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汉障不臣土 > 第293章 双线战

第293章 双线战(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北线危急,南线告捷。

这是一个极其微妙的时刻,如何平衡这两条战线,将决定冉魏政权的生死存亡。

褚怀璧、墨离、李农、卫铄、慕容昭等核心成员皆在,气氛紧张而凝重。

“天王!”李农独臂按着刀柄,声音沉浑。

“南线已定,董狰、张断可速调主力回援!”

“北线压力太大,敖未水师损失过半,沿江多处据点,危在旦夕。”

“若慕容恪主力,成功渡江,建立稳固桥头堡,则建康危矣!”

“臣请命,率乞活天军剩余主力,即刻增援栖霞山!”

他的建议代表了,最直接的反应,集中所有力量,先确保北线不失。

然而,墨离那嘶哑的声音响起了,如同冷水浇入油锅。

“李将军稍安,南线虽定,然则人心未附,士族心怀叵测,山越其心难测。”

“若此时将董、张二位将军,及其精锐尽数北调,难保江南不会再生乱局。”

“届时我军,腹背受敌,情况更糟。”

他转向冉闵,瓷质面具泛着冷光:“臣以为……”

“当务之急,并非将所有筹码,压向北线。”

“慕容恪势大,其渡江之势,恐难完全阻止,我军需做两手准备。”

“其一,”墨离的手指,指向舆图上,建康周边。

“命张断所部,留部分兵力,协同‘靖难军’稳固吴兴、震慑山越。”

“其主力铁林军,立刻北返,加强建康城直接防务。”

“董狰所部黑狼骑,机动性强,可令其不必返回建康。”

“而是沿江西进,游弋于采石、历阳一带江岸,寻找机会。”

“袭击燕军,后续渡江部队或粮道,牵制其兵力,减缓正面压力。”

“其二,”他手手指又指向江北,“慕容恪倾力南下,其后防空虚。”

“可命‘无相僧’、‘鬼车’加大活动力度,在江北散播谣言。”

“策动刘显等匈奴残部,再次起事,甚至……”

“可与关中苻坚方面进行有限度的接触,暗示其北上牵制慕容燕国的可能性。”

“其三,启用‘地藏’网络,不惜代价一切代价。”

“从荆襄、甚至通过海路,高价收购粮食、箭矢,补充消耗。”

墨离的策略,更加冷静,也更加狠辣。

他不是单纯地,增兵北线,而是试图通过,稳固后方……

侧翼牵制、背后捣乱、补充资源等多种方式,来平衡战局,

将一场看似必败的,正面防御战,拖入一场消耗战、混乱战。

褚怀璧沉吟道:“墨离先生之策,老成持重。”

“然则,北线压力,确实巨大。”

“若无一支援军,恐敖未将军和张断将军,留下的防线,难以久持。”

“是否可令苏冷弦、秃发叱奴所部的机动兵力。”

“放弃清剿,残余叛乱,立刻北上,增援沿江要隘?”

卫铄冷声道:“资源方面,抄没义兴周氏等叛乱家族所得,可暂解燃眉之急。

“但长期消耗,仍难以为继。”

“必须尽快打通太湖漕运,并加大与岭南士蕤的净盐贸易,换取粮食。”

慕容昭轻声道:“伤员数量激增,医官营药物紧缺。”

“尤其是金疮药,还有防治瘟疫的药材。需尽快补充。”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复杂的局势、有限的资源和严峻的挑战,摆在了冉闵面前。

冉闵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舆图,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权衡着每一个建议的利弊。

北线的惨烈,南线的血腥,资源的匮乏,人心的浮动……

千钧重担,系于他一身。

他深知,李农的策略风险巨大,可能导致后方不稳。

墨离的策略更为全面,但需要时间,而北线最缺的就是时间。

褚怀璧的折中方案,或许是可行的第一步。

片刻之后,冉闵猛地抬头,眼中精光爆射,决断已下。

“准墨离所奏战略为总纲!”

“李农!”

“末将在!”

“命你即刻率领,乞活天军主力,增援栖霞山防线!务必守住!”

“告诉敖未,水师可酌情后撤休整,但岸防寸土不能让!”

“遵命!”

“传令张断!留五千‘靖难军’,及部分铁林军稳固吴兴。”

“其本人率铁林军主力一万,即刻北返,入驻建康城外大营,作为总预备队!”

“传令董狰!不必回建康,黑狼骑全部西进,沿江机动,寻机歼敌!”

“授予其,临机专断之权!”

“传令苏冷弦、秃发叱奴!放弃清剿,率领所有机动兵力。”

“立刻向石头城、白石垒方向集结,归敖未统一调度,加强沿江防御!”

“墨离!江北搅乱、关中接触之事,由你全权负责!”

“卫铄、褚怀璧!资源整合、后勤保障、民夫征调……”

“由你二人协同,务必维持,前线供应!

“慕容昭,医官营所需,列出清单,优先调配!”

“诸君!”冉闵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响彻殿内。

“此乃存亡之战!望尔等戮力同心,各司其职,共渡难关!”

“诺!”众人轰然应命,迅速散去执行。

一道道命令,如同精准的齿轮,开始驱动整个冉魏政权,这架庞大的战争机器。

在南北两条战线上,进行着极限的运作。

冉闵的决策,体现了其作为最高统帅的冷静、果决与战略眼光。

他没有被北线的危急吓倒,也没有因南线的胜利而盲目乐观。

而是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努力维持着攻守、内外、虚实之间的微妙平衡。

这便是双线作战的艺术,在刀尖上跳舞,与时间赛跑。

用有限的筹码,博取最大的,生存空间。

第四幕:僵持曲

在冉闵一系列果断的调度下,濒临崩溃的北线战局,终于勉强稳定下来。

李农率领的乞活天军生力军,加入栖霞山战场,如同一剂强心针。

这些身经百战的老兵,用血肉之躯顶住了,燕军一波又一波的疯狂进攻。

李农本人,拖着断臂,亲临最前线指挥。

那面残破的“李”字大旗,以及巨大的“不弃”盾牌,成为了守军的精神支柱。

张断的铁林军主力回防建康,虽然未直接投入战斗,但其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威慑。

极大地稳定了,建康的人心,也震慑了城内,可能存在的宵小之辈。

董狰的黑狼骑如同幽灵般,出现在西线江岸。

他们利用机动性,几次成功地袭击了,燕军的小股渡江部队和运输船。

虽然未能改变大局,但也有效地,骚扰和牵制了慕容恪的兵力。

使其不能全力,投入正面攻坚。

苏冷弦和秃发叱奴的部队,加入沿江防御,增强了关键节点的守备力量。

与此同时,墨离的“暗线”,开始发挥作用。

江北地区,关于慕容恪损兵折将、后方空虚的谣言四起。

刘显等匈奴残部,果然开始蠢蠢欲动。

虽然尚未大规模起事,但也迫使慕容恪,不得不分兵戒备。

与关中前秦的,隐秘接触也已开始,尽管苻坚和王猛态度暧昧。

但这种接触本身,就是对慕容恪的一种潜在威胁。

长江防线,暂时维持住了,一种脆弱的平衡。

燕军占据了,部分滩头阵地,但未能进一步扩大战果。

魏军守住了核心要隘,但也无力将敌人赶下江。

战斗从最初的爆发式冲击,转入了残酷的消耗战。

每一天,双方都在不断的试探、攻击、反击中,消耗着兵力和资源。

江面上,漂浮着越来越多的,尸体和船只残骸,江水被染成了淡淡的红色。

两岸的营寨中,伤兵的哀嚎,日夜不息。

慕容恪的中军大帐内,这位鲜卑战神,看着最新的战报,眉头微蹙。

冉闵的抵抗,顽强得出乎他的预料,其调度也堪称精妙。

竟然在双线作战的情况下,还能稳住阵脚。

“冉闵……果然是个有趣的对手。”慕容恪轻声道,冰晶义眼中闪过一丝凝重。

“传令慕容泓,暂缓正面强攻,加强渗透和分化。”

“同时,催促后方,加快后续兵员和物资输送。”

“告诉可足浑皇后和陛下,江北不稳,需国内全力支持。”

“若此时,有人掣肘,则前功尽弃!”

他意识到,这场渡江战役,恐怕不会,如他最初预想的那般顺利了。

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似乎不可避免。

而在建康城中,冉闵站在,指挥室的舆图前。

看着那犬牙交错的战线,心中没有丝毫轻松。

暂时的稳定,是用巨大的伤亡,以及资源消耗换来的。

卫铄和褚怀璧,每天都会送来,令人焦虑的资源报告。

药物的短缺,也开始显现后果,军中出现了疫病的苗头。

“双线作战……”冉闵抚摸着龙雀冰凉的刀柄,喃喃自语。

这艺术,太过残酷,每一步都行走在深渊边缘。

他知道,与慕容恪的决战远未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他望向江北,目光仿佛穿透营帐,与那位宿命中的对手,遥遥相对。

江北与江南,两位当世最强的统帅,在这条浩瀚的大江两岸。

各自握紧了,手中的刀剑与棋局,准备进行下一轮,更加凶险的博弈。

(本章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