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库
会员书架
首页 >灵异恐怖 >倾城错 > 第496章 关中若失,长安危矣

第496章 关中若失,长安危矣(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

安国公还欲再谏,却见嘉宁帝眸光一转,已落向群臣前列的太子。

“太子,延州一战你调度有方,力解重围。此番关中危急,朕以为,仍须你担此重任,带兵出征。你意下如何?”

嘉宁帝牢牢注视着太子,想从他脸上寻出一丝半丝迟疑。

然而齐天珩只微微一怔,随即单膝跪地,声音沉稳有力:“儿臣领旨!”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一片哗然。

“陛下,太子乃国之储君,大齐根基。君子当不立危墙之下,关中战事,臣以为当选骁将前往更为妥当。”御史林和又一次出列谏言。

此次关中局势,远非延州可比。

上一回虽然艰难,至少粮草辎重尚有保障;而今国库空虚,太子以何作战?

更何况他本非武将,怎就成了最合适的统帅人选?陛下此举,岂非儿戏?

林和话音方落,便有数位大臣纷纷附议,皆言太子身份贵重,不宜亲涉险境。

嘉宁帝面色一沉,目光扫过众人,冷声道:“储君又如何?国难当头,朕之儿女皆当为国分忧。太子既能解延州之围,此番亦必能胜任。身为储君,正当身先士卒、为国纾难。”

本欲极力劝谏的众臣见皇帝面色不豫,终究沉默下来。

方才洛尚书的前车之鉴犹在眼前,他们可不愿再领那三十廷杖。

安国公满眼失望地望着御座上的帝王——他这是要亲手断送大齐的国运么?

他自己并非明君也就罢了,如今连太子这一线希望也要亲手扼杀?

延州之战,太子几度涉险,若非天佑,岂能安然返京?

而今关中局势几乎注定败局,陛下仍执意命太子前往,岂不是将大齐的未来推向绝境?

安国公心中满是愤懑,却知再谏无益,只得仰天长叹。

谢知遥冷眼看向嘉宁帝,目光中难掩鄙夷。

对座上之人,他已无力吐槽。上一回延州之战,陛下尚殷殷叮嘱,命太子务必要全身而退;此番态度却迫不及待,分明是盼着太子一去不返。

当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齐天珩静立殿中,仿佛未察觉到朝堂上的暗流涌动。他心中此刻所思所想,唯有一事:若他出征,该将凤倾城托往何处,方能保她万全?

关中若失,长安危矣。

于公于私,此战他都义不容辞。因此对于父皇的安排,他并无异议。即便父皇不提,他最终也会主动请缨。

关中之战,他非去不可。

可凤倾城该托付于谁?留在东宫?若无他坐镇,东宫根本无力与父皇抗衡。

送去谢家?谢家真能护她周全么?恐怕也难。

凭谢知遥一人之力,终究有限。

究竟该如何是好?

接下来的早朝,便在众人各怀心事的静默中度过。

嘉宁帝见无人再反对,遂下旨命户部五日之内筹齐大军所需物资,兵部协理此事。若办不成,两部主官提头来见。

此令一出,满殿寂然,再无人敢出声有异议,唯恐接下这烫手山芋。

见无人抗旨,嘉宁帝拂袖退朝。

赵迁步出金銮殿,步履轻快。他极力压下几乎要控制不住上扬的嘴角,心中暗喜。他一直苦思如何为秦王制造机会,久无良策,谁知今儿竟天赐良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