?”慕容昭问护理的士兵。
士兵回答:“是今早新发放的伤药,说是秦国送来的。”
慕容昭立即检查,新到的伤药,取少量尝了尝,脸色顿时变了,药中掺有毒物!
虽然剂量不大,但会延缓伤口愈合,甚至导致伤情恶化。
她立即向冉闵和王猛,报告这一发现。
王猛面色凝重,立即下令彻查所有药材,检查结果令人震惊。
至少三成的药材被掺入毒物,若不是慕容昭发现得早,后果不堪设想!
“好毒的手段!”冉闵怒不可遏,“若非阿檀及时发现,不知多少弟兄要遭殃!”
王猛冷静地分析:“药材是在运输途中,被动的手脚。”
“杜胄,你仔细回想,途中可有什么异常?”
杜胄沉思良久,突然想起一事:“在经过黑风峡时,我们曾短暂休息。”
“当时有一支商队与我们同行,他们中也有人受伤,向我们讨要过伤药...”
“我命人给了他们一些,会不会是那时被调包了?”
王猛追问:“那支商队,去向如何?”
杜胄摇头:“不清楚,休息后他们就先行离开了。”
就在这时,董狰进来禀报:“天王,丞相,我们在清点兵器时,发现了问题!”
众人立即前往,兵器存放处,董狰指着几箱弩箭。
“这些箭矢的箭镞有问题,一用力就会断裂,根本不能用!”
检查发现,约有一成左右的箭矢,存在同样问题,显然是被人做了手脚。
冉闵脸色铁青:“好一个釜底抽薪!既送物资,又在掺假,让我们防不胜防!”
王猛却显得相对平静:“这反而,让我安心了。”众人不解地看着他。
王猛解释道:“若是姚苌或朝中其他反对者所为,他们的手段,不会如此温和。”
“掺毒药、做假兵器,虽能造成损害,但不足以致命。这更像是...警告。”
“警告?”冉闵皱眉。
王猛点头:“警告我们不要过于亲密,提醒我们朝中有人,盯着这笔交易。”
“若是真要下死手,完全可以在粮食中下剧毒,那样我们都得死。”
众人恍然大悟。的确,若是在粮食中下毒,整个营地都将遭殃。
对方没有这么做,说明并不想,彻底撕破脸。
王猛继续分析:“从手法看,不像是姚苌的风格。他若出手,必是雷霆万击。”
“这更像是...朝中那些,氐族老贵族的把戏。”
“他们反对援助冉天王,但又不敢违抗陛下旨意,故用这种阴损手段暗中破坏。”
冉闵冷笑:“既然如此,我们便陪他们玩玩。阿檀,你可能解毒?”
慕容昭点头:“毒药剂量不大,可以调配解药。只是需要时间。”
冉闵道:“好!立即调配解药。董狰,将有问题兵器单独存放,日后或许有用。”
王猛补充道:“此事暂不声张,以免影响军心。我们暗中加强戒备,引蛇出洞。”
果然,当夜就有动静了。
凌晨时分,两个黑影悄悄摸近粮食存放处,试图纵火,被埋伏的士兵当场抓获。
审问之下,两人招供是受一个神秘人指使,许诺重金让他们烧毁粮草。
至于神秘人的身份,他们一概不知。王猛下令将两人公开处决,以儆效尤。
同时加强营地警戒,特别是物资存放处的守卫。
经此一事,冉闵对王猛更加佩服:“丞相料事如神,冉某佩服。”
王猛淡然道:“政治斗争,无非如此。”
“明的暗的,真真假假,关键是要看清,各方势力的真实意图。”
然而,就在众人以为危机暂时解除时,更大的麻烦正在酝酿。
慕容云虽败,但慕容恪主力,正在快速逼近。
据探马回报,慕容恪已知晓慕容风叛变和慕容云败北的消息。
大怒之下,亲率精锐前来征讨,距此已不足五日路程!
与此同时,姚苌的部队在返回途中遭袭,姚硕德重伤的消息,也传到了营地。
袭击者身份不明,但手法专业,显然不是普通土匪。
王猛接到密报后,沉思良久,对冉闵道:“天王,形势有变。”
“慕容恪亲征,必是倾巢而出。以我们目前的实力,恐难正面抗衡。”
冉闵目光坚毅:“丞相有何高见?”
王猛走到地图前,指点道:“为今之计,唯有暂避锋芒,转移阵地。”
“我可建议陛下开放边境,容天王部暂入关中休整。”
冉闵断然拒绝:“不可!我部若入关中,必给大秦带来麻烦,且易受制于人。”
王猛早有预料:“那么唯有第二个选择:向南转移,进入东晋境内。”
“虽然东晋朝廷,对天王有所忌惮,但毕竟同是汉家政权,或可接纳。”
冉闵沉吟不语,南下东晋,确实是个选择。
但路途遥远,途中必遭慕容恪追击,风险极大。
就在这时,墨离突然开口:“或许还有第三条路。” 众人目光转向他。
墨离走到地图前,指向一处:“我们可以向东南转移,进入山区,据险而守。”
“这一带地形复杂,慕容恪大军难以展开。同时...”他压低声音。
“我可联系一些旧部,他们在这一带颇有势力,或可提供援助。”
冉闵眼中一亮:“你是说...那些山寨势力?”
墨离点头:“正是,他们虽非正规军,但熟悉地形。”
“擅长山地作战,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王猛若有所思:“此计可行,但需谨慎。”
“那些山寨势力未必可靠,需防其中有人与慕容氏勾结。”
计议已定,冉闵决定采纳,墨离的建议。
向东南山区转移,据险而守,同时联络当地山寨势力。
转移计划立即开始准备,大批物资需要整理搬运,伤员需要安置。
部队需要重新编组,一切都需在慕容恪大军到达前完成,营地中一片忙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