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建康震(2 / 2)
“此举,置陛下天威,于何地?置江北万千,忠于王室的百姓,于何地?”
“莫非王中书,欲效张邦昌、刘豫之事乎?!”
王国宝被噎得,面红耳赤,一时语塞。
谢安不再理会他,转向司马曜,朗声道。
“当务之急,臣有三策……”
“一,即刻授予谢玄、桓冲,临机专断之权,水陆并进,合力围剿,江夏之敌。”
“二,严令沿江诸镇,加强戒备,整军备战,防止冉闵流窜。”
“三,稳定建康民心,筹措粮饷,保障前线供给。”
“臣愿亲赴,前线督师,若不能克敌,愿提头来见!”
谢安此言,掷地有声,既承担了责任,又指明了方略,更将了,王国宝等人一军。
你们除了,空谈和攻讦,可有退敌良策?敢去前线否?
朝堂之上,暂时被谢安的气势,以及清晰思路所慑服。
司马曜在药力、恐慌支配下,含糊地,准了谢安所奏。
一场风暴,看似暂时平息,但谢安知道,暗流更加汹涌了。
王国宝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第三幕:噬国本
退朝之后,王国宝并未回府。
而是径直,潜入后宫,通过心腹宦官,秘密见到了,张贵人。
此刻的张贵人,已无朝堂上,那般娇弱姿态,眉宇间,带着一丝,戾气和得意。
“王中书,今日朝堂之上,谢安老贼,可是风光得很啊。”
她摆弄着,涂满蔻丹的指甲,冷冷说道。
王国宝阴险一笑:“娘娘放心,谢安已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
“他主动请缨去前线?正好!江夏如今是龙潭虎穴,冉闵岂是,易与之辈?”
“谢玄黄口小儿,桓冲老迈保守,此战胜负难料。”
“若胜了,功劳少不了,我们运作;若败了……哼哼……”
“那就是谢安父子,葬送国脉的铁证!届时,陛下和天下人,还能容他?”
张贵人眼中,闪过一丝狠毒:“光是等着可不行,得给他,加点‘料’。”
“陛下近日,心神不宁,正是需要,‘安心’的时候。”
“王中书,你那‘逍遥散’,是不是,该多敬奉一些了?”
王国宝会意,所谓“逍遥散”,乃是他找人,秘制的一种,强效五石散变种。
混合了,更多致幻和成瘾之物,能让人,彻底迷失心志,便于操控。
“娘娘放心,臣已备好,只是……”
“谢安在朝中,党羽众多,若我们,动作太大,恐狗急跳墙。”
“怕什么?”张贵人,嗤笑一声。
“只要陛下离不开,我这‘安神汤’,离不开,你的‘逍遥散’。”
“这建康城,迟早是,你我的天下。至于谢安……他不是,要去前线吗?”
“这粮草辎重,路途遥远,出点‘意外’,不是很正常吗?”
“比如,漕运船只,莫名沉没,或者,押运的将领……突然,生了二心?”
王国宝心中凛然,暗赞张贵人,手段毒辣。
这分明是要,在后勤上做手脚,既要置谢安于死地,又要大发国难财。
“娘娘高见!臣这就去安排。此外,迁都之议,亦可再起。”
“只要陛下,动了迁都之念,谢安若不从,便是不忠。”
“若从了,则威信扫地,江南震动,我等正好,趁乱……”
两人在深宫密室中,窃窃私语,一条条毒计,如同毒蛇般滋生。
目标直指谢安,还有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
他们不惜以,江山社稷为赌注,也要满足个人的权欲。宫闱之暗,甚于战场之险。
第四幕:咽悲声
当建康城的权力顶层,在朝堂和宫闱中,进行着无声的厮杀时。
恐慌的情绪,已经如同瘟疫般,席卷了整个城市。
秦淮河上,往日彻夜不息的,画舫歌船,大多偃旗息鼓。
只有零星几艘,还亮着灯,却也无心笙歌。
船上的士子和妓家们,谈论的皆是,北方的战事,以及逃难的路线。
河水呜咽,仿佛在,提前为这座繁华古都,奏响挽歌。
乌衣巷、朱雀桥,这些高门望族,聚居之地。
虽然表面,还算镇定,但府邸内部,也是人心惶惶。
仆役们,被严令不得外出,主人们,则悄悄收拾细软。
将金银珠宝装箱,随时准备,南逃会稽或吴郡。
往日高谈阔论、评议朝政的雅集,变成了,忧心忡忡的密会。
而普通的市井小民,则陷入了,更直接的恐惧。
米价一夜之间飞涨,盐、布等生活必需品,被抢购一空。
城门口挤满了想要出逃的百姓,却被奉命戒严的军队拦阻,引发阵阵骚乱和哭喊。
谣言四起,有的说冉闵的军队,都是吃人的恶鬼,有的说江北,已是一片焦土。
更有甚者,传言皇帝已经准备,秘密迁都了……
在这片恐慌的暗夜中,不同的力量,也在悄然涌动。
一些忠于谢安、心系社稷的,中下层官员和士人。
自发地聚集起来,商议着,如何稳定民心,支持前线。
他们书写,安民告示,组织乡勇,协助城防。
虽然力量微薄,却代表着这个王朝,尚未完全泯灭的良心。
而另一些,见不得光的势力,也开始活跃。
地痞流氓,趁乱打劫,黑市交易猖獗。
更有一股,神秘的暗流,在散播着,更加消极和投降的言论。
鼓吹冉闵,不可战胜,不如早降,或许还能,保全富贵……
这背后,很难说没有王国宝,甚至北方慕容恪势力的黑手。
建康,这座东晋的政治心脏,此刻正承受着,来自内外部的,巨大压力。
江夏的烽火,不仅映红了长江,更点燃了这座城池内部,积压已久的矛盾与危机。
谢安如同一个,孤独的舵手,试图在惊涛骇浪中,稳住这艘即将倾覆的巨舰。
然而,夜还很长,暗流汹涌,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震动的余波,必将引发,更深层次的裂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